曹雪芹只用了四个中秋,却写尽了人情冷暖!红楼梦里的中秋节
中国古人对时间的概念,是四时往复、周而复始。俗语说:人生如四季——道的就是人生荣辱兴衰,大抵如同四季流转。
古典文学的巅峰《红楼梦》,则将时间抽象到哲理化的高度,红楼梦的四个中秋,情意绵长,却是细思极恐!
四盏中秋圆月,写尽了人情冷暖;把季节的时间刻度,凝练为人生的时间刻度、文明的时间刻度,一唱三叹,发人深思。
中秋将至,不妨,就随着曹公的笔触,走入红楼世界,一同赏这凄美又忧怖的中秋月。
第一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
《红楼梦》的故事起点,恰是一个中秋,也就是第一回甄士隐与贾雨村的中秋夜话。
掀开红楼梦成书的第一回,还是落魄书生的贾雨村,寄住在破庙里,当地的绅商甄士隐,欣赏贾雨村才华,常常接济。
时值中秋,姑苏城里 “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
文人雅士的习俗,总不免中秋月下吟诗,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吟下一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是自比天上明月,抒发登堂入室的仕途志向,刚巧被前来拜访的甄士隐听到,乘着兴致,两人照着姑苏中秋习俗,在月下饮酒吃蟹。
明线故事里,甄士隐慨叹贾雨村“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贾雨村却默然言穷,甄士隐赠了五十两白银,资助其进京赶考,这才有了贾雨村高中、后送黛玉去贾府,拉开红楼的幽幽一梦。
在象征意义上,中秋席上的甄士隐和贾雨村,象征着“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恰恰是这顿中秋饭,两人命运相连,也暗示出真假相融的命理,并由甄士隐的家道中落,埋伏下贾府败落的伏笔。
一席中秋宴,明是升腾气象,却埋尽败落伏笔。此是第一重细思极恐。
第二盏月:月下美人香消玉殒
中秋再次被提及,则是一笔带过,是在第十一回。
秦可卿病重,王夫人询问起病情,尤氏回道:“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一日比一日懒,也懒得吃东西……
”。
换句话说,秦可卿这病,是在中秋夜得的,可这,是什么病呢?
恰巧这一回,曹雪芹多次删改,从脂砚斋的批本可知,最初版本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说白了,是因为秦可卿与公公爬灰的事情败露后,羞耻自尽。
由于实在不光彩,被脂砚斋“勒令”删改,这才有了秦可卿病逝的剧情,可这病,是心病,还是身病?
细思量,中秋害这病,或许正是中秋夜的奸情败露,落下的病,那么,尤氏嘴上所说的“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大概率上,是秦可卿对实情的掩饰吧。
她并未和老太太、太太玩到半夜,而是去和公公偷情去了。
这个中秋夜,看似家庭团圆、温情脉脉,实则,藏着多少男盗女娼、蝇营狗苟?此是第二重细思极恐。
第三盏月:一阵风声,竟过墙去
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详细描写了贾府的中秋夜,也尽显金陵豪族的“讲究”和“气派。”
比如宁府,备下“西瓜月饼,只待分派送人”,西瓜如何做月饼?我这种无产者是想象不到的。
再比如祭月,如书中所写:“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这可是从周朝就有的旧俗了。
再比如中秋夜玩的击鼓传花,贾母命折一枝桂花来,叫个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连一贯正经的贾政,也说了个“妻管严”的笑话。
然而,贾珍和姬妾换盏更酌时,却忽听“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
什么风,如此诡异?联想到第二个中秋月夜,就可知:大抵这风,就是秦可卿的亡魂,对旧人的长叹。
再细说些,这一切的热闹景象,都有个看不见的观众——秦可卿的魂魄。
想及此处,不禁头皮发麻,贾府此时越是高兴喜悦,越觉得悲凉。秦可卿的离世,对这个封建大家族,却是如此的不值一提,月亮都有人祭,可秦可卿,却再无人问了。
人情冷漠,藏在这中秋月的一阵清风之中。又是第三重细思极恐了。
第四盏月:冷月葬诗魂
七十六回,还重点写了林黛玉的中秋。与长辈的热闹迥异,林黛玉的中秋,却是清秋夜,尽是清秋心。
本来约定的中秋诗赛,因宝钗等人另有安排,未能举行,只剩下史湘云约林黛玉联句吟诗,却留下不少佳句:
比如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再比如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
然而,一语成谶,“冷月葬花魂”,暗合了林黛玉的命书,也预示了贾家的败落。
细细思量,林妹妹短促一生,以绛珠仙子入世,结的尽是花缘,荷锄葬花留下葬花吟,中秋赏花留下“葬花魂”,她葬了花,却最终魂魄葬入花中。
而贾府的热闹,却缺席了病重的林黛玉,何尝不是一个人的忧怖无奈?而红楼梦里各个人的结局,又何尝不是冷月葬花魂呢?
这最后一个盛大的中秋,与贾家败落后的凄凉,相形之下,更是细思极恐。
原来,在最繁盛的中秋,却是最肃杀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