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十三年——哥哥-张国荣

欣赏一个人可能是一瞬间的事,对于哥哥张国荣我就是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很多人是因为某本书喜欢一个作家,也是因为一部电影喜欢上一个演员。而我对于哥哥张国荣,却是因为他那个人而去看他的作品。

《霸王别姬》里面的不疯魔不成活,恰好是他自己的写照。 Leslie Cheung对于自己的事业同样是抱着疯魔的痴恋。甚至是他整个人生,都是这种极致的体现。“我本是男儿身,又不是女娇娥。”般的固执,还是成就了最传神的虞姬。一直觉得哥哥身上具有一种女性的魅力,他能够做到在男女之间转换。

真的,很迷人,也很伤感的虞姬。

差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是一辈子。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霸王别姬》

又看《霸王别姬》,不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感动。
有几大矛盾对象: 
程蝶衣与段小楼
蝶衣从最开始近京剧班,就与小楼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感人的画面:小楼受罚,黑夜冬天在院子了跪着,蝶衣则隔着窗子心疼地看着他,等小楼回来后则自己光着身子,却把被子给小楼裹上。接着那个他们依偎在一起睡觉的场面大家一定很难忘记,蝶衣紧紧地搂着小楼,仿佛怕失去了他。而小楼对蝶衣也是身份的爱护,他开始知道蝶衣不想学京戏了,那一次,他却把蝶衣放走了,尽管他十分的不舍的。还有后来让老板来,听蝶衣总唱不好“我本是女娇娥”,就用烟斗烫他,从而使蝶衣第一次唱对。
毋庸置疑,他们都是相互喜欢的,但是,小楼对蝶衣只是好兄弟一样的感情,而蝶衣对小楼则超越了亲情。由于总在戏中扮演青衣,唱的是女腔,学得是女形,久而久之,在社会及角色中,他则比较倾向于女性。对小楼,他也一直是以一个女性的角色,例如帮小楼舔伤口,给小楼画脸谱,其亲昵的动作无不体现出他对小楼的超出一般的感情。尤其是在出现了菊仙以后,他对菊仙的嫉妒和对小楼的怨恨,都很明显的变现了他社会角色中女性化的特点。

程蝶衣与小癞子
小癞子给蝶衣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一句话:“等以后我成角儿了就天天吃糖葫芦”和一个场景了“最后因为害怕被师傅毒打,而上吊自杀。”他的自杀是有准备的,由于看着蝶衣被打的恐怖的场面,或许还由于他觉得成为一个角儿还要挨很多很疼的打而觉得害怕?总之,他有准备的自杀了,死之前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吃的东西都急急忙忙的吞了下去。这也许是许多学京戏却没有成角儿的人的另一种选择吧。梦不能成真,就只有在虚无的世界中去寻找了。
但他却留给蝶衣一生的印象。在蝶衣成角儿后,一次入场前他听到了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就愣住了。那时候,他想到了什么呢?小癞子的梦想?小癞子的死?或许是震惊和无奈?

程蝶衣与张公公
张公公玷污了蝶衣。成了角儿,也并不一定只是荣誉和欢乐。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开始只是拼命的向前奔,可后来等达到了目标,却才发现这结果也许并不是美好的,可却,只能接受而不能改变了。
讽刺的是,后来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太监,张公公,却成了一个买烟的贫苦的老人,并且已经神智不清,只知道买烟的人。他曾干过的一切,就在他的混沌中被遗忘了吗?可是受到伤害的人,却是一生的无法挽回的创痛。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件事也许对一个人来说微乎其微,何时对另一个人来讲也许是决定性的。

程蝶衣与菊仙(妈妈)
从一开始蝶衣对菊仙就充满了敌意,嫉妒,因为她抢走了小楼,一个蝶衣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他们之间也许存在着一场战斗,而蝶衣注定是失败者。
可是,在一幕幕蝶衣与菊仙的对视中,他有对蝶衣有一定的依恋,是一种对于母亲的依恋。尤其在他戒毒瘾时菊仙抱着他哄他睡觉更表现得淋漓尽致。蝶衣从小就被妈妈送到京戏班,连妈妈的最后一眼,那个空荡荡的没有人影的门,都没有看到。因此他对母爱是渴望的。并且菊仙和蝶衣妈妈得出身一样,都是妓女,更给他一种幻象,菊仙有着他妈妈的众多特性,女性,泼辣,妓女。
因此他对菊仙的感情就非常的矛盾了,在敌视与依恋中徘徊。

程蝶衣与袁四爷
也许袁四爷是他的知音,在京戏方面。他在蝶衣失去小楼的最痛苦的时候,让蝶衣产生了幻觉。他很欣赏蝶衣,他也给过蝶衣很多的帮助,各个方面。但小楼对他是充满敌意的,也许是因为他对蝶衣的特殊的关照也令小楼嫉妒了?但他的命运让小楼和蝶衣都很惊讶,一个社会上游刃有余的名流,终会遇到一种无法逍遥自在的社会。他就那么的死了,被历史碾死了。

程蝶衣与小四
蝶衣捡来了小四,在师傅死后,又收养了小四。他是想让小四延续京剧的发展。可时候来,小四却无情的将蝶衣打下了地狱。他抢占了蝶衣的上台的机会,他抢占了虞姬的角色。而对于蝶衣,一个把京剧视为生命,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如果连京戏都被剥夺了,那他还能剩下什么呢?

程蝶衣与京戏(师傅)
师傅把蝶衣领进了京剧的世界,一个严厉的,传统的,却对京剧充满理解的师傅,他最终在唱京剧时倒下了,辞世了。无疑,他给了蝶衣很大的影响。蝶衣慢慢的从只知其声,其形,到了解其中的精粹,最终把其视为生命。他在表演时非常的入境,常到达一种与戏中的人物和一的境界。那种潜心投入的表演,一切外在的喧闹和烦扰都不能够影响。

程蝶衣与时代(清末,侵华,民国,新中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之后)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思想也是非常慌乱的,不确定的。连国家,民族,你都不能确信,你就更不能确信任何其他的一切了。人们仿佛都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没有根基。善于生活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生(比如袁四爷),懂得人生常识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生,(比如菊仙)。
清末,百姓,戏子,被动得像旗子一样受封建残余的玩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日寇来了,无辜的人们的姓名也不能幸免。或许艺术能够无国界,可是舆论却不能够接受,民族感情不能接受。
民国呢,仍然是动荡不安,随时都回发生变动。
短暂的新中国初期,对于京剧形式的变形,蝶衣很难接受,毕竟,那不是他心中的京剧的印象。可是他不能决定一切,因为时间的车轮在不停的转着。
他一直都在唱着,不管是哪一个时期,或许,每个时期都需要艺术。艺术没有时间性。可是,在这其中蝶衣总要时不时地受到外界的干扰,政治,一个无聊的却无法避免的东西,在艺术前进的道路上洒满了图钉。
文化大革命来了,一切真的都颠覆了?革文化的命,对文化进行批判,打破固有的一切文化。或许如果这只在学术界进行,只是行而上的批判是好的,可是当权力掌握在了不成熟的头脑发热的人的手中,也许就变味了。没有了文化,没有了标准,没有了历史,每个人都可以是他想是的了,最终,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程蝶衣与死
蝶衣真的累了,经历了那么多辉煌与动荡,得到,失去,又得到。最终,他选择了在戏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一生都无法把握住自己,一生都宿命的漂泊,终在死亡这件事上他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幅完美的画面——霸王别姬,永不能重演了。留下了孤零零的楚霸王,人生,也许真的只是一场戏。爱,别,离,怨,憎,恚,总得有一个苦涩的结局来收场。

程蝶衣与张国荣
虞姬死了,程蝶衣死了,张国荣死了。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可是,结果都一样。

这是豆瓣电影的影评,作者是psyduck

我这一辈子不知道还会喜欢多少个女人,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喜欢哪一个。——《阿飞正传》

也记得那个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的旭仔,看似一个孤傲、叛逆的浪子,其实也有自己的一片深情,也有自己在乎的东西,只是固执不承认罢了。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吃到什么口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看香港的旧电影,常常在深夜,看那些有小雪花闪的屏幕,听那些用粤语慢慢讲过的对白。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只写电影里面的故事,男人女人,爱恨生死。不刻意选择片子,也不着意牵挂读者,看过写过,便渐渐淡忘了自己的故事。

阿飞正传。太过有名的片子。所有的噱头都已听过,关于无脚鸟,关于四月十六日的下午三时,关于最后的梁朝伟的长镜头。故事推进,似乎只是在等待了它们一一出现。可是,电影毕竟并非所有这些细节的拼盘,声色光影讲述的是一个并非笔墨可以描绘的世界。

男人。
张国荣真是风华绝代。
似乎从一初始就错过了他最风靡的年代,而等了几乎二十年后,才开始慢慢欣赏。他的面容是引人的,常常无情,却又有孩子般的无辜。正是这样的神气让女人们奋不顾身地自愿来投,也让人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忍苛责了他。
而刘德华,则是中规中矩的好看,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没人否认了这是个帅哥。
他正是每天早上中环站地铁一开门涌出的人群中的一员,黑色西装整齐,勤勉肯干,一步步向上。
那么张呢,也许是兰桂坊那些闪了妖媚灯光的酒吧中的一间,琥珀般液体流转,音乐响起,无问明天。
港人大多如刘德华,坚韧着,相信努力打拼,小康富足才是正路。无论是九十年代初的动荡,是回归前后的迷茫,是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都是咬咬牙即可挺的过去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生活总无神话。
可是,他们又这样爱了张国荣。四月的金光大道的纪念墙上,写满了思念的语句。那一夜,无论是明珠台还是翡翠,转到哪里都是他的面孔,他的歌声,他的影像。看他九几年的复出演唱会,缀了金色的衣服闪烁耀目,举手投足,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天皇巨星。他的成功,他的沉寂,他的复出,他的陨落,以及他无暇的面容。都是一个传说,附带纪录了一代人的记忆,以及最初那些狂妄的,华美的,遥远的梦想。
每日看了时钟的女孩,若无这一劫,一遇,一伤,是否也是华年虚设。

女人。
两个女人,她们唯一的联系就是被同一个男人抛弃过。
若都是输家,还有什么好争呢。其实,从爱上了那个男人的初始,就已经是败了,却还要强撑了一口气,想证明了什么。
张曼玉与刘嘉玲,从那时侯起,就那样的不同。安静的楼下女孩,和吵闹的歌舞女郎。十几年后,她的安静升级成了内敛的高贵气质,而她的艳俗修炼成了雍容的大家气概,仿佛是羽化新生。只有岁月有此伟力,等过了无数年月之后,我是否也能被雕着成期待的模样,想起今日一切,都不过一笑而过,不再计较不再迷惑。
只是,如今的她们,是否却怀念了当年的年少无知。

借口。
养母扔给张国荣文件,说好,现在我告诉你你的生母。这不过是你这些年来自甘堕落的借口,现在,我看你再来用什么借口。
其实人们都是靠了借口在生存,比如说我在恋爱,我失恋了,我以前受过打击所以不再相信,我以前失望过所以不在期望,因为我爱的人不相同爱我所以我这样难过迷茫。这些借口的屏障掩盖了脆弱和不堪,说借口出口的人也许并非不清楚这不过是条逃遁生活的小路,却依旧选择让自己好过些,正如同生活撒一个娇。
可是,我们在等待谁来批准,谁来原谅,谁来宽恕呢。所有逃避的事物不会自行消失,所有绕行的决定不能真的不面对,大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暂时掩耳盗铃。若心如明镜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徒然无望,什么两败俱伤,还是去选了吧。借口口的功用永远都只是掩盖,而非解决。
承担,是否才是成年人该做。

离开。
若不死,阿飞下一个会爱上谁。
是谁有关系么。他真的爱么,否则,又何谈爱谁更多。
可是,他却也是记得的。
其实每个女孩,都有可能成为那最后一个,离开放弃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只是一不小心就放了手,然后就无从追回了。
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张曼玉冷冷对刘嘉玲说,你看,现在哭的是你,我早就好了。
原来再深的伤痕也有愈合的那一天。而从绝望中重生,是否才可以变得强,变得什么都不怕。

《绝望主妇》第二季的最后一级,旁白平静地说,如果可以,我该不该告诉他们之后发生的事情,那些将至的悲伤与背叛。
若可以,我们又有没有胆量听这样的告诫呢?
也许年轻岁月的这些苦乐纠缠,都是记忆中的永恒存留。
而向往了飞翔的阿飞,就这样如愿地留在了这个任性的时代。

故事结束,问问自己,关于自己的故事,也真的不记得了。看梁朝伟优雅缓慢地穿衣,收拾东西。慢慢期待了新的,将来的故事。

这也是豆瓣电影里面《阿飞正传》的影评,作者是koala。

我只看过哥哥的这两部电影,我不知道用什么词去描述自己的感觉。只是觉得这些电影都只适合一个人看,最好是在特别安静的空间,没有任何干扰。

我喜欢电影,带来的心灵冲击。

我并不追星,从来都不。没有所谓男神、女神,但我敬佩那些品质高尚、充满热情的公众人物。现在小鲜肉成批出现,偶像更迭太快,杂、乱。但很少有那些经典人物沉静、为艺术竭尽全力的人。我欣赏哥哥的,是他作为人的光辉。

他们那样评价他:

张国荣是一位很敬业的演员,我和他演对手戏的时候,哪怕电影镜头不对着他,他眼睛里都是戏,积极的配合我——梅婷

我和史燕生到《霸王别姬》片场时,看到他在那里练习压腿,史燕生发现他的脸很红,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发着近40度的高烧,可他还坚持在练——张曼玉

无论对同辈的艺人还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他都不会以倨傲的态度示人。张国荣很有天赋,但是他还是在努力,从不会因天赋才华而疏懒——黄沾

拍摄《霸王别姬》时,他准备剧本一丝不苟,演员忘记台词是很正常的事,但张国荣上镜时基本不会卡壳,他拍片对自己的要求比导演还严。——雷汉

他工作态度一流、勤快、肯合作,没有明星架子,我从来没见过像他那么关心人的大牌明星。——高军

明星到外地做宣传,助手、化妆、发型师、保镖通通要带,但是张国荣什么人都不带——黄百鸣

圈内非常容易沟通的一线演员其实还是张国荣,他会很虚心地听别人的意见,然后用一种最佳的方式让双方都满意。——潘文杰

在拍摄现场几乎每天都有歌迷来找和张国荣签名,张国荣来者不拒,有一次几个歌迷想找张国荣签名,但一直不敢开口,张国荣看见了主动叫他们过去,不但签了名还合了一张影。张国荣对搭档也细心备致,有一场程蝶衣鞭打小四的戏,张国荣拍完之后马上走到我身边关心有没有打伤我,我从没见过这么细心谦和的大牌明星——雷汉

他很懂得照顾、关心别人——王家卫

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在他身上我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他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晚辈都非常有耐心,跟他相处就会发现他很照顾新人;拍摄 《烟飞烟灭》时,我刚到香港不太适应那里的生活,张国荣就对我说你一个人从美国回来,你谁都不认识,也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在这里,以后你来香港我就是你家人。——王力宏

演唱会结束后,近一百位工作人员每人都收到一份张国荣亲手挑选的名牌礼物,礼物上有他亲手写的上款和下款,而他送礼物的时候,对每位工作人员,无论其岗位是大还是小,他都唤得出他们的名字,有两位同名的他亦分得非常清楚,完全没有弄错。这件事是一位有份收礼物的朋友忍着眼泪跟我说的,他说那件礼物很美,不过他记得这件事不是因为那件礼物,而是因为张国荣的心——黄沾

他是个很善良的人,我以前在香港落魄的时候,他总是伸出援手资助我;我不仅敬佩他的才华,更敬佩他的为人——吴宇森

他是个对人很真的人,看到他,就看到一个“真”字和一个“爱”字,无论在友情、爱情等方面,这个“真”字和“爱”字都很明显地呈现出来。当时有位鼓手扭伤了手,除了表示关心,他还主动约医生为他医治——唐奔聪

演艺圈的人情很淡薄,但是张国荣作为身价不菲的巨星,对我完全不会提钱,只讲情谊,这种相交相知的朋友很难再认识了。——刘培基

一个人人格的伟大会比外在的东西更加持久。昨晚看到很多他的影迷留言,很是感动。有些人,是教会我们良善,哥哥对我就是如此。我相信,很多人绝对不是所谓的脑残粉。

偶像的力量,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想起那个人,能量满满。

自君别后十三载,

从此再无愚人节。

即使你离开,

我热情未改。

你离开已经十二年,这杯茶还没有凉,人间并不总是无情。曾经陪伴我们的,未来也会一直陪伴下去,听着与歌者的默契,岂是时空能够隔绝。

这一段是去年微博朋友回复的一段话,依然适用。

介绍一下哥哥出演的电影吧。

# 经典电影 Year
1 缘分 1984
2 倩女幽魂 1987
3 胭脂扣 1988
4 阿飞正传 1990
5 纵横四海 1991
6 霸王别姬 1993
7 金枝玉叶 1994
8 东邪西毒 1994
9 春光乍泄 1997
10 异度空间 2002
有些人,永远在,即便早就离开

天意一般,我喜欢的、欣赏的作家、诗人、艺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同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很多人评价他们是忧郁的,但我却从他们的文字、诗句、台词里面看到对生活的乐观与热爱。只是他们最后做出的选择不同,每个人都有选择告别的权利。

也许,对他们来说,那些存在的日子就已经足够。

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迎接这种结局。

无论评价如何,我永远汲取着他们身上的力量,向着光的方向前进。

哥哥,祝好。

2003年4月1日,他选择了告别。

2006年4月1日,也只是寻常一天。

但依然许多人把哥哥惦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