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湖北方言“不服周”之我见
一、“不服周”的传统解读与争议
在湖北方言中有“不服周”的口头(禅)用语,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中将“不服周”释为:不信服、不服气。
例句:
我对这个事就是不服周!
你这个人还蛮不服周咧?
其实,除了“不服周”,还有“服周”、“服了××的周”。
例句:张三他服了领导的周。
关于“不服周”,专家和民间多认为与春秋战国时期“楚不服周”有关。楚国是周王分封的子爵国,地位低,位置偏,对周王室有意见。公元前704年熊通率先僭越称王(楚武王),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甚至“问鼎中原”。可以说,楚国确实是处处“不服周”。
有学者认为“周”是异写字,应该是
“不服(忄刍)”。
还有学者认为“周”是“诹”的异写。“诹”是商量、咨询、谋划之意。
二、“周”的本义
我先亮明个人观点:“周”不是异写,“服周”/“不服周”都是正确写法。“周”的甲骨文造字本义有“圈养”→“驯养”→“驯服”之意。
看下“周”的字源演化。↓
再专门看下“周”的甲骨文。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与“田”联系起来,象田里种着作物,认为“周”作为族名是表示周族人擅长农耕。我认为这仅是“周”的本义之一。↓
纵观周人的历史,其始祖弃即后稷,掌管农业,后世子孙也都擅长农业。所以“周”可以解读成“田间种植作物”。
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周人在先祖公刘时期迁徙到今天彬县一带,自称“豳人”。“豳”音同“彬”,构字上看就是“山中野猪”,自称“豳人”说明狩猎山猪是他们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在长期的捕猎活动中,“豳人”慢慢开始驯化野猪——圈养。到古公亶父时期迁徙到今宝鸡一带,转而自称“周人”,绝不是先有“周原”才有“周人”,而是“周人居处称为周原”。
取名“周”体现了大智慧:一字两表——既表意了世代擅长农耕,又表意了擅长“圈养牲畜”。
圈养场所象极了“周”的甲骨文,“田”是圈,四个点指事符(代表圈中饲养的动物)。
为了证明“周”有“圈养”之表意,可以看一下“畜”。“畜”是指家养的禽兽。
“畜”的字源演化和甲骨文如下图。↓
甲骨文“畜”被解释成“绳牵牛鼻”是不对的。
其实“畜”是上“玄”+下“周”,将家庭饲养禽兽的两种方式都表达到位了。
“玄”是绳索,表意“拴养”,比如:牛、马。
“周”是表意“圈养”,比如:禽类、猪、羊等。
所以,“周”除了象“田间种植作物”,还象“圈中养殖动物”。即:“畜”的本义是“拴养”+“圈养”。
三、结论
“周”由“圈养”之意引申出“驯化”、“驯养”、“驯服”,“不服周”自然就是“不服驯”、“不服约束”。
湖北方言“不服周”或许与“楚不服周”的历史有关,但我更倾向认为该方言是无意间将“周”的“圈养(驯化)”之本意保存了三千多年。
另外:
1、“周围” 一词中,“周”与“围”同义,也可表示“囗(wéi)一圈”。
2、“周”在金文之后下加一“口”,是表示圈养的动物此起彼伏的嘈杂声。
3、“婤”字出现很早,甲金文中就有,体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饲养动物是女人的事,勤劳的女人最美。
4、“绸”出现得很晚,表意的是“将丝线按经纬交叉织在一起,象'田’、'井’、'周’等格子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