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人,1955年生于万荣县龙鼎村。中师毕业,16年讲台,当语文老师;20多年政坛,写公文,写新闻;现在退休了,闲人写闲文,学写文学文,写得行不行,读者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子丹精神”了不得
——《赤子丹心》读后感
我与主人公不是一个行当,不存在人不亲行亲;我与主人公素不相识,不存在沾亲带故。这样的关系读这样的书,一般是看书看皮,或快翻浏览。你甭说,《赤子丹心》不光看进去了,还感动了我,触动了我,不由命笔读后感。我是观众,看着蒲剧、眉户戏长大,变老。作为观众,一般只知道在前台表演的演员,诸如,王秀兰、阎逢春、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吉有芳等,很少知道幕后都有什么人。有时,我也在思考,台前演员光鲜亮丽,幕后肯定有一支精英团队在合力打造。演员前台展示,就是这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心血和汗水的凝聚。果不其然,看了《赤子丹心》,终于揭开了最后一道幕,让我看到了,曾创办稷山蒲剧团、曾任运城地区蒲剧团团长、我们万荣县北火上村的李子丹,就是这个精英团队的队长,队长旗下有韩树荊、李英杰、杨焕育、高中秋等。才知道他们是幕后英雄,才知道他们是运城蒲剧界许多名演的前辈、领导和老师。
书中主人公李子丹,可了不起,不由叫人竖起拇指把他夸!他变卖家产办剧团。解放初期,从小酷爱戏剧的李子丹,决计弃官从戏,看准了临县稷山没剧团的空白,他一波三折跑批准,求爷拜奶跑借款,钱凑不够卖家产。他跪求母亲,把自家的三间瓦房、大车和牛卖了,连媳妇的陪嫁首饰都卖了。他运筹帷幄抓管理。人常说,要生气成一班戏,可见其戏班难办。李子丹办的可不是一般的“戏班子”,他把自己创办的稷山县蒲剧团办好了,荣升运城地区蒲剧团团长,到了河东蒲剧的最高层,他还真的有“两把刷子”,他用“两把刷子”抓剧团“三项建设”:思想政治、队伍剧目和基础设施。这就更显示出李子丹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创造出建国后河东蒲剧的鼎盛时期。他呕心沥血育新人。李子丹辛勤培育出实力强大的“牡丹群”,他根据群里演员的唱腔特点、身段表演等个人风格,从剧目编排到唱腔、音乐设计,一个个“量身打造”,追求完美,成为经典,甚为千古绝唱,一个个摘取了全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特别是武俊英,在“梅花”丛中一“花”独秀“俊英腔”,在蒲剧界第三代演员中唯一成派。他以身殉职铸戏魂。李子丹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疾病,简直要脚要手要截肢,甚至阎王爷要性命,他都只顾工作不看病,终于在剧团演出的时候倒在阵地……宁死疆场,不卧病床。他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李子丹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率团下基层、走域外演出,赢得众多鲜花和掌声;赴省城、进京城演出,捧回朵朵“杏花”和“梅花”,他本人荣获省级劳动模范、“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受到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让我联想,名曰“子丹”者,都了不起!陕西有个刘子丹,山西有个李子丹,黄河两岸俩子丹,一样的伟大,一样的令家乡人骄傲自豪!或许有人问,你们李子丹怎能与人家刘子丹相提并论?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何况李子丹也干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以名字命名的精神,有雷锋精神、女排精神等。山西省文化厅以“子丹”名字命名的精神,就是“子丹精神”,并号召全省文化系统向李子丹学习,发扬“子丹精神”,搞好文化工作。“子丹精神”是什么?像雷锋精神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像女排精神一样,无所畏惧,勇敢战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我国精神谱系积蓄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们都是精神文明的标杆,远远超脱人物事件本身,不单单限制于某一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而且广泛适用于每一人,每一行业,每一领域。书中告诉我们,李子丹焕发出子丹精神,振兴了稷山县乃至运城地区的蒲剧事业;蒲剧后继有人传承了子丹精神,使得蒲剧战线人才辈出,让晋南蒲剧更加唱响三晋,享誉全国;李子丹儿清民、孙岩勃继承了子丹精神,乘改革开放东风经商办企业,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强大到永远。事实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用到哪里,哪里就闪光,哪里就辉煌。你放眼看,我们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大中国,就是这些精神的铸就。还有,老李家祖祖辈辈都是好人,都是能行人,两者皆有,缺一不可。只有能行的好人,才能干出如此骄人的成绩,如此辉煌的事业。就像北大校长王恩哥所说:“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他要求人们练好“两本”硬功夫,这就是德才兼备,有才走得快,有德走得远。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书中也看到了,只要进了老李家门,当上了老李家的媳妇,都是能行的好人。
这本书,真是名家荟萃,名人集合,伟人留影,须仰视才见。
有圈内圈外、省内省外的专家、学者、作家、演职员等。特别是王思恭,是编著的最佳人选。他是山西省作协和剧协的两协会员,是写作和戏剧的双栖达人,只有他才能胜任,才能完成《赤子丹心》这一巨大工程。
李清民的《慈父严师 恩厚情深》,讲述他和父亲李子丹的故事,也写得很好。朴实的文风,真实的事情,真挚的感情,真正的感人。我们是同一时代的人,感同身受,看你的故事,也好像是在看我的故事,所以觉得很亲切,很好!另外,有一点小建议,主文《蒲苑闪光路》,如果用报告文学的手法写,效果会更好。最后,质问一下我:你一个外行无名小卒,竟敢班门弄斧?竟敢关公面前耍大刀?真是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