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岔道城北口在哪里
网上有 一种明杨时宁版本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在岔道城北,有一处“北口”。口两侧有翼城,并在图的上端写北至延庆州二十里,南至八达岭三里。
有研究者认为,此北口,是岔道城正北方向的一处关口。该处地势平漫,有路径通往四海冶。
不过,此说有终点:此图反映的是关沟一带的防御态势,自南向北,依次为南口、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岔道城。其实,岔道城是在八达岭的西侧,但为体现关沟的连续性,以及方便绘图,以示意形式,将关沟一带关隘统按南北向列示。并非写实的岔道城北方向有北口。
古人对方位记录有念头,特别是关沟这个地方,明明南段是南北向,延续至北段,很可能会凭直觉,误以为仍是南北向。
图中所说南至八达岭三里,即是明证。
关沟北口正冲着岔道城西门,如果岔道城的防御态势图不体现正口,而绘一处鲜有人知的小道,倒会令人费解。
类似的记载,还有一幅国博收藏的《九边图》:
此图上,也将关沟绘为南北向,岔道城在八达岭北。只不过,此图将北口绘在了居庸关北,还多绘了一处宁肃关,谬误更大。
又有其他老师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该版本为万历三十一年秘阁本,绘制者为杨时宁、白希绣等,为彩绘本:
此图更加清晰,除了将关沟一带上述5道屏障清晰列示以外,岔道城的形状也体现得非常清楚;北口正冲着岔道城西门方向;还列示了在道岔城北(此图仍然将关沟按南北向列示,岔道城北其实在岔道城的右手边)有一条便道,可以直通南山连墩的大墙之外,南可绕过岔道城,通往八达岭。
这幅图的写实性非常强。
这就更加证明了岔道城北口,确实是岔道城西门方向,如果再具体些,很可能在岔道城西门外,西拨子村附近,关沟通过南山连墩往延庆、四海冶的路上。
其实,往四海冶方向,在西拨子外,才是正道。而岔道城北的通道,只是一条便道,而不是北口。
这条便道向北穿过南山连墩,沟谷切开黄土台地,有一处无名口,位于延庆270和271敌台之间。无名口处今无防御设施,实为异常。但观察口西侧土崖,在深厚的黄土堆积层之中,恰在墙体通过之处,有大量石块,有一定立面,当为现代扩宽道路破坏而消失的一座敌台。
消失的敌台南侧,是两条沟谷的交汇之处,另一条沟谷通往延庆269号敌台附近;交叉处有一片台地,上面分布有大量石材,石材规格较大,均经人工加工,有规则平面,多呈长方体;台地周围,仍属黄土堆积层,部分黄土地层中有砾石层,但与地面的石材特征明显不符。
因此,此处台地,当为人类活动遗址,但年代不明,或有可能是现代废弃村落遗址,或有可能是在古遗存延续至现代的居址。
此处遗存,让人耿耿于怀,不能轻易释然。
无论该遗址是否古遗存,观察这一带形势,地势开阔平漫,无险可峙,在沟通边墙内外的通道附近,两条沟谷交叉之处,且可以绕过岔道城,偷袭八达岭的通道附近,布设小型堡寨,都是合理的。
小结:
综上所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岔道北口,仍应在岔道城西门外。
此北口可能有翼城。
岔道城北,确实有通道沟通边墙内外,但仅是便道,而不是《图说》所示北口。
而且,这条便道处,当有一处消失的敌台,很可能在两条沟谷交汇处,还曾有一座小型堡寨。
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