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动不了的木块
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二物理新教材《机械运动》这节课的配套练习中,有这样的两个动手做的小实验,大意是这样的:
实验一: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纸条,将一木块放在一张纸条上,缓慢拉动纸条,你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从中可以说明什么样的道理?
实验二: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纸条,将一木块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拉动纸条,你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从中可以说明什么样的道理?
一位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纸带和木块,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做一下,然后根据做的情况,用刚刚学习过的机械运动的概念加以描述。同学们两个一组,在课堂上兴高采烈地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但实验的过程出乎意料:“实验一”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木块和纸带一起在桌面上滑动,“实验二”应该达到的效果是木块相对桌面不动,纸带从木块下面给抽了出来。但实际不是这样,在“实验一”中,有几个小组的即使非常缓慢地拉纸带,木块还是不动;在“实验二”中,也有几个小组在快速拉动的时候,木块仍然跟着一起运动。
由于学生在每组实验的时候,不同的小组观察到了正好相反的现象,因此当老师要求学生对此进行解释的时候,大家众说纷纭。不过孩子们确实非常优秀,他们很快通过老师启发性的话语中明白了老师期望的“解释”,一些小组就撇开了自己的实验事实,根据老师的期望来回答了。
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有了几个方面的想法:
1.教师要明白习题设置的意图
上述的两个实验,如果放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教学中,也是完全可以使用的,而且实验的程序也一模一样的。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本实验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惯性”的概念,那么在这里做,它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呢?显然是让学生体会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概念。
怎样体会?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做一个标记:在纸带上做一个木块初始位置的标记,在桌面上木块初始的位置旁边,放一块橡皮之类的学习用品,记录一下木块原来在桌面上的位置,也就是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参照物(纸带和桌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看木块相对纸带、相对放置的学习用品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出“木块相对于纸带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木块相对于纸带(没有/有)机械运动;木块相对于桌面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木块相对于桌面(没有/有)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有否机械运动也是不确定的”的结论。
2.教师要对学生实验进行充分的准备
为什么会出现与习题原本的意图相反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自己对实验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的缘故。很多教师都认为这个实验相当简单,自己只要准备一些纸带和木块,带到教室里去,让学生自己操作一下就可以了,自己根本没有做过,或者只是就近找了一个桌子做了一两次,没有在学生做实验的课桌上进行过实验。
我听得这节课,老师给学生准备的纸带比较窄,也就是通常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配的纸带的宽度,而选用的木块是斜面实验中专配的木块,宽度和长度都比纸带要大很多。学生的讲台一来非常的光滑,二来还有点高低不平,当将木块放上去之后,有一部分是悬空的,在这个悬空的位置放上纸带,即使非常缓慢地抽动,也不会将木块拖动,这就造成了第一个实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改进这一实验,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逐步增加纸带的宽度,让纸带和木块的接触面增大。但也不是越宽越好,太宽了到第二个实验的时候,即使快速拉动纸带,木块也是会跟着跑掉的。到底多宽为好,各个学校实验环境不同,不可能有一个定论,而这正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想明白、并反复尝试的。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教师在上课之前,有了关于这节课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预设,这是完全应该的,但也要注意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做出的反应和自己原来的预设不相同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随机应变调整教学计划,绝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期望”说违心的话。违心的话说多了,孩子就会对这门学科不信任,对教师自己不信任,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每一个老师都不希望看到的。
在上述的案例中,为什么学生出现了相反的现象,但老师还是要求孩子们给出一致的结论呢?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只是将本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当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心里想的是要给孩子们多长时间做,我就可以让他们回答实验结果并提问了,至于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虽然站在教室的中间,但其实并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并没有引起自己的重视,没有反思自己教学预设的意图。
关心学生的发展,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要尽量关心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行为,从中发现孩子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当场解决。老师如果心里只有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