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5章 华夷之辩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大家好!最近有点忙,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一起学《论语》了。如果以后有时间,就利用中午饭后的这段时间,和大家共同来学习《论语》。今天学习《八佾》篇第五章中孔子的一句话: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这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但是这句话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非常深远的,此后的两千年间,华夷之辩更讲究、更深入、更严格,一直影响到了近现代,甚至是当代。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这句话中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一个就是夷狄,一个就是诸夏。
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是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包括现在的陕西中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和湖北的部分地区。这部分地区活动的人,也就是孔子说的“诸夏”。
除了这些汉族人活动的集中区域之外,四周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古代人把他们分别叫做:北狄南蛮东夷西戎。
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狄族;荆楚再往南是南蛮之地,生活的是蛮族;
现在山东、江苏、浙江的东部,生活的是古代的夷族;西部生活的是戎祖。四周被少数民族保卫,华夏族居中,所以叫中华。
汉族人的民族意识,一直是非常强的,在孔子时代,基本上确立了一个谱系——历代帝王的宗族谱系。认为从炎帝黄帝、三皇五帝开始,到后来的夏商周,虽然朝代不同,但是血缘之间是有传承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远远优越于周围的少数民族的。
所以,才有孔子的这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夷狄,就是少数民族,即便是有圣德君王在位,也不如华夏地区没有君王情况下人们过的幸福。
关于华和夏,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华和夏是同样的意思,是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华就是夏,夏就是华,华夏是汉族人的自称。孔子在这里讲的“诸夏”,就指的是汉族,汉族的统治区域。
第二种解释呢,华夏汉是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后人把它们混用了。在黄帝和炎帝时期,炎帝主要是生活在河南地区,黄帝主要生活在现在的华山以西的陕西地区。炎帝是农耕部落,黄帝是游牧部落,两个部落之间先发生了战争,然后合二为一,成为炎黄部落,华山正好在部落的中央,所以叫中华。
后来又和九黎族的蚩尤部落发生了战争,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奠定了中华部落在中原的统治地位。确实,汉族在那个时期的文明比较发达,远远优于其他地区的民族。
尧舜禹禅让制之后,启在中华的基础上建立了夏朝,所以被称为华夏。汤武革命,取代了夏朝,武王伐纣又取代了商,作为商的反动者,周是不可能仍旧称为商人的,倒是有可能依然称自己为华夏。
这样的汉族的观念是影响深远的。但是在历史上,也不停地被挑战,不停地被打击。孔子之前,西周的灭亡就在于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幽王丧失了一定的威信,再加上犬戎部落的介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东周一样是灭亡于少数民族,就是秦。秦这个部落原本是不属于华夏部落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游离于中原文化圈外。后来他们逐渐强大,最后统一天下。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很可能秦的民族就是戎族部落的一个分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建立的大一统,是第一次华夏文明被统治。
汉代立国,国号汉源自于刘邦被项羽封的汉王。但这个汉字,却成为了后来整个华夏民族的名称。
两汉之后呢,就经历了三国的动乱,西晋很快灭亡,东晋偏安于江南。北方原来汉民族活动的区域,全都建立了少数民族的政权,被称为五胡乱华。各少数民族控制着汉民族的发祥地。汉民族的命脉和文脉靠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维系。
隋朝依然是北方的政权统一了全国。唐代的皇族据说带有鲜卑族的血统,也已经不是纯正的汉族,南北合流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唐。外国人把汉民族叫做唐人。
不光是南北方文化合流,更多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合流,是南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合流,再加上唐代思想比较开放,兼容并蓄,所有能到唐朝国土上来的民族,全部都接纳吸收。众多少数民族在唐朝活动、通婚,甚至还有昆仑奴,也就是黑人(或许是东南亚的菲佣,或者是非洲的黑人),形成一种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比如,在唐朝的胡旋舞、琵琶、胡琴等少数民族音乐已经在汉民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之前的音乐,一般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雅乐,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化正统,那唐代呢,已经不那么注重华夏的音乐。
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五十多年的动乱的结果,依然是北方政权统一了全国。南宋灭亡,一大批汉民族的杰出代表和文化精英,或死于战争,或者殉国,民族血脉受到极大损伤。因为南宋灭亡之后,蒙古族在汉民族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国,一个把汉族人当做最低等人的少数民族政权。
蒙古呢,建国说短不短,说长不长,90年时间。90年时间可以经过三代人。文化基本上还没有消失殆尽,并且,元朝的时候一般不开科举考试,汉民族的一些知识分子,没有办法做官,文化流落于民间。
明朝的建国,在历史上确确实实和宗教有一定的关系,就像金庸的《倚天屠龙记》讲的,一定程度上和明教有关。这个宗教从唐朝开始就在中国流传,叫做祆教。
再加上,明朝开国皇帝,草根出身,对文化也不是很重视。明朝的知识分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知识渊博的汉民族文化精英,经过了重重考试的一个重臣,可能因为一句话讲不对,立马就在朝廷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拔掉裤子开始打屁股,几乎是斯文扫地。
清朝更加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劫难,不光从文化上,更加从形貌上摧毁。儒家文化背景下都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清朝入关之后,推行剃发制度,留发不留头,强行推进剃发制度,彻底打击了汉民族的文化自信。试想一下,原本爱惜头发的长发飘飘的汉人,到了清朝,剃掉了周围的头发,只在后脑勺处留巴掌大的一块儿,还编起了小辫子,变成了之前自己最鄙夷的“夷狄”的模样,置身其中的汉人,在剃发之初,会是怎样的屈辱。
满族的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族大臣一定程度上为了表维护自己的尊严,还是自称臣。但是实际上,清王朝把这些汉民族知识分子们都是当做奴才来看待,没有地位。
所以说,“诸夏”的汉民族一直想竭力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但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被挑战。到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能年轻学生在学习这几句话的时候,不太理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真正意义,结合孔子这里的“华夷之辩”,就会更清楚“驱除鞑虏”一方面指的是祛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另外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指推翻清王朝统治,推翻少数民族的统治;恢复中华,恢复的是汉民族的文化和汉民族的统治。
学校里在讲“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时候,一般老师就不好讲民族具体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指恢复汉族的统治,恢复汉民族的文化。因为我们现在56个民族是一家,汉族的概念就慢慢淡化了。
今天是漫谈,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