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北京南营房小区改造的消息,本来只想随意看看,却遇见一座明代大殿遗存
今日签到:序号154
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北京
雾霾指数:50,绿色
【心尧爱北京】
听说北京南营房改造的消息,
想着要去看看。
旧貌换新颜,
终究是令人欣喜的。
记得以前在这边遛弯儿的时候,
道路弯曲且狭窄,
到处都堆满了杂物。
现在什么样儿了呢?
新闻里说的改造范围
是南营房社区的1-24号楼,
今天气温太低、天气太冷了,
只走了一小段路,
没都看全。
刚想着好像也没什么变化,
就看到一处房前有拆除的痕迹,
新的地方能当作停车位。
真不错。
现在比摇号买车还难的,
就是能有个停车位了。
之后又陆续看到一些已经改造过的痕迹,
估计正在慢慢进行中吧。
这棵树的周围似乎以前有过间屋子?
现在树根裸露在外面。
有些地方的杂物依然堆积着,
似乎形成了固有的特色:
不乱堆都觉得别扭了。
在杂乱无序中是每一天的平淡日子。
这样会磨掉对生活的热情吗?
也许不会。
再平常的日子里也藏着美好,
小确幸这个词儿,
不是光说说而已。
今天最惊喜的收获
是拍到了明代寺庙大殿。
夏天时候因为疫情原因没能进来,
今天本没报什么希望,
却意外地发现小区的门是开着的。
这座大殿就在小区两幢楼之间。
之前无数次路过,
一直不知道来历。
原来这里是叫圆广寺啊,
现在仅存这间大殿了。
圆广寺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
万历八年(1580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
建筑坐北朝南,
原寺约有房屋百余间。
2007年7月被西城区政府公布为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圆广寺是一座汉传佛教的寺院,
大殿为硬山调大脊筒瓦顶,
在侧面很容易看到硬山的山墙。
该寺原本还有石碑一通,
名为“圆广寺赎地碑”,
记载了圆广寺旧地被骗卖后赎回的经过。
现此碑存放于五塔寺。
·····
好天气出来一趟就多走走吧,
虽然今天的阳光显得有些无力,
处处都透着冷。
在附近也转了转,
拍了些老房子老小区的照片。
不知道哪会儿就没了。
老破小这个词儿最近出现得很频繁,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小。
因为建筑年代久远而开始破败的这一片,
有着很好的地理位置。
生活、交通都非常方便。
有些地方即便再小再破,
也是舍不得。
舍不得离开,
因为离开了就再也回不来。
三里河这片儿最著名的建筑
应该是红塔礼堂吧。
曾经位列北京四大礼堂之首,
(其余三个分别是地质礼堂、物资礼堂和政协礼堂)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红塔礼堂的音响设备和效果
是北京最好的。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都曾在这里演出。
找不到红塔礼堂最初样子的照片了,
只在网上看到了这张,
反正记忆中小时候就是这样儿。
再看看今天拍的样子:
刷的特别新了,
红彤彤的。
门还是老样子吧。
这附近还有座清真寺呢,
一直不太引人注意。
在一片高楼之中,
确实容易被忽略。
而且从外观并看不出一般印象中
清真寺的样子。
这里叫做清真永寿寺,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始建,
天启四年(1624)年重修。
寺外原有石桥一座,
界内原有回教墓地。
小心地朝里张望了一下,
还是没敢进去。
只在外面大概拍了一下建筑的房顶。
不知道清真寺这种地方
是不是开放参观的?
·····
北京有着很多新旧建筑交融的地方。
隔一段时间不去看,
兴许就完全变了样儿。
想去哪儿看看就赶紧,
别再用
“回头吧、下次吧、以后吧”
这样的话来拖延敷衍自己。
来日方长这四个字太具迷惑性,
让我们以为未来有的是时间。
其实活在当下才最重要。
来日或许没有方长呢?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