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翻译PK机器翻译,谁将会是最终赢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为翻译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翻译行业是会迎来新的腾飞,还是就此沉寂?人工翻译这一职业是否会因为机器翻译的出现而逐步走向消亡?

日前,新中国翻译事业70年论坛暨2019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翻译行业的大咖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从他们的发言中,你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

机器翻译对译者意味着什么?

Kevin Quirk

国际译联主席

许多有志成为翻译工作者的年轻人都十分关心一个问题:新技术的诞生是否意味着人工翻译的终结?

两年前,我主持召开过一个由欧盟委员会翻译总干事所安排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机器翻译对译者意味着什么?作为这个研讨会上唯一的翻译从业者,我从其他与会的学者和技术专家那里得知,5年后将不再需要人类翻译了。
事实上,他们甚至告诉我要为那些即将完全被机器取代的翻译工作者们找到一个新的名称。这些权威人士还为翻译工作者们提供了几个名称供选择,例如审读者、校订者、译后编辑、机器翻译老师,甚至“清洁者”。
此事已经过去了两年,尽管技术发展的脚步很快,但万幸的是,我们还在这里。事实上,“人类翻译会在5年内消失”这一观点有很多炒作的成分。面对未来,我还是充满了希望,不是希望翻译很快消失,不是希望翻译被机器所取代,而是希望机器翻译能够承担更多的翻译工作,同时,世界能够对新的文化敞开怀抱。
此外,有明确迹象表明,只要翻译工作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语言服务,那么对熟练人工翻译的需求将会更大。事实上,翻译工作者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都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机器翻译前需要预处理、预编辑

Frans De Laet

国际译联前秘书长、国际译联杂志Bable总编辑

作为一个入行多年的老师,我认为应该让从事翻译行业的学生具备优秀的翻译或者口译技能之后再引入机器。

我们在引入机器时要格外小心,确保机器翻译的质量。要知道,那些免费或者只注重价格低廉而不注重准确率的软件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对翻译行业的发展也没有好处。
不少观点认为,人类翻译应该专注于机器翻译之后的内容编辑,我对此不是特别赞成。我觉得,机器翻译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输入内容的质量高低,也就是说,你给机器翻译的内容和任务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如果把“原子包括带负电的电子以及带正电的电子”这句话的英文放在谷歌翻译中,所得到的法语自然也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由于原文的输入不正确,导致输出的结果也是不正确的。所以,这也是翻译前润色的重要性——我们在机器翻译前要做预处理、预编辑。
所以,机器翻译会取代人类吗?当然是一个大大的NO。在美国,翻译行业的人才需求每年增长19%,而平均就业增长率只有5%,也就是说翻译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像所有别的工作一样,翻译的工作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必要的变化,就跟外科手术一样,由于技术的进步,某些手术原来不可能完成,而现在成为可能了,即使2019年不可能,2059年也会成为可能。

机器翻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

于洋

中译语通公司CEO

如今,机器翻译已经成为语言服务产业中的一项基础设施。机器翻译最大的意义是拓宽了人们对于知识、信息与数据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语言科技,致力于人与机器更好地交互,使机器更好地适应译员的翻译习惯以及翻译科学研究的习惯,从而帮助人类提高生产效率。如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翻译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有力破冰工具。
举一个和笔译相关的例子。最近我们处理了一本18万字的书,机器翻译处理起来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而4个人的翻译团队处理它,大概需要5天时间。
未来,机器翻译应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多,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人类要研究的是怎么样和机器更好地融合。比如,机器翻译所用到的人工智能芯片。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关二爷的刀,可以横扫千军、杀敌无数,也可以剁菜剁肉剁骨头。我们需要衡量的就是值不值得去做,市场的载体和容量能不能支撑这一产品的出现?人工智能芯片起码得是千万级别起吧?这个市场有这么大吗?在未来,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机器要随着人的进化而进化

何恩培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传神公司CEO

很多时候,语言服务尤其是机器翻译的研发难度完全不亚于芯片、生物医药。为什么?因为语言服务是个基础设施,企图只靠改变外部环境就实现目的是很难的。

机器到底会不会代替人?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不能。语言远远不只是技术和数据。这个世界上唯独语言的数据是和大脑连接的,它要依赖于人类大脑的思考和加工,才能产生意义。
语言本身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第二,语言是如此的复杂,不可以用简单的数据表达;第三,语言是一种共识,这意味着语言不可论证;语言本身是一种生命,它一直在进化。
语言的这些特性,就决定了人和机器在语言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成为一种替代关系。机器最终要为人服务,要随着人的进化而进化。
我们认为,未来第三产能即人机共译产能将成为趋势,表现形式就是孪生译员——与一个优秀译员一起成长的机器。通过人对机器的教育,使得这个机器具备人的特质,从而产出精准的翻译作品,而并非简单地先由机器翻译产出成果,再由人对机器的成果进行修改。

机器翻译的目标不是替代人类翻译

李沐

腾讯智能平台部自然语言技术中心负责人

翻译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但是不能否认,翻译是很严肃的二次创作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转录。比如文学作品的译本就存在好坏之分,而这是当下的机器所无能为力的。

机器翻译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在很多方面给生活带来便利,有着不同应用方式和场景。要知道,机器翻译的目标不是替代人类翻译,它的重要应用方向是在专业翻译所不能触达的消费领域和草根应用领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出国的时候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能力配备一位专职翻译,这个时候机器翻译就非常便利,这就是大众消费者市场。过去很多年间,机器翻译的大部分应用都面向大众消费者市场,通过流量途径来获得盈利。
除了大众消费市场之外,越来越多的专业翻译人员也意识到机器翻译在专业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因为很多现实中的翻译任务是琐碎、重复的,比如产品说明书、证件翻译等比较规范化的文本,这样的业务完全可以通过机器来高效地完成。
事实上,机器翻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专业性用户认可,比如联合国使用机器来翻译会议文件,通过译后编辑来节省时间;央视新闻用机器加快外文新闻的采编速度等等。
不过,机器翻译并不能完全满足正规商务活动的翻译需求,所以我们可以探索通过人机结合的能力来提高翻译工作效率。人和机器要做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的分割,人是不可替代的。会计电算化推行了这么多年,企业并没有因此减少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可以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更多的高级工作。

“吃着碗里的,

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

秦璎

华为翻译中心主任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时会面临很多语言服务方面的问题,虽然都能慢慢克服、解决,但还是掉了很多坑、交过很多学费,都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作为华为公司提供语言服务的一个部门,我们必须为华为公司的主航道提供服务。华为公司的海外业务需要发展到什么阶段,语言服务就要跟上来。华为作为全球性的公司,一些想法和理念需要频频地向海外传递,这时候,作为公司译员的翻译工作,甚至有点外交翻译的意味在里面了。
我们希望能够连接文化,沟通世界,让内涵不断提升,让外延也不断拓展。面向未来,我们有几个思考。
第一,为下一个语言服务技术的十年准备工具,打造语言技术平台,让它提供更好的工具来服务译员,能有更好的效率、更好的质量。
第二,打造柔性的生态链,采用灵活的用工模式,国内的、海外的人才并用。
第三,提倡“三代布局”。第一代是正在市场上销售的,第二代是正在研发的,第三代是正在预研的。就好像吃饭一样,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看三代,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运营安全,永远为“田里的”做好准备。
- END -
本文专家观点来源于
中国网新中国翻译事业70周年高峰论坛直播页

编辑 / 宁静

图片 / 中国网

美编 / 曦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