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真我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
有的人不喜欢“纯真”,觉得那是无知幼稚的意思,希望能“成熟”一些。而“成熟”的含义,是常常被误解的。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待人越来越刻薄”,“对人越来越怀疑”,“心胸越来越狭窄”,“行为越来越自私”,全部当作“成熟”来看待。我认为这种成熟是很“丑”的。
“成熟”应该是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我们可以找出种种理由来同情一个“从此脸上不再有笑容”的人;但我并不认为这个人是智慧很高的人。
我的心中藏着一幅秘密的画像。这是一位老太太的画像。她脸上都是“岁月的车轮印子”,但是她的微笑像纯真的少女,眼中有晶莹的光彩。我在她的笑容中找到了“成熟”的真正含义:智慧培植起来的纯真。
她是我学生时代的国文老师。我最后一次跟她见面是为了拿一首我看不懂的诗去请教她。
“我看不懂的诗比你还多。”她说,“这个诗人一定是有了某一种非常独特的经验,不过他却在‘语言’方面发生了点儿困难。这种情况有时候也是很美的,对不对?”说完这句话,她就笑了。
在她的笑容里,我看不到有“我的师丈因为肺病去世”的那一层阴影,也看不到有“饱受折磨把四个淘气的孩子教养成人”所凝聚起来的一层积劳怨恨的冷霜。
现实生活的艰苦,像一捆粗糙的绳子,紧紧地捆住她像捆住天使。天使却从绳索中飞出来,轻轻落在绳索上,唱她应该唱、想唱的歌。
在“请教一首诗”以前,我还拜访过她一次。那一次,我看到了现实生活的真面目。她有两个淘气的孩子刚打过架,饭桌也没收拾,屋里是那两个可以说是完完全全不懂事理的孩子的哭声,一起一落,连我听了也心烦。
可是她并不发怒。她十分镇静。她一边和我谈话,一边收拾饭桌,把碗拿到厨房去洗,洗过碗又把厨房收拾干净,然后替我沏好一杯茶,请我到客厅去坐。
她用无法形容的耐性来治家,来对付现实生活。她所得到的报酬是很大很大的,那就是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保持了自己的纯真。
人生什么事最使我难过呢?穷吗?不是。累吗?不是。我说人生最使我难过的,是看到美丽的母亲当了几年母亲以后,有一张恶狠狠的脸;美丽的主妇当了几年主妇以后,脸上有严冷的表情。
我有一个当主管的朋友,天天在发威,说是可以震慑部下,结果眼中布满凶光,毁掉自己美好的容颜,也失去了内心的纯真。其实一个好主管,应该对部下亲切。因为替部下解决困难,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才是他应负的责任。也许“凶光”真能帮助他击败自己的部下,但是一头怒狮率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
生活的艰难有时候也能毁掉自己的纯真。我对天天上菜市场买菜的先生或太太,心中怀着敬意。但是我常常祈祷:菜市场里讲价杀价的活动,不要毁坏他的面容,使他脸上凝聚锱铢必较、淡漠无情的冷霜。
我觉得有几种“天真”是可以受责备的。天真得认为自己可以不尊重别人,天真得认为别人应该毫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意见,天真得以为自己永远比别人高明,天真得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尽义务,天真得把团体的成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的成绩……这些“天真”,是应该受责备的。
以真诚待人的那种天真,为了助人不怕吃亏的那种天真,耐心想去感化恶人的那种天真,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慈爱的那种天真,喜欢跟小孩子接近的那种天真,热心而被人拒绝却不生气的那种天真,为了尽责任而吃苦的那种天真,都是应该鼓励的。因为这些“天真”保持住一个人内心的纯真,能使个人的容貌永远那么可爱亲切。
我怜悯一个有了成就,却失去了纯真的人,因为我觉得他所得到的跟他所失去的相比,实在少的可怜。失去纯真,也就失去了幸福人生的一部分。
【读与评】
读子敏的散文《“纯真”好》,感触很深。
如果说,现在的社会人们缺少了什么?我想,缺少的应该是以往的那份朴实真诚,善良勇敢吧。虽然说,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日益的变好,但是,人心却渐渐变得麻木,无情。在以往,倡导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美好的品质渐渐失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心作祟。摔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落水的人,救还是不救?扶了救了反倒被勒索一笔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那些有着赤诚之心的人,开始踟蹰。之前我很多次搭公交车、乘轻轨的时候,看到身边站着个白发老人,我会主动让座。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碰到这种情况的却很漠视,实在是让人痛心。
纯真,是我们每个人灵魂最圣洁的本质,但如今却被金钱的螯牙侵噬着。感受纯真,仰望崇高,初始我们难抑激动、兴奋,进而变得平淡、沉默,最终逐渐遗忘、麻木。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堕落?这就像马克思当年所说的那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是一个欲望充斥灵魂的时代,我们整天被金钱至上的观点充斥着,整天忙于追逐一切能够或不能够、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机械般地运作着。我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个人什么时间可以活出自己的真我?
现在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很善良、很纯真,认为自己就没有被社会这个大染缸而污染,似乎能有一种局外人的心态看地球上生存的几十亿芸芸众生,于是看不惯这个社会的污浊,而在内心保持一种淳朴和善良、真实在里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得不给社会、他人一个坚硬、冷峻的面目来保护和捍卫自己的领地。从这一角度上说——我们实际上生活的都不是真的自我,而是为了生存的资源争夺而表现出了一种竞争和无情,我们已经丧失纯真,有些人感叹80年代前那时间我们多么纯真,现在越发我们不能纯真——实际上,这也不过是一种误解,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们也已经不再纯真——那时间我们被政治的狂热掩盖了人性,我们按照出身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按照政治表现将人区分为什么阶级、什么阶级,一个商品粮票就可以随意挑选农村的姑娘,即使这个商品粮是个残废,农村姑娘和其家属也会屁颠屁颠嫁给他,这算什么纯真?
现在人已经更多不是皇帝奴隶、政治奴隶,但照样是金钱奴隶。于是真情更加难寻觅。人与人之间感情尤其如此。有人认为,从哲学意义上,人都是有“本我”和“自我”两个概念——所谓“本我”,就是我本身是什么样子,所谓“自我”就是我自己感觉我自己是什么样子,在现实社会中,人更多是有规矩约束的“自我”和自己理想设计中的“自我”——也叫现实自我与未来自我,而真的我——“本我”则往往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而中国人说的本我就是易经、道德经所说的那种朴素的、不参杂任何功利成分的、灵魂深处的最本质的那个“我”。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自己和别人要求的“自我”之中,但是灵魂深处的‘本我“才是支配我们灵魂的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物质。如果我们在本我的层次进行沟通,实际上就是在人的自然属性下进行沟通,则人人自然而然,人们之间的爱、狠、仇、斗就会如自然界的猴子群一样淳朴而自然;但现实是我们都不得不在”自我“状态下进行沟通——因为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早已失去了淳朴、失去了朴素、失去了人的自然属性,我们被外部的很多东西、规范、虚荣、身份、地位、金钱、权利等迷惑,我们变成了被政治、经济、文化异化的“自我”人,于是我们不得不丧失自己的纯真而在一个秩序、框架内来生活。
从这里出发,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社会淳朴、朴素的真情——那种“本我”而自然的真情是多么的稀少也就不足为奇怪了。现在的人无一不挣扎在“现实”与“真实”之间,但愿我们早日消除笼罩在人身上的那种政治、经济、文化、出身、地位、关系等的不平等,让人人自然而然去互爱,则社会该是多么美好!
我以为,纯真是一个人的性格,你要适合你所生活的环境不代表你就一定要丢掉你的纯真,现代社会的大都市中生活着形形色色各种性格的人,你应该永远保持着你的善良与纯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