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意义不是打败他人,而是一起变得更好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化 vs 基因:肯亚人为何长跑实力如此可怕?》后没多久,匡寓来询问我个人觉得改变文化该从何起步。认真思考几天后,我认为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包括我自己),先改变对于“竞争”的观念。因为从小植入的竞争意识已经太根深蒂固了,要改变真的很难,我自己也常不自觉陷入竞争的回圈里,直到读了阿德勒的目的论才能逐渐从这个回圈中跳脱开来。
去年台湾其中一本畅销书是岸见一朗的《被讨厌的勇气》(2014.11),我是2015年初购入,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识阿德勒心理学。因为实在太喜欢了,之后又陆续购入了《接受不完美的勇气》(2015.02)、《抛开过去,做你喜欢的自己》(2015.04)与《阿德勒心理学讲义》(2015.05)。就这样一头栽进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世界。
阿德勒不只是心理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当然不是一位运动员,但他对竞赛的诠释却完全符合它原始的本义。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有段话很棒:“不要和他人竞争,当我们决定做自己的时候,竞争一定会带来阻碍。比现在的自己更进一步才是价值所在。”
错误的竞争意识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这两种情结都是使我们往前更进一步的阻碍。比如说我已经是台湾第一名了,我时时刻刻都意识到这样的优越感,每次比赛都怕被第二名超越,再次夺冠后又怕下次不能维持同样的表现。但我们都知道,世界很大,台湾第一名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当这个运动圈子里的人都能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不会怕别人比我强,也不会担心比我弱的人会超越我,教练也不会拘泥在:你是我训练出来的所以必须一直跟着我。
“比现在的自己更进一步才是价值得所在”,因为竞赛的意义是:透过群体的刺激使自己变得更强,竞赛中的其他选手都是伙伴,都是能一起刺激我变得更强的伙伴。
竞争(com-pete)的意义不是打败别人,而是“一起(com)”“变得更好(pete)”,变得更好才是重点,而不是打败别人赢取胜利。我想,可能是因为过去的联考制度使得我们被教育成竞争意识太过强烈的大人。所以之前和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朋友聊天时听到他说:来到华人世界发现他们都很怕自己的知识被别人学会,所以都不愿大方分享,但我不会怕别人学会我的东西,我喜欢分享,愈多人会愈好。这样才能讨论,才能进步,才能形成文化,生态圈才会愈来愈完整。我听了心里猛点头,说得实在太好了!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以对话录的方式进行各种人生议题的讨论,下面是一段关于竞赛的精彩讨论:
◉哲学家:“一提到『追求卓越』,我们很容易误以为它是『想比他人优秀』的欲望,或是为了飞黄腾达而不惜牺牲别人的行为,会有一种排挤他人、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当然,阿德勒所赞成的不是这种态度,他所说的是在同样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迈进,后面也有人跨步向前。请你想像一下那样的情景。虽然大家前进的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却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因此,所谓『追求卓越』指的是让自己的脚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种竞赛。”
◎年轻人:您是说,人生不是竞赛吗?
◉哲学家:是呀。不和任何人竞争,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别人和自己做比较。
◎年轻人:唉呀,这不可能吧。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去和别人比较,所谓的自卑感不正是这样才产生的吗?
◉哲学家:健全的自卑感并不是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较后的结果。
……
◎年轻人:那我换个问题。虽然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走在同样的地平面,可是还是有差异吧?走在前面的比较优秀,在后面追赶的就差了一点,结果不是又回到优胜劣败的问题。
◉哲学家:不是的。这跟走在前面或后面没有关系。简单来说,我们正在走的是一个没有纵轴的平面空间。我们这样走,并不是为了要和谁竞争,比现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以上摘自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着;叶小燕译:《被讨厌的勇气》,台北:究竟出版,2014年11月出版,94~96页。
这本书我自己已经重复读了好几遍,有许多字句值得细细思索品味,还有许多二元辩证的对话跟先秦道家的思想很类似,我个人非常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