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铭涵,你对妈妈的爱掉在了马路上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文字配图:开哥随手拍
在看到这幅画那一刻,我确实真切感受到这个早晨意义非凡,还有什么比见证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更有意义呢?
我站在马路上,给被车轮碾压过的这幅画拍了两张照片,我觉得该留个纪念。然后发布了朋友圈,起先我想特别标注“寻找宋铭涵小朋友,你给妈妈的画丢在了马路上。”后来觉得没有必要,也许这是小朋友主动放弃的画作,也许他觉得他会画出更好的“给妈妈的爱”。这样想过之后,我就感慨:
马路上小朋友遗落的一幅画,多有爱的一幅画,让这个雾霾深重的早晨一下就有了更多美好的意义。在这个孩子眼里,他的妈妈就是王后甚至国王,他知道他的妈妈也爱他,你看那两颗心,对爱是多好的诠释…….
是的,此刻在照片上端详这幅画,我更加坚信这个叫宋铭涵的小朋友,他还没有被世俗污染,还很天真烂漫,他知道他的妈妈也很爱他。多简单直接的涂鸦,他把妈妈画的那么美,美丽的长裙,华丽的王冠,长长的辫子。想一想小时候,自己的妈妈在自己的眼里,不也是这个样子吗?
难得的是,这个孩子没有过多的笔墨来涂抹自己,仅仅是一颗大大的心,和看上去刚刚学会的歪歪曲曲的几个汉字——妈妈我爱你 宋明涵。我曾经说过,不论多么朴素平淡的文字,只要这些文字被真情浸泡过,它们就神奇的具备了催人泪下的力量。这个小朋友的几个汉字,就拥有这种力量。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没有任何水分,只有天然和真纯。在孩子心里,他知道妈妈也同样这么爱他,所以他认真的画出了妈妈的爱,同样的一颗心。
我自然想起另外一个孩子,在他五岁那年,他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面上都写上了“不行”和他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字眼。许多许多年后,这个长大的孩子早已经遗忘了自己5岁时创作的这本涂鸦书。突然有一天,他收到妈妈寄来的快件。当他打开,他会是怎样的震动呢?快件里面是他5岁那年涂鸦的人生第一本图画书。
试想,当一个孩子人到中年,却突然收到妈妈寄过来的自己5岁时候的涂鸦画作,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感动,热泪盈眶,震惊……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他的心一定满是温暖满是被爱被珍视的幸福。一个童年的涂鸦本,被母亲视同珍宝一样精心保存了40年,除了母亲,谁还能做到?
然后,这个人到中年的孩子就怀着妈妈满心的爱和对妈妈满心的爱,想象着自己5岁时候的心情和笔触,把母亲对他的爱都一笔一笔画在一本图画书里。因为爱,图画里的妈妈,图画里的自己,图画里的椅子,图画里的书本,图画里的玩具,图画里的浴缸,图画里的房子和小狗,图画里的勺子和平底锅,图画里的土豆和鸡腿,图画里的蜘蛛侠,图画里的枕头和披风,图画里的全家福,图画里的棒球和插满鲜花的花瓶,图画里的三脚凳,图画里妈妈敞开的怀抱……都鲜活起来,像我们自己的家,像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像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我们跟前一样的顽皮、恶作剧,像我们自己一样每天面对自己的孩子每时每刻在说同样的话——“不可以!”
这个孩子叫大卫·香农,你自然知道了,这本图画书就是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
大卫·香农在谈到创作这本绘本的心得时说:“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也许,每一个人在他儿时都有过随心所欲的涂鸦之作,可是未必每一个母亲都会跟大卫的母亲一样,把孩子的涂鸦用心珍藏。毋庸置疑,在如今的数字时代,影像留存更加快捷方便,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为自己的孩子留存下他们儿时的各种创作,涂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当我们热衷于单纯晒孩子的生活照、写真照的同时,也许我们恰恰忽视了远比这重要得多的一件事,那就是晒孩子的“创作”。晒的同时,也是留存,说不准,又一本经典绘本因此在多年后横空出世。
其实,我要说的只是一个字——爱。
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么深沉。
(Eed)
对孩子的涂鸦,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