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215 赵奢的阴谋——阏与大战一触即发
“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奢说了这一句千古名言,赵惠文王也没什么好说的,一拍桌子“就是你了!”他采纳了赵奢的意见,命令他率领部下增援阏与。秦国自打发动战争以来,雄心勃勃的就要一统天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行动自如。然而他真正的对手这个时候出现了,而且似乎是一位不可战胜的对手,这个人当然就是赵奢了。
从当时的情境来说,赵奢率部增援阏与,对抗强大无比的秦国人,似乎是找死。其实,赵奢并非糊涂到漠视当前的重重困难于不顾的,赵国第一名将廉颇作战经验如此丰富,他都说难了,那么意味着这种困难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难以克服的。不过赵奢随后的军事行动完全应验了后世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往后发展的故事会证明,赵奢确确实实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他略施小计就把战役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秦赵自强盛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遭遇战爆发了。一提到秦国对外的战争,大伙儿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个人,就是我们反反复复为大家提起的白起。在当时这不是秦国第一悍将吗?杀人成狂的白疯子他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这一次打阏与,他不带队来参战呢?答案是白起不敢。像战国很多名将一样,白起这个人非常有自知之明,能打的绝不客气,不能打的绝对不去。
说白了,对于打仗来说,白起比较挑,挑仗打,肯定能赢的才肯出山,没有必胜把握的谁都请不动。战国的四大名将,再加上乐毅,都是同一个类型,那就是谨慎。大战前夕,赵奢分析得多透彻,山地作战地形狭窄而且路途遥远,就像两只老鼠在窄洞里相遇,双方胜率是一半一半的,这种没把握的仗白起是不敢轻易经手的。同样是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也不敢,但是赵奢敢。
可能你要问这是不是颠倒了呀,在当时廉颇年轻气盛,如初生之犊,他反而畏畏缩缩,而这个时候,大器晚成已经老迈不堪的赵奢却显得血气方刚。不要以为赵奢是匹夫之勇,这个人其实也挑的,但是他不是挑仗打,而是挑人打。在当时赵奢好称挂帅出征的底线是十万兵,手头少于十万人他也不敢打的。
话又说回来,即便手头人再多,他也不会玩消耗战,人多了底气足,就这么回事儿呗。你想想他能够静下心来去写一部兵法,他是绝对不容小看的。打仗人人都会,但兵法这玩意儿就不是谁都能写得出来的。那么,兵法是什么呢?说大了,海阔天空啥都能包。说小了,其实就四个字阴谋诡计。简单来说,用一百个人干掉二十来个人,用不着什么兵法,大家伙吆喝一声抄家伙直接上就行了。但反过来说,自己有二十个人,对方有一百人,这样就不能蛮干了,兵法就应运而生,阴谋诡计就应该出现了。
赵奢不仅仅是一个熟读兵法的人,而且是个创造兵法的人,和他打仗没那么容易。按照从前的那种模式开战,很可能就是赵奢带着兵来到秦军大战门口,派人下战书,然后秦国将领率军营前拉开阵势,随后鼓声大噪,双方开始冲杀,剎那之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直杀到黄昏时分犹未分出胜负,于是双方各自鸣金收兵,收拾残兵回营约定来日再战。
这个场景很熟悉,但是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战争了,谁带的人多力气大粮草充足,那谁就能取得胜利。而历史的车轮走到了战国中后期,时代已经不同了,战争也变样了,现在大家伙儿玩的那是账,所有的人都在盘算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赵奢也不例外,他也在思考,秦国人这一次借道韩国讨伐赵国,韩国人表面上嘻嘻哈哈做小弟,实际上应该是被逼的。说的更直接一点,那就是给秦昭襄王他妈宣太后逼的。因为韩国人绝对不希望秦国人向东推进,秦国人在韩国境内,韩国肯定会提防以免发生假途灭虢的事情。而韩国提防秦军,秦军也应该有所顾虑,这就是矛盾,而赵奢很准确的找到了矛盾的焦点。
秦国人远道而来,目的在于速战速决,拖得越久麻烦就越多。秦国人必然已经料到赵国一定会增援阏与的,没准儿这一会儿他们正热火朝天的挖坑灌水,准备围点打援,拿赵国援军下菜吃一顿饱饭。那么好吧,你急我赵奢偏不急,不但不急,相反,行动还很慢,我就跟你耗,反正我的地盘我做主,看谁耗得过谁。这一耗不打紧,直接就把赵军的战略意图给耗没了,也把秦军给耗出毛病来了,他们出现了判断失误。赵奢派人通知阏与的守将,“祖国和人民是你们的后盾,英明神武的赵王,绝对不会放弃你们不理,援兵很快就到,你们必须坚持住。你们在后方的妻子儿女老少爷们儿都在眼睁睁的盼着你们杀敌立功抵抗强敌,军功章上有你们的一半也有他们的一半。为了他们合谐安宁的生活,你们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为祖国的完整和军人的荣誉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派人到前线喊完热血沸腾的口号以后,赵奢率领的援军真的就出城了,不过这一支救援大军仅仅出了邯郸城三十里,到达武安之后就安营扎寨没动静了。这一下把大家都给弄糊涂了,秦国人不明白,赵国军队上下也不明白,赵国的朝廷内部更是议论纷纷。大家都在嘀咕着:“这赵老头子,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啊?”
赵奢率领援军开出赵国首都邯郸仅仅三十里就停下来一动不动了,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这听上去很熟悉,这不就是当初蔺相如给赵王提出的建议吗?驻军武安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当时在讨论的时候,大家伙都认为这是最稳妥的方法,因为武安是坚城,攻城是个慢工费时费力,而且秦国人又有非常迫切地想和你一绝雄雌,所以根本没有打消耗战的耐性,这是个万全之策。
可是在朝廷上赵奢你却明确反对这个主意,而且自己还带兵出来救,现在你又按别人的方法来做,这不是沽名钓誉吗!赵国上上下下内内外外一片议论之声,都在嘀咕,不是救瘀与怎么就不走了呢?显然赵奢也意识到了这种议论之声,于是下了一道命令,“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完全服从指挥,谁也不准提起关于军事的建议。如果有人胆敢对当前军事行动说三道四指手划脚,斩!”
这一下赵国人都不敢吭声了,但是纳闷儿的不只是赵国人,秦国人也很郁闷,这赵奢玩儿的到底是哪一出,实在是搞不明白。既然搞不明白,那就有必要去搞明白,否则下一步就没法干了。怎么搞明白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敌人的战略意图给打出来。
下围棋的朋友都知道这有个术语叫“试探应手”,只要我来打你总要有反应,一有反应我就可以判断你的战略意图是想干什么了。秦国人之前曾经有这样的布署,派遣了一支部队挡在武安附近,意图相当明显,就是阻止赵军对阏与的增援。可现在赵奢却援军停在了武安,这一下把这支秦军给搞懵了,于是这一只原本是打援的秦军任务立刻发生了变化,由狙击赵奢变为摸清赵奢的动向,到底这老家伙是想增援呢还是想找我们后防线某个薄弱点发起强攻,来个反包抄呢。于是这一支秦军就在武安城外拉开阵势,敲起了惊天战鼓,动静之大连武安城内的民房都为之震动。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刺激赵军出战。赵军营里却是关门闭户,天天睡觉休息,军中一片肃然。
我们总是说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都会有一些小人物的出现。这一些小人物的出现,看上去是偶然,但历史往往因为这个偶然的小人物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赵军的营中有人沉不住气,这是一个低级的小军官,小到连历史上都没有记下他叫什么名字。
这一天,这位小官不知道早上起来是忘了吃药呢还是吃错药了,稀里糊涂的就跑到赵奢的中军大营里报告:“主帅,不好了,外面的秦国佬把鼓敲得震天响,咱们武安城里的民房瓦都给震一下来了。百姓苦哇憋不住哇,军中将士纷纷咬破手指写血书要求打击秦国侵略者,痛扁秦国鬼子呀,将军为何隐而不发!”
赵奢在那边正看着地图呢,冷不丁有这样一号二百五过来说话,脸色一沉一拍案台,“我早已有明令在先,凡对我军行动指手划脚者斩,左右拉下去,斩首示众!”没过多久,这位倒霉悲催的小军官脑袋就挂在营门口了。这一下再也没人敢说话,任凭秦军在武安城外喊破嗓子敲破战鼓,就是不理,不但不理还摆出了一副在这个地方长期驻守下去的架式,挖壕沟筑城墙修营房,一蹲就是二十八天,不进也不退,不闻也不问,好吃好睡,悄无生息。这一弄,城外围城的秦军士兵是彻底没了脾气,再能喊也没力气连喊二十八天那。
二十八天期间赵奢也没闲着,他利用秦国和韩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制造一些小摩擦。赵国派出小股的间谍,一会儿冒充秦国人,吼着秦腔去骚扰韩国人,一会儿又派人冒充韩国人去偷秦国人的东西。这么一搞秦国人的头就大了,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来提防韩国人,毕竟现在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打仗了。当然,秦国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既然他们很纳闷很怀疑这赵奢在搞什么鬼,派出间谍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您还别说这些密探效率还挺高,没多久探子回报说是有那么回事。秦军将领胡阳就想了,不妥,这里边有鬼。思前想后,干脆明明白白的派了个亲信进武安城见了赵奢,秦军的使者笑眯眯的对赵奢说:“赵将军,我家大将军实在是太想和您过过招,阏与那一块儿迟早玩完,如果您再不出兵,窝在武安城里做缩头乌龟,嘿嘿,我们两家交手就没什么机会了。”这明摆的就是讽刺赵奢了。
赵奢笑咪咪地说:“没关系没关系,咱们在这里挖沟修垒也只是为了保卫祖国,咱可不想和胡大将军过招,那水平能力不在一个档次,怎么打得过吗!”说完又吩咐手下准备好酒好吃的款待使者,吃完以后还带着他一起视察赵军的壁垒和壕沟。
此情此景,是不是让您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三国时期里边那个愚蠢的蒋干,看起来蒋干还是有师傅的嘛。果不其然,这个愚蠢的间谍把这个愚蠢的情报带回了营里,胡阳听了以后那叫一个喜出望外,他很快就下了一个大胆的结论,就是赵奢这老小子一定不敢救援阏与,于是宣布抽取所有的精锐部队攻打阏与。
实际情况和他想象的恰恰相反,秦军间谍前脚刚走,后脚赵奢就命令麻溜地收拾家当准备随时开拔。秦国的使者走了大约三四天以后,估摸着他已经回到军营已经把消息告诉胡阳了,赵奢就派出一万名善于射箭的士兵做先遣队,自己率领大部队跟在后面,目标就是阏与。先遣队卷甲衔枚闷头赶路昼夜兼程,两天一夜就赶到了阏与,在离阏与城十五里的地方扎下军营,有了落脚点,没过一天,赵奢带着大部队也到了。到了这个时候,秦军将领胡阳才发现自己被赵奢这老头子给耍了,气得鼻子都给歪了,“这个老不死的东西,跟大爷我玩儿这个。”于是立刻下令组织军队反扑,而这个时候的赵军早已经修好了防御工事严阵以待了,阏与大战一触即发。
文案校正:羊羊
音频剪辑:s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