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腊月二十五了,年马上就到了。
过年的快乐突出在一个字上——忙,北方叫忙年,忙年的意思是做过年的准备。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里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年来忙,其它一切事情都要为忙年让步。
当然,这是农村的习俗。城里人上班,到三十才能放假。
城市化之后,城里的忙年是返乡。用迁徙的方式体现忙,城市化的过程使人成了候鸟。
对于忙年,民间有一套民俗,定出了每一天要干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地域性差别太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通常流行的说法是: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割)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走)一扭(走)。
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这一点没有区别,有谚语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这一天晚,各家把供奉在锅灶旁边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请下来(就是揭下来,但不能说揭),再点一炷香,供上一盘糖瓜。把神像拿到院子里化(烧)了,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就此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去了。为了让二位神仙在天宫慎言,还要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意思是到了天宫要说好话,回来时带回好运气。供奉的糖瓜是糖做的,很黏,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要随便说话,言多有失,少说为佳,也算是行贿。
二十四就不一样了,有的说扫房子,有的说二十四写大字。
一般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了,过了腊八就可以扫房子。扫房子就是打扫卫生、大扫除。但其根本的目的本不是打扫卫生,所以,无论你家里有多干净,年前都要清扫一次,是扫去一年的灰气(晦气)之意。和送灶王爷上天一样,都是对美好的憧憬。
二十四写大字,是写对联,写福字。过去农村没几个识字的人,能写毛笔字的人更少,所以要排队,二十四买好红纸送过去排队。
现在没有写对联了,但各地卖对联的摊床在腊月二十三之后也让摆了。在城里一般会把摊位先承包给各人或单位,再出售,价格也很高,所以对联没法卖便宜。
在广东,同时出现的还有花市,这是区别与其他地区的一道风景线。逛花市的感觉与忙年有所不同,忙年总是带着几分焦虑,总怕准备不齐。逛花市的感觉很轻松,春暖花开,心花怒放。
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应该不是北方,北方入冬就得糊窗户,要不然一个冬天没法过。
二十五有另一种说法叫二十五做豆腐。有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这个习俗南北方都有。北方是到豆腐坊去做豆腐,然后冻起来,留着过年吃,因为过年了,做豆腐的也要放假。当然,也有自己家做的。南方是做油炸豆腐,在过年的时候做配菜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贴出玉皇大帝的画,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这一习惯有的是定在三十晚上十二点之后,叫接福神。
二十六炖(割)猪肉,主要是做一锅肉汤,过年时备用。这一习惯在东北比较流行叫烀肉。
二十七杀公鸡,也有民谚:“腊月二十七,宰羊又杀鸡。”
到了二十七,也就到了“年根”了,仿佛听到了春节的脚步声。早些年过春节,老百姓盼的就是“过年解馋”,平时都省吃俭用,没有肉吃,通常是粗茶淡饭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所以,就等到过年时大开“荤戒”。那时没有养殖专业户,一般都是自家养的鸡鸭,到腊月二十七就开宰了。猪羊这样的畜类小家小户也没有,只能宰鸡宰鸭。
二十八把面发是北方的习惯。这一点在南北方有所不同。
北方人认为正月不能发面,所以蒸好馒头冻起来过年吃。为什么不能发面呢?因为发起来的面不实在,是虚的。正月要是发了面,这一年的日子都不实。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生活态度,还有一点就是给家里的女人放假,忙了一年了,过年这几天不用那么忙了,馒头一热,再配一碗肉汤就是很好的一顿饭。
南方人不这样认为,南方正月也同样发面,发面就是发财。就像把“花”也叫做“发”、把白菜叫发财一样。
这体现了南北方经济形式的不同,北方以农业为主,玩不得虚的;南方多商业和手工业,贸易才最重要,对财富的追求更强烈。
二十九蒸馒头同样是北方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二十九贴‘倒酉’”,贴倒酉就是贴对联。
“酉”字原本是指一种盛酒的器皿,后来为什么演变成贴对联的代称无从考证。
酉
原来中原一带会把“酉”字倒贴在器物上,大概是有酒喝的意思,有酒喝日子自然好。后来就变成了“倒福”取意:福到了。
贴对联的日子各不相同,有的在二十九的上午,有的在三十早上,也有在大年初一的,没有统一的时间。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走)一扭(走)。全国都差不多。
忙年忙的是一个家字,忙的是一个和字,家和万事兴。
和字有和睦的意思,其实这个字的最初的意思是有吃的,有吃的家就和了。所以,过年忙什么?最多忙的还是吃的。
一年过去了,有好多想见的人没有见到,也有人永远见不到了。
愿大家忙年都忙得快快乐乐,更愿家家团聚,过一个祥和的年。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