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精英思维!

有时候,你感觉足够努力了,却发现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更看不到工作、事业、生活,有所丝毫改变,内心陷入迷茫而焦虑……
这是因为你在用固定性思维模式看问题的。
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人本质上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吗?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式:
人生 / 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这一公式也被称为稻盛和夫成功秘诀。
不过从这个公式的取值范围来看,思维方式为-100 ~ +100,能力和热情为 0 ~ 100。
由此可见,在这三个要素中,思维方式起着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作用
人生在世,会面临无数的抉择,但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和结果。所以,改变思维模式,就是最好的拉近你与牛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伟克告诉了我们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会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视野与格局,带来更广阔的天地。
01
认知思维,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对自我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被认为是自我认知。
歌德说:“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
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也就是有自知之明,就能明白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完成多大目标。
在个人成长中,心中要有梦想、有目标,但是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毕竟实现目标、理想需要具体的行动和步骤,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具体的行动步骤,那梦想最终也仅是“梦”和“想”。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本身没什么能力的人,在他人的吹捧下,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本身能力很强的人,在他人的一再打击,反倒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管哪种人,都很大程度地受到了外界或他人的影响,而且非常严重,以至于最终完全迷失了自己。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巴纳姆效应”。
通常有这种心理反应的人,都是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人。
找不到自我,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没有是非观,仅是从别人的眼中来判断自己是对是错,每天都要琢磨别人是怎么想的,这样的生活不仅让人感到疲惫,更严重的是,它会阻滞一个人前进的脚步。因此,生活中要尽可能远离巴纳姆效应。那要如何远离呢?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视自己。直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这些客观存在于我们身上的现实情况。
第二,培养敏锐的判断力。
第三,通过重大事件映照自己。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最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性格。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难自知,这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惑,可是,如果连自己 也无法了解自己,又怎么能让自己获得成长、成就呢?
02
目标思维,制定明确目标促进自我成长
或许我们都会有那么一刻:觉得遇到了困难,无法继续前行,或者不知道该往哪里前行。
此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将思维聚焦在目标上:问问自己正在哪里;要去什么地方;去这个地方需要做些什么;在到这个地方之前,我们自身还缺少什么……
当思维从困难调整到结果上,心中有了愿景,很自然地就会专注于愿景,此时一切困难都将成为前进的斗志,一切挑战都能变成机遇。
目标效应告诉我们,不管你多么优秀,如果没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最终都将一事无成,而有清晰目标的人,则一直都能朝着目标努力,最终都能成为成功人士。
03
团队思维,团队合作帮助个人成长
马云说:“很聪明的人需要一个傻瓜去领导,团队里都是科学家的时候,叫农民当领导是最好的,因为思考方向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往往就会赢。”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很多根筷子捆绑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我们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那么,该如何让一棵树长成片森林呢?这就需要开拓你的团队思维了。
要想真正明白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就要具体了解以下两点:
什么是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就是整体配合的意识,具体包括目标、角色、关系、运作四个方 面,当然,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以团队为基础的。
团队意识的表现
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一个团队成员能否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的最重要基 础,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相互间清楚各自的工作职责。
具备双赢思维
团队合作寻求的就是双赢。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他人,不愿意与人进行团队合作,就是担心在分享成果的环节吃亏。其实,即便在合作中没能获利,也能从合作中学习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想要通过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的人,合作可能比个人单打独斗效果要好得多,毕竟群策群力,同时有出资的、有出谋划策的、有研发产品的、有开拓市场的,总要比一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相互尊重
想要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个人成长,就要对团队成员有最起码的尊重,接受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劣势,毕竟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 在尊重的基础上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此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团队的 作用。
有团队规范
既然是团队,就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规范,这样大家在 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轻松愉悦。
以团队目标为根本
团队合作的目的就是为达成共同的志向、目标,因此,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做好甘当绿叶、配角的准备,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为 了团队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04
情绪思维,牛人都不会被负面情绪所累
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很多时候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控制情绪的能力。
正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没办法控制情绪的人是没办法让自己快速成长的。试想,在悲伤、郁闷、暴怒等负面情绪控制下,谁还能做到心平气和地工作呢?谁还能心平气和地与对面的合作伙伴共商对策呢?谁还能意气风发地赶在见客户的路上呢……
想要快速成长,就要懂得用优秀者的思维来控制情绪。
自控情绪是个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适当控制和调节,是个人 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优秀人士步向成功的必备素质。
05
格局思维,一个人的格局比能力更重要
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
站在高处和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且富有节奏,但如果仅站在同一时间、空间内看问题,势必会因为眼界的局限性而无法再有突破。
俞敏洪说:“心若不死,就有未来。”“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尽管曾经卑微、迷茫、无助,尽管遭遇抢劫、命悬一线,但他站起来,依旧英姿飒爽地出发前行……这就是人生大格局!
想要人生有所突破,首先要改变格局思维。
纵观那些有出色成就的人,他们很少会患得患失,对得失看得很淡,而且越接近他们,你越会发现他们身上有普通人没有的特质。
06
互惠思维,成长需要建立在互惠共享基础上
人与人交往,关键是看存不存在成长性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彼此成长、发展和成熟,并改善彼此的生活及相处的品质关系。
能够拥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成长无疑有着非常有益的帮助。但是,想要在成长过程,让自己拥有良好的成长性人际关系,就要具备互惠互利的思维,让对方真正从心里信任你、支持你、理解你,心甘情愿地与你一起合作、一起成长。
07
发展思维,不懂求变创新,就别想进步
“人生如棋”,想要下一盘好棋,讲究的就是“变化多端、步步为营”,每走一步,都要纵观全局,不断变换招数,最终直插对手要害。
而我们想要过上心中理想的、令人羡慕的、自我满意的人生,就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需要改变思维,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学习,进而逐渐向少数的成就卓越者靠拢。
避雷针效应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善于疏通、疏导。
有人说,世上只有两种思维的人,他们分别是红灯思维者和绿灯思维者。
红灯思维的人总让困难约束自己,不愿意去寻找突破的办法;而绿灯思维的人从来不会想它有什么困难,而是总会想如何才能让事情做成的可行办法。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妮·法瑞尔认为:一个任务,如果你坚信 自己可以做到,此时神经元之间会有更加高效的连接,将分散的观念联系起来,并迅速制定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遇事千万别先质疑自己能不能做到,而是抱持 着“必行”的心态,直接想解决的办法,而且想到办法马上行动,在多次尝试 行动中,或许最佳的解决方案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呢。
很多人虽然学历很高、学富五车,但依然庸庸碌碌,就在于他们的故步自封,不愿意变通,不寻求突破。因此,最后说一句: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变 通商”。
08
突破思维,自我蜕变首先从打破常规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会按照惯例、固定的思维、工作的经验之谈来解决问题、看待问题,但人活一世,不要处处给自己设限,同时也不要处处以惯有的眼光、思维看事情,只有跳出固有思维的框架,不断突破自己,才能真正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活出最好的你。
很多人在生活中抱怨没有机会,然而,或许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一直 带着“老眼光”看新形势,自然看不到任何机会。可在如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中,我们若在认知方面总是带着“老眼光”,一直在思维定势中出不来,即 便再勤奋、再努力,工作也难以有大的进展和突破。那么,生活中,我们经常 会被哪些思维定势困阻呢?
精英的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精英思维。学习精英人士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认知局限,洞察未来先机!
改变思维模式,改变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