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如何为王?——从《甘柴劣火》说起

近日,又有一篇文章在网上火了。1月11日,资深媒体人黄志杰(鹿鸣君)在其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发布《甘柴劣火》一文,这篇以批判甘肃贪官压制媒体监督为线索,进而揭示新闻独立性对于社会的重要价值的新媒体文章,迅速成为朋友圈内一时无两的爆款文章,这篇10万+的热文很快就获得4万多点赞人。然而,就在黄志杰刚刚发文的第二天,财新记者王和岩(三姐)便在朋友圈义愤填膺地指出,“呦呦鹿鸣”的那篇文章是对自己发表在财新付费专栏的报道的照搬照抄。

这张来自朋友圈的截图同样网络疯转,并酿成关于抄袭、洗脑乃至自媒体写作的大讨论。与此同时,《甘柴劣火》迅速被取消原创和赞赏。对此黄志杰愤然撰文申辩《社会在崩溃——关于财新网记者攻击呦呦鹿鸣一事的说明》。问题这一事件及争论的意义何在?在《甘柴劣火》事件之后,媒体人魏寒枫的一段话说得好:“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悲凉大背景下,十八路诸侯却不得不讨论,在一次微不足道的攻城行动中,一方是否拿了同盟军盟友的一件兵器,确实悲凉。”

平心而论,就内容本身而言《甘柴劣火》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问题出在哪里呢?王和岩在朋友圈喷该文未经允许使用财新的付费内容。对此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我就不多说了(文后可看)。争吵的焦心其实一个“利”字,内容生产是需要成本的,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媒体为此撕破脸来争呢?因为它动摇了“内容为王”的根基。我觉得内容能否为王?如何为王?对于传媒业来说更应该讨论。

几年前有一场关于“内容为王”的讨论,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内容为王”》,为此有学者撰文反击。让我们分析一下讨论的语境。互联网时代,信息稀缺性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内容却变得难以变现,由此让不少人认为内容在传媒业的地位下降了。然而,内容聚合平台今日头条用事实证明,通过平台分发和推荐算法,内容的价值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

自始,人们的讨论从“内容为王”逐渐转移到“如何为王”的话题上,也就是说人们开始内容运营。我认为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但接下来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何为内容?何为好的内容?又如何通过内容运营重新实现“内容为王”?先说内容,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重新定义的时代,在这个泛新闻的内容开源生产的时代,我们说的内容不仅仅指新闻,也不限于原创内容的生产,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更宽泛。

今日头条的成功证明内容运营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并不等于能够实现最优化。这就涉及到什么是好的内容这个问题。对于好的内容通常有两个共识:一是优质,二是原创。“内容为王”应指好内容为王。然而,美国科学院通过实验证明在互联网时代,坏新闻跑得比好新闻快。貌似与中国一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异曲同工,内容生产似乎陷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悲惨境地。

传统新闻学对内容的研究仅限生产,但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之传播之中。我们不仅要研究内容的生产,还是研究内容的传播、消费和经营,只有每个环节都弄好了才有可能实现“内容为王”。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有很大的不同。自媒体没有记者,但可以有智者,例如兽爷的《疫苗之王》。相比财新的基于事实性信息的新闻,没有新闻采访权的自媒体更擅长的是基于意见性信息的评论。

诚然,意见性信息是要建立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新媒体和自媒体少不了使用第一手材料,少不了对原创内容的借用。其实在这些年,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原创内容的保护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新媒体的版权意识加强了(仍不尽如人意)。但在执行过程中,它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原创的边界如何界定?二是哪些内容需要版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新闻如何在保护与开放之间取得平衡?

从总体上来看,新闻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有一部分内容是公众产品,比如时政新闻,免费使用可能更符合公众利益;有一部分内容是非公共产品,比如专业的财经新闻,可以采用付费墙等付费模式。但不管哪一种,在使用原创时都应该符合规范,要标注新闻来源。我们要深入讨论的是作为公共产品的新闻,如何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南方报业领军人物范以锦提出新闻间接变现的观点值得重视。

当今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雄踞新闻客户端前列的是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他们有做原创吗?没有!原创都是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提供,他们只是做内容集成。传统媒体还是守规矩的,但自媒体则不然。因此政府加大了对自媒体的整治力度。但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了呢?其实不然,没有一个行业光靠保护能够发展的。对于内容生产者不擅长的传播,恐怕还需要与渠道运营者或平台运营者合作。

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也可简称为互联网平台)是内容运营的佼佼者,因为这种媒介组织形态能够最大限度聚集各种社会资本。互联网平台是任何执行党和政府都要利用的,内容原创者更应该利用它。财新等专业媒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在坚持原创的基础上也不停的探索媒体融合,希望达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但是似乎并不太成功,恐怕还需要重新认识内容,以互联网思维来认识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一种市场化行为,但是对于作为公共产品的新闻,并不能完全市场化,这就是最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难题至少需要在三个方向作出很大的努力,首先要有一个开明、公平而健康的媒介生态,这是内容方与平台合作的前提;其次要有一个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机制,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最后双方在利益争夺的博弈中,如何找到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这要建立在共同价值需求的基础上。

非虚构写作也好,新闻网络调查也罢,后真相时代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新闻作家也好,自媒体人也罢,互联网时代,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运营?在这些问题面前,有些东西需要重新定义,有些价值需要坚守,有些做法需要创新,如何在公共利益与商业逻辑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同时,我们也不能纸上谈兵,还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种种创新都值得我们去尝试。

路漫漫其修远兮。来自传统媒体的内容提供者由于观念转变不过来,已经错失了窗口期,反观自媒体的内容提供却轻装上阵,各显神通,或许我们可以把他们做的内容叫做“新内容”。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表达方式、新的传播方式,乃至新的消费形态、新的运营模式。尽管自媒体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弊端,但其创造力是不可忽视的,它一定会成为内容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从而成为政府和企业借用的力量。

对于内容能否为王?如何为王?也说说您的看法吧!

参考文章:

轻舟与万重——写在《甘柴劣火》之后

杜骏飞:甘柴劣火又如何?(杜课779期)

《甘柴劣火》争议:新闻作家,这是新工种的诞生?

甘柴劣火

社会在崩塌——关于财新网记者攻击呦呦鹿鸣一事的说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