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让“支架式”英语课堂更灵动
英语习得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参与的自主性程度。“支架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为学习者搭建发展平台,帮助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NOC活动对现代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导向,往往让英语教师更方便地发挥“脚手架”作用,让“支架式”课堂学习更灵动。
第十二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英语组的任务是,根据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A部分1A—2C的学习任务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该教材分两部分,Section A为单元基本教学内容,如词汇、语法、功能等,以听力输入、口语输出为主要教学形式,是语言的体验和感知阶段。Section B对单元话题内容进行拓展,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言的巩固和运用阶段。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讨论青少年问题及给出建议”(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语言功能项目是使用“What’s wrong?”提问以及用情态动词should,could等给出建议。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并通过交流寻求或给予帮助、听取别人建议,等等。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韩悦、贾媛媛、高晓丽团队(以下简称“张店团队”)及江苏省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刘维涛、李叶兰、胡晓艳团队(以下简称“江宁团队”)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能立足教材,立足学情,渗透了“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现代网络媒体与教学技术的应用,达到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及兴趣的培养的目标。
● 亮点一:活动架构体现针对性
本单元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两个团队都重视学情分析,针对兴趣广泛、思维敏捷、爱好表现的八年级孩子特点,恰当使用网络通信软件、视频、图片等模拟情境调动其参与性。张店团队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过程落实在生活化、活动化之中,将主要目标融入感受、体验及运用语言之中。她们将本课设计为三部分:学生组内分享,使课前预习与课内学习相衔接;解决学习困惑,通过对话、听力等方式突破重难点;依赖小组合作,解决语言交际及生活中的困惑。所设计的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即通过大量的专题或综合性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江宁团队则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从“爬行者”、“步行者”、“奔跑者”到“飞翔者”的递进式语言学习活动程式,每个过程中配套相应难度的训练任务,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难度。
● 亮点二:任务设计重视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样,“支架式”教学策略重在通过建立概念框架,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和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学习者逐步加深理解,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张店团队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学生通过看视频,可课前完成学习任务单,查阅材料,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感知,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江宁团队对新词的学习以现有的网络资源介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困难,在训练语言项目“如何提建议”时能充分联系过往相关语言点,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参考论文
● 亮点三:方法整合凸显自主性
“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是“支架式”教学五环节中的两个核心部分。它要求学生在引导下进行独立分析,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然后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共享集体思维成果,达到知识的建构与内化。张店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与主题的互动模式,甚至将综合检测做成了有Flash动画的闯关游戏,学生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检测所学内容,遇到困难以点击小精灵获得提示,及时地反馈矫正。江宁团队则利用抽签助手程序,采用竞赛的方式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给出建议及对建议的看法。作为课堂训练,所设计的知识内容体现了综合性,高于课本,源于生活,渗透学以致用的思维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对待问题、改善自我的人生态度。
尽管两个团队的教学设计都具备良好的操作性,但仍然有一定的完善空间。一方面,在目标达成点的突破上不够清晰,对本课的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不如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效果好;另一方面,因时间所限,两个团队都未能提供完整的资源链,所描述的“一对一”等有关硬件软件教学环境设计可能比较理想化,与现实条件尚有落差。此外,教师们还应当更多地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与关切所在,避免设计的讨论与交流话题鲜见新意。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