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杜蕾斯的创意营销你学不会?套可套?不能套?
备注:本文头图源于Durex 日本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一支广告片。邀请了日本职业摔跤选手タンク永井和演员间宫夕贵,一同上演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对手戏”。
展开了“四十八手”的招式“对决”,上演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性爱“四十八种体位”。这则广告更获得日本 BOVA ( Brain Online Video Award) 大赛2015年度评委特别奖。
有人说:“中国的性教育要感谢日本,中国的性知识杜蕾斯居功至伟。”一句话,把一个“卖套的”奉为功德无量的“人性”之师。它值得这么夸耀吗?我觉得值得。因为在此之前,你是否有见过一个“卖套的”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卖套,还敢打出来“套套无罪,性爱可贵”的正义之名?关于性爱,这也确实没什么不能说的,但咱们中国人都有一种闷骚的含蓄啊,明面上总要一抹羞涩的骂一声“妈的智障”,心理活动则不足为外人道也。杜蕾斯正大光明的说,也让一些人敢正大光明的“做”起来。
小小一个套,被杜蕾斯玩出了花,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玩成了品牌层面的网红,一到热点或借势营销,大家纷纷瞅向小杜,看起怎么出招已成一种习惯。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杜蕾斯能玩成花,其他企业画虎不成反类犬,却玩成了一根不遭人待见的狗尾巴草?安全套能随便套,杜蕾斯的成功套路你能不能套?作为杜杜的粉丝和未来的潜在消费者一枚,我来谈谈我眼中杜杜偶像创意营销成功之路的不可复制性吧。
你是干什么的,你就干什么
这句话听着绕口,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很简单,就是始终记得自己的工作内容,卖啥吆喝啥。一个卖化妆品的总不能成天宣传母猪的产后护理得怎么做。同理,卖性用产品总要考虑我怎么让我的产品更多人知道,让我的品牌被更多人信赖。这还不够,还要考虑怎样增加我的用户吸引力和黏性,像一个蜂蜜板一样吸引更多生物前来觅食。“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完美性爱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杜蕾斯的自身定位还是很准确的。
当然,有的人会说,这正确的定位很多企业都做的不差啊,这并不是杜蕾斯的独特之处。确实如此。就像《海底捞你学不会》里说的:“我是干什么的,我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让顾客满意这条根本原则。”杜蕾斯也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既然是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完美的性爱体验,那产品首先要过硬,还要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完美的性爱,怎样才能更好的体验性爱。于是,杜蕾斯告诉人们可以大胆谈性,科学知性。它做的很好,所以卖的也很好。
电视剧插播广告?Who cares?反正广告比电视剧好看
什么?你问什么广告比电视剧还好看?那我只能温文尔雅的回你一个大白眼。杜蕾斯的广告都没有学习过,安能出去说是一名合格的广告营销汪?杜蕾斯的广告能给你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别说这简单,要是简单杜蕾斯的广告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受人推崇了。有些广告靠低趣恶俗取胜,就像脑白金广告,十几年如一日的难看。但也不能说没效果,照样成功拿下一干用户。只是就像香菜这个东西一样,存在风险:有人吃的香,多多益善。有人觉得臭,避而远之。杜蕾斯的广告像一颗新鲜的红苹果,卖相好吃着甜,还有营养。
创意是一种财富,创意也求之不得。杜蕾斯将这些求之不得的财富玩转的风声水起。当一部广告片能当成艺术片观赏时,什么电视剧里插播广告真讨厌?Who cares?反正广告比电视剧好看。我跟你说,杜蕾斯的广告我能看一年。
如何解决一个穷凶极恶的坏蛋?劝自首?抓捕?还是直接枪毙?No,哪有那么麻烦,杜蕾斯告诉你:要将犯罪消灭在萌芽里。
看看下面这个,比电影还长的广告片,杜蕾斯你玩这么大真的好吗?初看疑问:“咦,卡了?”再来恍然:“哦,好棒!”
网红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
打开杜蕾斯官方微博,不难发现,博主是个内涵段子手,粉丝达到153万之多。小编也不自觉被这名“网红”所吸引,毕竟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这么情趣而不恶趣的讲黄段子了。一个企业官微要想在这在高手云集的微博中占据高地,需要扔了高矜的官腔,让自己变得好玩起来。一开始我是冲着可乐的心情去的,慢慢地就觉得:“嘿,这个卖套的有点意思嘿!”于是开始抱着学习的心态观察。你别说,这创意还真没几个人能想得出来。
杜蕾斯借势营销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段位了,它也拥有一个很棒的营销推广方,多次借势营销出了风头。赫赫有名的就是2011年北京大雨时推出雨夜套鞋的营销,效果极佳。
之后杰士邦也推出了换汤不换药的宣传,却收效甚微。对于营销宣传来说,第一个人用是天才,第二个人再用很可能就成了傻子。还有2012年奥运会,刘翔旧伤复发,跨栏摔倒,但坚持走完全程。
刘翔退赛后杜蕾斯官微的一句“最快的男人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真正强大的男人!” 让围观群众纷纷惊呼人间居然有此等神来之笔,实在是服。我们不禁感叹,这个中外合资的和尚果然很会念经啊。
2014年,微博上市,杜蕾斯打出如下文案:有杜杜,尽情上!
冬至那天是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所以杜蕾斯的文案是这样写的:今夜最“长”情。
比较近的例子是三八妇女节,这段子张口就来,图片“污的漂亮”,让人不禁望而兴叹。
但这“网红”的位子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谁能当就要当的。安全套是一种大众消费品,几乎所有成年人的必用产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老师还是律师,只要成年就总有需要的那一天。它要做的就是细分具体的消费者类型,按需生产。因此,这样的“热点营销”是适合杜蕾斯的。一方面能刷新存在感,应一方面可以提升吸引力。能提升消费者的黏性,也能发掘潜在消费群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套套就要杜蕾斯”的思想。
不止网上要热闹,线上线下来全套
“一招鲜,吃遍天”在品牌营销推广上并不适用。借势营销不只是为博一笑,转头皆空,它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作用。只有靠借热点还不够,还要“造热点”。毕竟“对于一个想要持续强大的人,一个套子往往是不够的,往往需要许多套子。”这话污理不糙,套用一个模式容易让人出现审美疲劳。环环相套,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有时收效更好。
杜蕾斯也会“造热点”。2013年夏天,为了推广新品焕觉系列的杜蕾斯震动棒,杜蕾斯在微博上发起了一次“焕觉之旅”的活动,所谓“焕觉之旅”就是杜蕾斯请一对情侣,进行一次从北京到云南香格里拉的旅行,但在这次旅行中,这对情侣并不带钱,一路上的所用所需都必须用杜蕾斯震动棒交换。
杜蕾斯 travel with love
这次活动有新意,有用意。其用意显而易见:改变情趣用品在人们心中“邪恶”的形象。让大家以更开放正确的心态看待性。同以往活动不同,此次活动不止于微博平台,社交平台与现实活动相互配合,粉丝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不得不说,声势浩大,也卓有成效。
别跟风,粉丝会掉,别蛮干,内行会笑
有人一看:这借势营销貌似很好搞嘛,差不多搞一搞就炒的很高嘛。对此我只想说“年轻人,别只想着搞大新闻”,得先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走这条路啊,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有些企业就有点too naive了。
就拿华为小米来说吧,同时是中国智能手机领域的巨头,棋逢对手之后,除了惺惺相惜之外,还会分外眼红。2014年9月,有公司借小米大火之际,在微博上发文称,小米4为省成本,并未对其芯片进行点胶处理,容易导致手机摔碰跌落时芯片损坏。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小米4做工粗糙,不及荣耀6”。这被质疑是其他手机厂商趁机“开黑”小米,雷军多次发文谴责竞争对手故意抹黑,引来一段热议。不管发文开黑的是不是华为亦或是其他公司,对于华为和小米来说,最后的结局都是两败俱伤:华为戴上了米黑、雇用水军的帽子,而小米的产品则被质疑为工艺欠缺和廉价。这样的借势营销,粉丝会掉在所难免。
有些营销则已经突破道德底线,粉丝不仅会减少,他们会骂你,如果有机会估计还会打你。2014年马航事件发生,江南春在微博上表示:“这年头,说不准呀。飞机也能失踪!已通知行政部在yongan100.com上订100份永安保险最新航意险二百元可保一年飞行,保额1000万给各大高管,万一飞机失踪了,总算对家人有个保障,总不能因为飞机会失踪就不出差了!”
对于这样的借势营销,消费灾难,无节操无下限,只有一声呵呵奉送了。
言归正传,新媒体凭借其广泛的受众、快速的传播速度成为目前市场营销的主要选择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做好新媒体营销呢?个人觉得以下四个指导原则值得关注。
一、正面八卦——新媒体的趣味原则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在情感上与受众人群走得更近,这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因此新媒体的内容营销很大程度上都带有娱乐化倾向,俗称“八卦”。八卦也有正面、负面之分,吸毒就是负面八卦。扭转形象需要正面八卦,比如恋情、婚姻。
二、发放福利——新媒体的利益原则
新媒体可以为受众提供资讯、信息、功能、服务、物质利益,甚至是心理上的满足。以上这些都算是利益。没有利益,新媒体将寸步难行——新媒体利益原则。柯震东如何利用利益原则拯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演艺事业?可以向杜蕾斯讨教一下经验。
三、粉丝经济——新媒体的互动原则
新媒体不仅仅是将信息送达受众人群,还要与受众交流,让受众成为粉丝,主动参与营销的互动和创造。粉丝经济,是互动原则的外在体现。作为新生代男神,柯震东并不缺乏粉丝,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发展粉丝经济。
四、展现差异——新媒体的个性原则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想要让受众产生“焦点关注”的满足感,就要个性化营销。传统营销环境下,个性化营销难度大,成本高,但新媒体时代,个性化营销变得简单、便宜。
杜蕾斯的新媒体营销成为了典范,这里面有实力,有创意、有机遇、有精准决策等种种因素。你可以模仿,也可以创新,但你终究不会成为另一个杜蕾斯。所以到底能不能套?我只能说,都是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