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理表现及肾衰竭生理
★附加知识点:
1.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2. 肾分为上、下端,前、后面和内、外侧缘。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通过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称肾蒂。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自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由肾门伸入肾内的腔隙称肾窦,主要容纳肾盂、肾小盏、肾大盏、肾的神经、血管及脂肪组织等。
3. 肾是腹膜外位器官,肾门平第1腰椎椎体。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相交的部位称肾区(脊肋角),肾患某些疾病时,叩诊此区可引起疼痛。
4.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皮质向深部突入肾髓质之间,形成肾柱。肾髓质由肾锥体构成。肾窦内有肾小盏、肾大盏和肾盂。肾盂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5. 肾的外面包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肾筋膜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肾及肾上腺。肾的被膜、肾蒂、肾周围器官、腹膜及腹内压等因素对维持肾的正常位置起重要作用。
6.根据输尿管的行程,由上向下可依次分为腹部、盆部和壁内部3部。
7.输尿管全长有3处狭窄:上狭窄位于输尿管起始处,即与肾盂移行的部位;中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膀胱壁内。这些狭窄是尿路结石容易嵌留的部位。
8.空虚的膀胱近似锥体形,分为尖、体、底、颈4部。
9.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2个输尿管口和1个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的黏膜与膀胱肌织膜结合紧密,始终处于光滑状态,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10.两侧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黏膜皱襞称为输尿管间襞,活体观察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查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11. 女性尿道具有短、直、宽的特点。开口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易引起尿路感染。
12.男性尿道按行程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3部。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3个扩大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2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1.肾小球肾炎:眼睑/颜面部水肿+青少年+链球菌感染史+C3下降+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2.尿路感染
(1)肾盂肾炎=女性+腰痛+发热+脓尿、白细胞管型
(2)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尿路损伤史+膀胱刺激征反复发作+腰痛+发热+肾区叩击痛+WBC升高
(3)下尿路感染=已婚女性+发热+膀胱刺激征
3.肾结石=活动后出现血尿+腰部绞痛+B超或X线
4.输尿管结石=活动后出现血尿+腰部绞痛+X线检查
5.肾癌=老年人+(无痛性)肉眼血尿
6.肾衰=多年肾炎病史+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代偿期133、失代偿期442、衰竭期707、尿毒症期)升高
7.前列腺增生=老年人+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
泌尿系统疾病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平片
2.血尿常规、血沉、肾功能、血气分析
3.肾盂造影
4.穿刺活检
5.妇科检查
6.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
7.肾功能
8.放射性核素肾图
9.膀胱镜
泌尿系统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低钠/低蛋白饮食
2.对症治疗
(1)抗感染
(2)利尿降压
(3)透析
(4)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
3.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或切开
4.肿瘤(肾癌)
5.血液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