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抉择》:死去才有意义,苟活就是原罪
活下来是有罪的。我们经常不这么说,但是现实中却会这么做。想想看,面对很多社会新闻,一部分人的反应基本上印证了这个逻辑。
当我们看到有女生被猥亵,当我们看到很多强奸案中的受害者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怀疑,为什么犯罪者会去找你?为什么你不能让自己的着装检点一些?为什么你要在那个时间去那个地方?为什么你会做出那个选择?等等。
这些质疑就如同一剂毒药或者是一柄尖刀深深的插入受害者的心里。作为受害者,你不仅仅要忍受当侵害发生的时候的伤痛,侵害发生后的舆论同样会让你痛不欲生。一直以来,感同身受这个词语是不适用理性人的。
因为当面对意外状况,没有一个人是能保持一个理性头脑,并对于侵害进行一系列的衡量分析的。然而作为旁观者的一部分人却喜欢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伤害发生时候的场景以及受害者的心理活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弊病。然而这种弊病是人类身上难以除去的劣根性。
当我们认为一个人无时无刻都能保持一定的理性的时候,自然会对于已经发生的一切难以理解,而这样的难以理解必然会造成受害者所要承受的二次伤痛。今天分享的电影,说的就是这种难以承受的伤痛所带来的一个悲伤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至今仍在发生。
《苏菲的抉择》是一部关于反思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美国南部的青年作家结交了一对年轻朋友。而这对朋友中的女性曾经经历了二战,且被德国人关押在奥斯维辛。然而幸运的是,她最终活了下来。
然而在二战过去很久后,来到美国的她却因为心中的伤痛难以释怀。而她的男友却是一个对于那段历史中,犹太人遭纳粹迫害极端感兴趣的狂人。他痛恨德国纳粹人的暴行,因此两个人看上去有了不谋而和的基础,然而事实上,在这个女人的心中却埋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这个秘密最终被青年作家所洞穿,而后,在经历了一系列看似刺激的事情之后,青年作家也难以拯救这个女人脱离苦海,她最终选择和自己的男友共赴黄泉。平静的故事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平静的结果之后,重归平静,这或许就是宿命。
二战时期,欧洲的犹太人基本上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纳粹党人对于犹太人执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一直以来都受到现实社会的唾弃。
而那些死于集中营中的犹太人成千上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但是活着的人一就是在活着。幸存者大都活的很艰难,同样也活的很小心。
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回忆起来那个曾经的“岁月”,因为那段经历带来伤痛,然而他们更加不愿意提及的是自己如何在大部分人都死去的情况下竟然能获得生存。
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需要他们面对的伤痛的时刻却数不胜数。每当人们念起故去的人的时候,那些活着的人的内心就会被深深撼动。
这种撼动并不是正向的,想要给予他们关心和安慰的,而是恶意的揣测,为什么别人死了,而你却活着?你是不是有过某种不为人知的经历等等。这样的揣测就如同二次伤害,使得那些原本幸运逃生的人迎来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如同片中的苏菲。她是幸运的,然而却集齐了所有偷身者的所有性格特征。作为一个波兰人,作为一个亲纳粹的波兰人的女儿,她不得不面对后世的拷问。不得不面对一个对于纳粹怀着仇恨,但同时却深爱着自己的男人的眼神。
苏菲是纠结的,苏菲是迷茫的,她面对着自己心爱的人,却无将内心深处埋藏着的秘密系数告知。甚至于后来面对着一个旁观者,也不能直抒胸臆。这样将潜藏着的秘密一直压抑着的心显然是无处安放的。
如果说死去就是一了百了,那么活下来将需要承受的伤痛才是无法释怀的。我们所说的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人能忍受绵延的且无法终了的责难以及揣测。当一个人身处这样的氛围当中的时候,想要解脱只能是幻想了。本片将那种经历过创伤且终身难以愈合的状态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时至今日,除去二战带给我们的伤痛之外,那些在日常中经历伤痛的人,整个社会依旧是无法原谅的,人们太喜欢对于已经遭受伤害的人给予二次伤害了。
怀疑盛行的年代,人们更加愿意相信一切的故事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反转,哪怕这种反转带给当事人的是难以忘怀的苦痛。
毕竟,这种苦痛对于旁观的青年作家仅仅是一种素材而已,感同身受永远是一个迷。不是人们不想要,而是不愿意,没有谁愿意去经历一下别人所经历的伤痛之后,再做反馈,因为死去才会安详,而活着就是原罪。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