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中国终于大反击了!

5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背离契约精神,出于非商业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一清单很明显是针对5月15日,美国为了围堵华为,签署名为《关于保障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供应链安全》的总统行政令,以遭遇所谓“敌对国家”威胁为由,宣布在与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的供应链安全相关的领域,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同时把华为列入美国商务部禁运清单。

笔者认为,这是华为遭遇的“棱镜门”式的供应链威胁。区别不同的是,棱镜门是内部秘密进行的全球性信息监视,监控对象包括全球各国首脑到每一个平民百姓,而这个总统行政令针对的监视和控制全球企业交易过程和供应链。

虽然一个是公开监控,一个是秘密监控,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把一切信息或者商品纳入美国管理范畴。

棱镜门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这次,中国也必须进行反制,出台“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也是是针锋相对的措施。

斯诺登事件,让全世界信息安全重塑。

笔者在《华为是谁威胁,谁的保障?》一文中指出,全世界“棱镜”,更甚于华为产品。全球范围内,电信设备商有限,绝大部分设备商在美国上市,导致了美国的长臂法案威力无穷。

不上市的华为,最为独立第三方,给世界各国带来第二个选择。在电信系统中掺杂不被任何人控制的第三方产品,可以确保信息安全完全掌握在网络架设者(运营商)手里。而运营商大多数是本地企业,服从当地政府领导。

斯诺登事件后,全世界信息安全逻辑重塑,各国都推出了相应的法案来确保从网络安全不招他国干涉,从数据采集,存储,到处理,使用等整个链条上都符合本土安全规范。

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法也是出于这个背景。其中特别大的影响主要有,苹果icloud中国交给云上贵州亚马逊基础部门卖给光环新网微软azure中国在中关村注册。

欧洲的补救措施

我们以欧洲为例,由于欧洲自己没有完善的互联网信息产业链,只能依靠立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其中包括:

第一,GPDR

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PDR) - 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规范

GPDR的三个目的:

1,统一全欧洲的隐私法规

2,保护欧洲居民的数据隐私

3,重新规范企业或组织使用隐私数据

这三条几乎完全针对棱镜门中美国9大互联网公司对隐私的滥用。

第二,网络碎片化趋势

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在内的各大美国互联网公司接二连三的在欧洲受到各种调查,并被处于巨额罚款。笔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这不仅仅导致巨额罚款,同时导致云市场的分裂。以亚马逊aws为例,在2013年以前,亚马逊欧洲主要分两大站点,英国,和德国就可以满足整个欧洲的相互容灾备份需求。

但是从2014年开始,随着欧洲法案的完善,亚马逊陆续在欧洲各地推出覆盖本地的站点,碎片化趋势严重。

除了原有的爱尔兰站点。

2014年,推出法兰克福站点

2016年,伦敦站点

2017年,巴黎站点

2018年,斯德哥尔摩站点

未来,即将推出米兰站点。

下图为欧洲亚马逊的站点区域和边缘站点示意图,基本上已经做到稍微大一点的西欧国家都有边缘站点的程度。

要知道,亚马逊的AWS整个美国也就两大集团,东部和西部,各有2~3个站点。可以看出,GPDR对数据碎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第三,内容审查

在GPDR基础上,欧洲推动了新版权法今年已经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内容审查权之门被欧洲政府打开。新法规定,内容上传平台,要审核版权,网络平台要安装上传过滤器。

当然这个过滤器是符合欧洲法律的,就是说,欧洲的机构对这个过滤器有最终解释权。

从欧洲的例子可以看出,美国棱镜门对世界信息传输的影响深远。

第四,就是对华为开放市场。

华为就是2013年棱镜门后,在欧洲市场突飞猛进。

国家安全禁令==“棱镜门”

而这次华为禁运,造成的对世界供应链的影响相当于当年的“棱镜门”。当下,世界贸易已经深入骨髓,全球供应链供应全球。

在世界经济融合,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公司能够单打独斗做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关键部件。

对华为痛下杀手,这不仅仅是针对棱镜门的报复行为,同时伤害了全球的科技产业供应链。这是一个示范效应,就是让任何一个国家的世界型科技公司担忧其供应链的安全性。

以华为为例,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供应商入选数量最多,包括英特尔、赛灵思、高通、博通等共计33家;

如果要排除美国监管风险,那么这33家供应商要在海外独立注册分公司,并每家对华为的供应量少于一定限额。

而苹果公司前200家供应商中,有41家中国厂商。

如果中国采取国家政令的打击,那么苹果公司的41家中国核心供应商就要换供应链。显然,中国现在不可能这么做。

其实不仅仅是这33家对41家,后面牵扯到更深的网状供应结构。华为的33家美国供应商难道不是全球采购?中国的41家苹果供应商的原料难道能自己独立生产吗?

因此,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某个企业的工艺链进行封锁的做法,如果引发仿效,世界经济将陷入瘫痪。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拳头企业都担心这种事情,比如日本的丰田,德国队大众,法国的空客。

更重要的是,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横行,地缘政治变化多端。以伊朗为例,不同的美国政府对伊朗的政策都不一样。任何企业在做生意的时候,都无法保证在每时每刻都遵守美国的任何时间的法令。因为,美国这些法令也是随时变化的。

A总统签的和平协议,会被T总统撕毁,反过来还制裁相关公司,这种无厘头的做法,让世界无以适从!

联邦快递==“斯诺登”

近日来爆出的联邦快递将华为的几个包裹送向美国的新闻,犹如热锅里浇了一勺水,一下子点燃了世界的忧虑!

在断供浪潮中,联邦快递转发华为的包裹被去美国的事件影响最为恶劣。虽然,联邦快递随后发表道歉信说这是随机错误,不是故意转发,但是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波及全球。

虽然,道歉信中强调,没有任何外部要求转运这些货件。但是涉及到美国禁运华为的关口,引发的猜测无法洗清,而且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一个全球化的快递公司,在这特别敏感的时期,将华为从台积电发出的芯片和越南发出的文件转向美国,并以精准的偶发错误来解释,毫无疑问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联邦快递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报应,华为已经想中国邮政管理部门投诉,并且开始重新评估与联邦快递的合作关系。

相信中国邮政监管部门会及时做出正确的判决,而中国其他客户也会审慎考虑是否需要和联邦快递继续合作。

同时,能如此对待华为,就也可能同样对待其他一切和美国关系不是很融洽的企业或组织,这些企业和组织都会更加谨慎选择快递公司。

反制的必然性

保障本国企业生意的自主权不受其他国家干扰,这也是主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各国政府一定需要考虑本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安全保障,而企业,都会重新评估,在国际贸易中供应链的安全性。

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很难,但是破坏却很容易。就像“斯诺登”事件揭开美国“棱镜门”的面纱,把美国监控全球的遮羞布撕下。联邦快递事件也同样揭开了美国控制全球物流的野心和实际操作。

因此,各国各地和“棱镜门”被曝光一样,必将有所行动,保护本国自由贸易的利益不受侵犯。

欧洲的INSTEX已经先行一步,以法律的形式保护本地企业合法自由贸易权。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很可能也会推进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框架内自由贸易的安全性。

例如,2018年1月,中国倡议提出了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6月基本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筹备工作。国际商事法庭将于6月底正式挂牌。

还比如以前的昆仑银行来保障中国石油企业的权益。

“华为断供事件”一定会促进这些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案和保护机制的完善。即使WTO的改革在美国的影响下步履艰难,但是,所有国家都会另辟蹊径,倾全力保护自己的企业,减少受外国政令的影响。

“不可靠实体清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出台,以保护中国企业供应链的安全。只有被信任的企业,才能加入采购列表,保证未来不会随时被掐断!

长痛不如短痛,用政策确保未来的产业链供应商安全,是非常及时的策略。

如果美国参与全球化协作的企业,如果想继续加入中国的全球供应链,成为信任的可靠的一员,就需要洗白自己和美国政令之间的关联性。

“英明”正如台积电

台积电的申明给全球美企指出了一条明路:“源自美国的产品和技术在本公司应用的占比不到25%,我们离24.9999%还很远!”

未来,美国企业在海外的合资公司也可能会宣称,美国资本占比不到25%,源自美国的技术和产品更没到25%。

而海外其他国家的企业,如果考虑到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千万要记住,来自美国的贡献不能超过25%!不然,这些企业可能被排斥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阵痛或将不可避免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科技第一大国。如果美国科技企业都严格遵守美国政府令,维持对华为为首(还有海康,大华,海能达,商汤,旷视,等等一系列企业)的中国企业进行禁运,那么中国的反制清单也势在必行。

伤害是相互的。

首先,中国科技有利有弊

中国很多企业不得不放弃进口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企业的产品,很多产品甚至无可替代。这对中国产业链以及科学届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延迟了中国科研的速度,和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进程。很有可能,很多项目或者产品都会因此而夭折。

但是,有弊也有利,对于一些中国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产业来说,是一个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美国一些科技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会给中国本土一些暂时还相对落后的科技产业链的配角提供机会。比如,刚刚起步的芯片,材料等领域。

也给几乎还在萌芽状态的国产软件操作系统一个尝试的机会。

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遛遛了!

当然,大国对自力更生应该充满信心,这是立国之本。20年前中国航天航空也同样遭受类似围堵,现在不依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吗?

其次,美国科技企业被迫站队

要市场还是放弃?如果放弃中国市场,把空白留给中国的国内企业。几年后,很可能市场就被中国国内企业完全占领,到时候再想进来,就难了。

同时,有一些上游科技是绕不开中国企业的渠道。以往,一直说美国负责创新,中国负责制造,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如果,美国离开了中国的制造,创新可能无法到达市场,这是很多创新企业需要考虑的。

比如高通的芯片,中国市场占营收比例超过60%,接近70%。高通的芯片通过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

也包括微软的windows,通过中国生产的电脑到达每一个消费者手中。

产业链的搬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世界对中国产能的依赖无法在短期内削弱,因为开发一个新世界工厂,需要基建和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

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不是三者合一,可能永远无法产生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巨无霸,给全世界消费提供支撑。因此,企业有可能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这些贸易壁垒的措施!

其实,微软和高通都是中国的好朋友,这种政策有可能对朋友是一种误伤。这就需要中国市场和美国科技企业一起携手寻找一条合适的规避途径。

比如说像台积电学习,规避美国的25%比例条款,或者在中国注册独立运营的参股公司,来规避两国壁垒。所谓的中国公司供中国。

剩下的才是打击

针对脚踩两只船,却完全跟着美国政府走的一些企业,比如联邦快递,确实是精准打击。不能一手拿着中国公司挣来的钱,回头就像美国政府表忠心,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忍受的。

因此,这些非科技类美国服务业公司,如果还参与对中国企业的围堵,那么肯定是第一个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被逐出中国市场。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等的政策,对应的反制!

关税对关税,清单对清单,科技对市场 !

杀敌一千,自损三千,但是寸土不让,这就是台儿庄,是上甘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