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 名家验方2首】
乳腺增生病临床较为常见,多为25~40岁女性,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为黄体酮与雌激素比例不平衡所致。常表现为患侧乳房周期性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来月经后症状减轻;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状肿块,质韧,边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膜无粘连,偶尔乳头有黄色或血性溢液。必要时活检与乳腺癌鉴别。本病症状轻者可不治疗,但应定期复查;乳房胀痛明显者常采用中西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属中医“乳癖”、“乳疬”等证范畴。其发病机制,常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浊瘀血阻滞于乳房,积而成块。故临证治疗,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化痰之法。
陆德铭——温阳散结方
【方药】仙茅10克、仙灵脾30 克、肉苁蓉12克、莪术30 克、桃仁15 克、泽兰12克、制香附子9 克、延胡索12克、郁金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化痰软坚。
【案例】
吴某,女,29岁,1991年3月12日初诊。
两乳房胀痛3年。两乳房胀痛,经前尤甚,经后减轻,曾服逍遥丸、小金片等无效。目前,乳房疼痛较剧,与月经无明显关系,月经愆期。检查见两乳房各象限扪及结节状肿块多个,质中,部分偏硬,推之活动,触痛明显,肿块与皮肤均无粘连,两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舌红、边有瘀滞、苔薄白,脉濡。证属冲任失调,肝郁气滞。治拟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化痰软坚。处方:温阳散结方加味。
仙茅、三棱、桃仁各15克,仙灵脾、莪术、益母草、生何首乌、海藻各30 克,肉苁蓉、鹿角片、郁金、炒穿山甲片、泽兰、延胡索各12克,当归、制香附子各9 克。
投药2周,乳房疼痛明显减轻,结块变软,苔薄质偏红,脉濡。治宗原意,前方踵进。又服药3个月,曾加生山楂、丹参、皂角刺。乳房疼痛消失,两乳肿块大多消失,唯两乳房外上象限尚可扪及颗粒状肿块,质软。月经正常,但口干,大便干结,3日1行,舌偏红,苔薄,脉濡。治宗原意,稍有出入,减热之仙茅,加生地黄、玄参、天门冬、知母、火麻仁。再服药5个月,诸症俱消,乳房肿块消失。
【按语】 陆师治疗乳腺增生病,十分重视补肾助阳,调补冲任,制方用药最重温阳,常用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鹿角片、锁阳等。从治本着手,不仅乳癖肿痛可消,而且月经不调、肾虚诸症亦减轻或消失。即使阴虚患者,亦反对大量使用甘寒养阴之品,主张用性温不热、质润不燥之仙灵脾、肉苁蓉、锁阳、菟丝子,佐以柔润之天门冬、生地黄、枸杞子等以取阳生阴长,阴阳平补之功。陆师强调,肝气郁结,痰瘀凝滞虽为发病之标,然标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治标可以顾本。故在治疗中亦十分重视疏肝理气、和营活血、化痰软坚在治疗乳癖肿消痛止中的作用。常选柴胡、八月札、川楝子等疏肝理气,三棱、莪术、桃仁、泽兰等和营活血,又常伍以制香附子、延胡索、郁金等活血理气止痛之品,在疏肝活血同时每配合海藻、牡蛎、贝母等化痰软坚之品。诸药合用,常使肿痛消于无形。充分体现了陆师整体与局部兼顾,辨病与辨证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陆师融通中西,遣方用药别具一格,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前提下,根据现代药理学成就灵活选用药物,常可提高疗效。如补肾助阳药有激素样作用,能提高细胞期雌激素分泌;和营活血药可改善局部血循环,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活力,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提高免疫功能;生山楂、生麦芽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海藻、昆布可有助于刺激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改善黄体功能;生何首乌抑制单胺氧化酶活力;桃仁、丹参抗组织纤维化形成;仙灵脾、补骨脂、桃仁、莪术、锁阳等抗癌。
何任——加减连翘饮子
【方药】蒲公英30 克、露蜂房9克、连翘12克、皂角刺4.5克、金银花12克、郁金6克、鹿角霜6克、地骨皮6克、生甘草12克、橘核12克、橘叶12克、炒赤芍药6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清热消解。
【案例】
黄某,女,35岁。初诊:1975年4月21日。
两侧乳房胀痛有块样物已半载,疼痛甚,时有灼热感,右侧乳头较左侧为大,有黄色液汁外泄能挤出,近因人流未满月,以消解先进。予上方治疗。
复诊:5月1日药后乳房疼痛已解,灼热亦除,人流适满月,今汛行。以调经疏解为续。
当归12 克、蒲公英15克、连翘9克、川芎4.5克、赤芍药9克、白芍药9 克、茺蔚子9 克、郁金9克、橘核12克、橘叶12 克、制香附子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9 克、绿豆衣15克,5剂。
三诊:5月11日汛已净,近日尚感乳房疼痛,左侧为甚,并偶有灼热,夜寐不安。上方加疏肝解郁之品而愈。
【按语】乳部有块胀痛,有“乳疬”、“乳癖”等名,大都由于肝胃不和,气滞痰郁而成,一般无灼热感。本例硬块疼痛,甚至有灼热感,病势有化热倾向。药用连翘饮子加减,重用蒲公英以清热解毒,一、二两方,疗效已见;第三方复入逍遥散疏肝解郁之品而愈。
本文摘自崔应珉、张晓丹、陈淑玲主编《中华名医名方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