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育,在这几个方面上,条件再差也不能亏待孩子,否则难出息
现在不少家庭都开始强调“穷养”,认为孩子只有穷养,才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读书。
于是为了达到穷养的效果,在各个方面都十分节俭,甚至都在教育方面下手。
案例
我的一位堂妹就是这种情况,其实她家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但是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要告诉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孩子才会懂事一点。
不得不说,还是确实会相对懂事一点,因为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所以要努力一些。
但是堂妹自从发现这一方法有效之后,对孩子“哭穷”越来越过分,甚至在孩子的生活各方面都越来越节俭。
平时孩子的衣服全都靠朋友送,都是朋友的孩子剩下的旧衣服,也从来不给孩子零用钱,零食就更不用奢想了。
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了,后来堂妹也慢慢放开了,告诉女儿其实家里条件还不错,结果呢,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大手笔花钱,尤其是在买衣服这一方面,就算已经有了一整衣柜的新衣服,有的甚至都还没穿,但是还是经常买衣服。
这一情况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补偿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小时候受到的刺激太大,在某一方面有较大的缺失感,导致长大以后对这一需求会变得极度强烈,从而导致行为失去控制。
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不建议家长们对孩子实行“哭穷式教育”,就怕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代偿”或“补偿”心理。
在这几个方面,条件再差也不能亏待孩子,否则孩子难有出息
1、 教育方面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之外,没有必要再去补习,认为去机构培训补习都是在浪费钱,很多机构都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家长们还认为,只要孩子愿意读,自己在家读书也是一样的。实际上,现在孩子的学习准确来说不仅仅是拼努力,更是拼“资源”。
在前些年,在一个新闻采访中,一个高二的孩子,班级排名前几,当时他就说道,现在的教育就是拼教育资源的时代,班级名列前茅的那些同学基本都有较好的教育资源。
可见在教育资源上功夫,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一些机构只为盈利而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家长们仔细为孩子寻找好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提升学习成绩。
2、 陪伴孩子方面
还有一部分孩子,为了生活而选择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论是家庭条件较好的,亦或者较差的,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认为孩子就算不陪伴,也没有多大关系。
实际上,家长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是行亏待孩子,让孩子吃“缺乏陪伴”的苦,那么孩子会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伴随的还会是不自信、孤独、自卑等等。
还有一部分孩子也会因此走上极端,变得十分叛逆,不服从家长的管教,这部分孩子大多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前程也就因此被耽误了,错过最应该努力的阶段,很难再有出息。
3、 让孩子在精神上吃苦
还有一部分家长通过对孩子实行“打击教育”,认为这种方式也能够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但实际上,比起“打击教育”,孩子们更能够接受“鼓励式教育”。家长们长期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你都做不好!”、“人家读的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
诸如此类的话语,会让孩子们的心理、精神倍受打击。这种“反激励”的效果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受刺激,从而产生反抗、叛逆心理,亦或者是转而变得消沉、不愿再努力。
孩子说到底还只是个孩子,用爱去滋养、鼓励孩子才是当下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这只会更加刺激孩子,让孩子变得难有出息。
更为让人心疼的是,明明是父母种下的“因”,但是父母在看到孩子越发没有出息时,就会觉得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于是对孩子的态度更加,越发严厉地对待孩子,由此进入一个“死循环”。
作为这样的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先改变自己,正印证了那句话,“育儿先修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