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东游记” | 风物简史

丨西瓜,夏天的红宝石丨

▲ 勺子舀瓜,激情一夏。图/网络

-风物君语-

夏天,当然要吃瓜

中国,是世界第一吃瓜大国。

中国的西瓜产量占据了世界的七成。在今天,中国人每年要吃掉超过五千万吨的西瓜。

西瓜西瓜,顾名思义,是一种来自西方的外来物种。那么西瓜从哪里来?它又是如何来到我大吃货国,安家落户,发扬光大?

今天,风物君推出了一期风物简史的夏日特辑,带你漂洋过海,吃一个关于西瓜本身的“瓜”。

西瓜:来自非洲的流浪者

西瓜起源于古老的非洲大地,本是一种葫芦科的野生植物。直到今天,在埃及,苏丹等国的沙漠里,依然能找到原始的野生西瓜,它们形态和今天的瓜非常相似,但是果肉发苦,无法食用。

原始的瓜是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果实身材玲珑圆润,能够借助风力在沙漠中滚动,寻找水源。一遇到水,它就会停下来,瓜皮裂开放出种子,并生根发芽,接续后代。

早在五千年前的利比亚墓葬中,已经有西瓜种子出土。古埃及人最早对西瓜进行人工培育,逐步改良了野生西瓜白色发苦的果肉,让它开始变得香甜多汁,成为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中的“水罐”。

▲ 对于最早培育西瓜的埃及人来说,喝水比吃瓜重要。图/soogif

埃及人十分喜欢西瓜,不但在墓葬的壁画里描绘西瓜的枝蔓与果实,还亲自把西瓜送入金字塔,让它们成为了法老的墓葬品。

古埃及独有的死亡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在到达阴间之前,还要进行一段漫长的旅程,西瓜作为一种含水丰富,口味清甜的水果,正好在路上消渴。

高原上的“东游记”

那么西瓜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西瓜西瓜,从西而来,自然是一个不远万里,一路东游的客人。

按照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这个名称,指一种从“西域”来的外国瓜种。

传说正是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时,见到了西瓜,并把相关的见闻带回汉朝。东汉班固在《前汉书·地理志》中,也有相应的记载,他写瓜州(今甘肃瓜州县)出产的瓜非常庞大且甜美,就连狐狸钻进去吃,都不会露出尾巴。

▲ 汉代羌中道,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去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制图/Paprika

汉代时期的“西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上看,从甘肃玉门关以西,到穿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向西到达的中亚、西亚等广阔地区,都可以看作西域。由此大概可以描绘出一条西瓜从原产地东非向东方传播的模糊路线。

在史书上,最早出现的关于“西瓜”的直接记载也印证了这条路线。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写有一位五代时期的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县)县令胡峤。他被迫留在契丹时,在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的平原见到了一种被称为“西瓜”的瓜。

根据他的记载,契丹人向回纥人发动战争时抢到了西瓜瓜种,并且改良了种植方法:“以牛粪覆棚而种”。种出的瓜则味道可口:“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被抢走宝贵西瓜的“回纥”民族,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今天的新疆地区。

这说明虽然西瓜在“西域”地带的流传时间不详,但它传入的路径之一,正是经由原产地东非,沿西亚波斯(伊朗),传向中亚地区,翻越帕米尔高原,向新疆地区流入,并随着战争推动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区安家落户。

可以看到,这条路线与著名的丝绸之路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西瓜“贵族”漂洋过海

胡峤见到西瓜,返回中原是公元953年,这也就是西瓜进入中国,留下记录的最早时点。不过近代历史考古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说明西瓜的传入途径更为历史悠久。

1991年8月,在西安东郊出土了一个唐三彩“西瓜”。这说明西瓜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在了长安城,还受到人们的喜爱,就像三千年前的埃及人一样,以它为模型制作陪葬用的冥器。

而早在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已经发现类如西瓜籽的种子1980年,江苏省扬州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也发现了西瓜籽,经考据,此处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

这些考古发现,将西瓜的传入时间至少前推了一千年。

这不由使人发问,如果西瓜传入的时间这么早,为什么自两汉到隋唐历史上从未见过对西瓜的记载呢?

▲ 想来一牙吗?图/soogif

其实早在数百年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解释。他引用了南朝医学家、道学名家陶弘景的记录:“永嘉(晋怀帝年号,公元307-312年)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李时珍认为,这种能够长期储存的大型“寒瓜”,可能就是“西瓜”早期在中国南方的称呼。他据此进一步推论,估计西瓜早在五代之前六百多年的永嘉时期,就在浙江东部有种植,只是名字叫做“寒瓜”,种植也没有广泛展开,所以在五代前缺乏相关对“西瓜”的记载。

再反观寒瓜这个词,则是一个从魏晋到隋唐的历史与文学记录中的常客。

在《南史·滕昙恭传》中,滕昙恭为母亲寻求能够清热解暑的寒瓜却处处碰壁,只能依靠“高僧赠瓜”的奇遇;南朝诗人沈约也有“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的诗句,所写的“寒瓜”正与西瓜时令相符。

这些记载最早到公元五百年左右,既说明了寒瓜的时令、功效与西瓜相似,也说明在当时寒瓜是珍稀的事物,是对李时珍“寒瓜=西瓜”观点的有力补充。

如果将“西瓜”与“寒瓜”等同,再比照早期西瓜籽主要在南方沿海地区出土的现象。便可以发现另外一条西瓜传入中国的可能路径——水路

这条水路,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按《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曾经派使者和商队乘船向西到达过“已程不国”后返回,开辟了这条商路。

这个非常神秘的“已程不国”,今天一般认为是印度以南的斯里兰卡,但也有观点认为是埃塞俄比亚等位于非洲的地区。

▲ 宋元时期海外交通线路,这条跨越海洋的繁华商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形成于秦汉时期,东汉时期的商人已能穿越印度洋,与罗马、波斯等帝国进行贸易。制图/Paprika

无论如何,根据历史记载,此地正是中国、波斯(今伊朗高原)与印度的商船交汇的地点,是一个交通要地,贸易枢纽。

考虑到其周边波斯与东非地区的紧密连接与频繁交流,西瓜很有可能便是藉由各国使节、商人的交流,以贡品或奢侈品的高贵身份,从原产地东非出发,沿着新开辟不久的“海上丝绸之路”,抢先在中国南方登陆,并在数百年的漫长时光后,与从北方南下的同族相会,借着大规模种植推广的东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千年吃瓜,各显风骚

这个人人皆可大口吃瓜的好时节,大致从南宋时期开始。

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被金朝扣留十五年的南宋使节洪皓南归,他对一样在北方的事物念念不忘,那就是——西瓜。

▲ 洪皓对西瓜的描述细致入微而又令人充满食欲:“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图/sohu.com

于是他带回了西瓜种子,这些种子最初只在皇家苗圃里栽种,但很快开始向民间传播。等他在晚年时写这本记载北方风土人情,山川形势的个人见闻录《松漠纪闻》时,则不无自豪地发出“今(西瓜在)禁圃乡囿皆有”的感慨。

二十七年后,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时,在开封城外看到了西瓜大规模种植的景象,于是他留下了“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的诗句,并有“今河南(黄河以南)皆种之(西瓜)”的附注。此后,西瓜屡屡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的这一首《西瓜吟》,拔刀斩瓜,慷慨吟诵,非常有一代名将的英雄气概: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里写的西瓜,果肉是黄色的。这种果肉澄黄,晶莹剔透的西瓜品种,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名字自带三分侠气的“特小凤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们走向了花式种瓜,花样吃瓜的全新道路。

元代时,西瓜品种进一步改良,当时已有重约30斤的巨型西瓜出产。明清时期,北京南部的大兴地区,已经有向皇室进贡的专门瓜园。清代康熙皇帝收复台湾之后,更是挑选出在北方改良过的优质西瓜籽,送往台湾种植,希望能利用台湾地区“四季皆春”的气候条件,在冬季也能够吃到“反季节”的西瓜。

慈禧太后更是将“吃瓜”进行到了极致,据说她夏天时每天都要吃掉几十个瓜。

可别为她恐怖的食量惊呆,其实慈禧太后每次都只吃掉瓜最中心的那一小块——那又沙又甜的瓜中精华,其他部分要么赏赐、要么抛弃,实在是生活奢靡至极。

因为慈禧太后嗜好吃瓜,御厨也挖空心思开发出了名为“西瓜盅”的菜肴。“西瓜盅”以西瓜为容器,以火腿、鸡丁、龙眼等食材为主料,辅以杏仁、松仁等坚果,小火慢炖,果香肉香兼备,是有名的御膳菜品。

后来,西瓜盅的做法从宫中流出,成为夏令时节的应季名菜,又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冷冻技术的发展,逐步改良,变成了一种只需要掏空瓜瓢,然后放入时令水果冰镇的甜品。

这仿佛是西瓜在千年之间迁移流转的缩影:从非洲传来的珍稀贡品,到为皇家阶级喜爱的上等果品,再到如今,扎根华夏沃土,培育出众多良种,服务于广大人民。

西瓜,就这样海陆并进,“滚”进了吃货国,“滚”遍了千万家。

你最喜欢怎么吃瓜呢?

(0)

相关推荐

  • 南宋以前,“寒瓜”未必是西瓜

    对于西瓜,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种出西域,故名."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西瓜原产于非洲南部和中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西瓜可能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一带. ...

  • 夏日饮品---鲜榨西瓜汁(附带怎样挑选西瓜秘籍)

    西瓜汁的用料西瓜 1大块西瓜汁的做法 步骤1   大西瓜外皮洗净,对半切开. 步骤2   用不锈钢汤匙挖起西瓜肉. 步骤3   如有西瓜籽的瓜肉,可以用汤匙切开后挑起西瓜籽,西瓜籽在一条直线上的,很好 ...

  • 吃瓜群众手里的瓜,是怎样诞生的?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 这是现代人对盛夏生活的戏谑之言,任由窗外烈日炎炎,独享窗内岁月静好,那一刻的内心无疑是从容而淡定的. 或许正是这样随性的心境,2016年有网友将面对绯闻.热点只围观不 ...

  • 杂草马泡瓜翻身了,不再是毫无用处的害草,现在已经实现人工种植

    杂草马泡瓜翻身了,不再是毫无用处的害草,现在已经实现人工种植 文:陈群 马泡瓜是很多农村孩子中难忘的回忆,野生的马泡瓜长得和缩小版的西瓜很像,所以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称它为小西瓜,不少人还是长大以后才改叫 ...

  • 西域早佳8424西瓜种子 新疆8424麒麟西瓜种子

    商品名称: 西域早佳8424西瓜种子 新疆8424麒麟西瓜种子 主要特征: 西域早佳8424是河北茂华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一代杂交种.该产品果实圆形,果肉粉红色,果皮浅绿色带深色花条纹,条带清晰美观,生 ...

  • 新研究称西瓜原产于非洲苏丹,最早的西瓜什么样?何时传入我国的

    在如今的盛夏时节,吃西瓜几乎就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从外面回到家,拿起一块鲜红的西瓜大快朵颐,甘甜清爽消暑解渴,感觉身体从里到外都是舒服的!而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吃瓜群众"最多 ...

  • 大白兔奶糖丨风物简史

    "大白兔"诞生于195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 "大白兔"作为建国十年的礼品来到了这个世界 一开始,"大白兔"的形象还不是一只兔 ...

  • 你知道吗?冰块曾经与黄金等价! | 风物简史

    ▲ 水果冰激凌,最是诱人.图/soogif -风物君语- 冰品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一到夏天,就总想吃喝点凉的东西:冰激凌入口即化,冰沙清凉舒爽,酸梅汤解腻消暑-- 这份对冰冷的享受,早在两千多年前就 ...

  • 中国人制墨的开挂史丨风物简史

    丨祖先制墨,一应俱全丨 ▲  墨工为墨描金.摄影师/ 张建平 - 风物君语 - 听到"开学了"的噩耗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花朵们的哭嚎 要不是祖先发明了笔墨 哪有这写不完的<暑 ...

  • 中国人吃糖路上的辛酸史丨风物简史

    丨如果生活太苦,你就加点糖丨 - 风物君语 - 三月不减肥 四月徒伤悲 五月伴侣没 六月没人追 ...... 说,有多少人现在在减肥? 为了瘦一点,这不吃,那不吃 甜食更是碰都不敢碰 巧克力?No! ...

  • 三里屯100年 | 风物简史

    在北京.在帝都,有这样一条街的存在: 在地图上没有名字, 导航里它被叫做未知道路, 却是无数人走过. 路过却不愿错过的存在. 官方那称它为北三里屯南街, 老炮儿那儿叫它后街, 老外们都叫"b ...

  • 夜猫子的半夜狂欢丨风物简史

    夜市, 即夜间的商业活动. 十点钟,各大商场纷纷关门, 夜行动物深爱的集市, 刚刚开始. 奶茶.面线.蚵仔煎, 烧鸡.羊蹄.小龙虾. 这是吃吃喝喝的夜排档, 常见于南方城市不眠的夜晚. 夜市必备烤羊肉 ...

  • 一百年里,中国出过哪些"爆款"首饰? | 风物简史

    前些时间,地道风物和一位直男首饰设计师聊了聊(详见:直男首饰设计师:"我知道什么样的姑娘会打动人.",他提到了中国这一百年来出现的"爆款"首饰们,它们异军突起, ...

  • 西瓜极简史丨啃个“恶魔果实”好度秋

    "秋老虎"的余威还在, 你的度热标配"空调Wi-fi西瓜"齐了吗? 吃西瓜就是要如此V5 明天立秋,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谓之"啃秋 ...

  • 筷子 (ku&#224;i zi)丨风物极简史

    筷子,英文叫chopsticks, 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日常生活各种吃,绝对离不开筷子, 这是连西方人都赞叹的伟大发明. 我们用筷子悠哉地涮羊肉. 麻利地吃面条. 打圈圈地搅匀调料. 甚至,表演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