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外治法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表现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腹部中寒而夜腹作痛)、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婴幼儿夜啼,临床表现有轻重不同,虽多属生理性,但必要时可施以药物调治。婴幼儿内服药物多有不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正确选用外治法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啼哭时哭声低,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寒,常用方为乌药散(乌药、高良姜、白芍、香附)。
外治法可选:
①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趁热从胃脘熨至小腹,冷则易之。注意温度,防止烫伤。可多次反复使用。此法适宜于脾胃虚寒型夜啼。
②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次换药1次,连用3~5天。此法适宜于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
啼哭之声响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治宜清心导赤,方选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灯心草)加减,水煎内服。也可用青黛研成细末,睡前以灯心草10g煎水,送服青黛粉0.6g。
外治法可选:
①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5g,共研细末,鸡蛋1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2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布带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次晨除去。如未效,可继续使用。此法用于由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有良效。
②保留灌肠法:取刘寄奴20g、地龙3g、甘草3g、灯心草2g,用清水200ml浓煎成30~40ml。每晚睡前2小时,用50ml注射器及12号导管将药液低压缓慢注入肛内,然后徐徐拔出导管,令婴儿继续俯卧10~15分钟,再用软纸在肛门处轻轻按3~5分钟,以利于药物保留。一般灌3~4次可愈。此法心热、脾寒夜啼均可使用。
夜间突发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脉来急数。治宜镇惊安神,可选朱砂安神丸或琥珀抱龙丸内服。亦可用蝉蜕焙干、研末,每晚用温开水或钩藤10g煎汤,送服蝉蜕粉1g。
外治法可选:
①穴敷法:朱砂20g、炒酸枣仁10g,分别研细末,和匀,以30%二甲基亚砜适量调成软膏。每晚取如黄豆大一团,置于胶布中心,贴于患儿膻中穴及双侧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此法适用于受惊引起的夜啼。膏内朱砂、酸枣仁均有镇心安神作用,原系用于成人心悸失眠,移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亦有效。
②朱砂、铅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取6g,用蛋清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镇静安神,适用于惊恐所致的小儿夜啼。
③生酸枣仁10g,捣碎,置于胶布中心,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夜啼。
还有一些外治验方,用于小儿夜啼也较为适宜:
①五倍子30g,研极细末。每晚取适量药末,用小儿自己的唾液调成糊状,再涂在患儿脐孔中,外覆胶布,翌晨去掉。
②吴茱萸10g,研极细末,每晚睡前用蛋清调制成2个小饼,敷于两足心,外用布带束之,晨起除去。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中心,外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脾胃虚寒及脏热心烦所致的夜啼。
③飞朱砂3g、白及1块。先将白及切平,再将朱砂放粗瓷碗底上,滴清水数滴,以白及将朱砂磨成糊状备用。每晚睡前用新羊毫毛笔蘸朱砂糊涂于患儿鸠尾穴(俗称心窝处)及两手心和两足心。
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夜啼儿的预防和护理。尽量保持居室安静,调节室温,避免受凉;乳母注意保养,饮食少吃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之食物;脾寒夜啼者要保暖,心热夜啼者勿过暖,惊恐夜啼者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