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这个地方,曾是抗日秘密据点

颐养院建于20世纪20年代,广州著名的药商梁培基与当时的名医吉帆、广东省警察厅厅长魏邦平等知名人士集资80万元(梁培基出资60万元)合资建立。颐养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模仿北京颐和园的景观兴建,取颐养天年之意,命名为“珠江颐养院留医院”。当时,颐养院由于医疗设备好,又有外国医生,所以来留医或疗养的多是国民党权贵、富商和各界名流。二沙岛成为军政要人会晤之所。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曾是中共广州市委地下组织为游击队送医送药,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秘密地点。
颐养院旧貌
颐养院现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梁氏一家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梁培基膝下子女梁尚立、梁尚任、梁雪仪、梁敏仪、梁友仪、梁庄仪等10多人先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其中8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夏之间,中共北江特委决定派党员回广州沦陷区建立秘密活动据点,通过这个据点在广州发展党员,同时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筹集资金、购买药品。经过慎重的考虑,选定由王磊(梁培基的女婿)担任广州特派员,先行进入广州活动。后来又陆续派梁尚任、梁庄仪、徐恩、陈风(徐、陈两人均为梁培基的儿媳)等回广州。
颐养院创始人梁培基
当时的广州正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之下。颐养院内有一位德国医生,名叫柯岛。广州沦陷后;柯岛在门口挂起一面德国国旗,以显示他是德、意、日轴心军事同盟国医生的身份,因而日军从来不进内搜查。加上梁家儿女中有的曾是德国留学学生,能说—口流利的德语,和柯岛医生交情也不错,这也是日军不敢贸然闯入的一个原因。因此,王磊等人选定以颐养院和梁培基药房为主要的活动据点,很快在广州站稳了脚跟,出色地完成了联络抗日游击队,为游击队筹集资金、采购药品、护送途经广州的党员干部到游击区等任务。一次,中共党员刘树楷秘密回广州办事,与王磊、陈风等人在刘家会面时,不幸被日军宪兵队拘捕。梁氏兄弟闻讯后,立即通过柯岛医生出面,将王、陈2人保释出狱,后刘树楷也由家人保释出狱。
为贯彻北江特委在广州发展党员的方针,王磊等人在广州的大、中、小学校团结了一批进步学生和青年教师,并在颐养院内举办党的训练班,挑选一些经过深入了解的、觉悟较高的积极分子参加。学习班每期10人左右,派两三名党员作为班内的骨干,每期学习时间为7—10天。学习班结束后,将其中一些表现好的、对党有认识和要求的人员吸收为预备党员。通过培训,先后吸收了庄碧君、黄莹杰等青年学生入党。受训后,进步青年有的留在广州开展斗争,有的输送到游击区战斗。在抗日战争时期,颐养院成为了中共广州市委地下组织为游击队送医送药,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秘密地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颐养院,1954年后颐养院改为体育训练基地,1956年改为“广东省体委体工队”,1993年定名为“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成为广东培育体育运动人才的摇篮。2002年,颐养院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来源】
1.越秀区委党史研究室:《抗日革命斗争活动秘密据点——颐养院旧址》。
2.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革命史迹通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编辑:毕亚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