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风||王长华: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
2019年第81期||总第344期
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
——蒙元开国文臣集团中的郝经
(一)
王长华
郝经雕像
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军国庶事。此后,“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得开府,专封拜”,建立了蒙元历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
据台湾史学家萧启庆的统计,从1244年忽必烈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开始,到1260年登上汗位止,十多年间忽必烈延揽的各类人才约有60余人,其中主要的才俊之士均集结于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
金莲川幕府的出现,是忽必烈主动吸收汉法的结果,显示了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革新派和汉人儒士之间的政治结合已初步完成,也密切了忽必烈和汉地世侯的联系。它为下一步元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也为新王朝准备好了各级必需的干部。中统至元间,金莲川幕府集团成员“布列台阁,分任岳牧”,成为忽必烈政权的主要班底。忽必烈正是在金莲川广揽人才,确立了安邦治国之策,开创了大元盛世的伟业。
萧启庆根据金莲川幕府人才的学术、言论,进用途径和相互关系,将其划分为邢台集团、正统儒学集团、以汉地世侯为中心的金源遗士集团、西域人集团和蒙古人集团五大部分,郝经正是汉地世侯为中心的金源遗士集团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郝经(1223—1275),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是元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对元朝的思想、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郝经为了保护中原传统文化和使亿万生灵免遭涂炭,提出“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的民族思想,冲破了“严夏夷之大防”的狭隘民族观,在促成元朝正统地位的确立,促进北方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郝经的主要事迹,见于《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郝经传》。
兴复斯文 道济天下
郝经的祖先是上党郡潞州人,后来迁徙到泽州之陵川。其家世代以儒学为业,郝经的祖父名叫郝天挺。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的元好问,曾经跟从着他学习过一段时间。金朝末年,郝经的父亲郝思温率领全家人迁徙到河南鲁山以避祸患,谁料河南也战乱不已。居民们为避乱兵,多藏匿于地窖中,乱兵拿火熏烧,居民多被烧死,郝经的母亲也被烟火熏烧得昏死过去。郝经用蜂蜜和上腌菜汁,撬开母亲的牙齿,让她喝下去,母亲很快就苏醒过来。当时郝经只有九岁,人们都觉得这个孩子有奇异之才。
金国灭亡后,郝经一家人又迁徙到了顺天。由于家中贫困,生计困难,郝经白天靠砍柴换米赡养母亲,夜晚则手不释卷,就这样在顺天过了五年艰难的日子。
1238年,郝经求学于铁佛寺僧张仲安,刻苦力学,肆意穷讨,衣不解带,废寝忘食,前后凡五年,其治学的宗旨为:“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达必先天下之忧,穷必全一己之娱,贤则颜孟,圣则孔周……慨然以兴复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读书则专治六经,潜心伊洛之学,涉猎诸史子集,以穷理尽性、修己治人为本,其余皆厌视而不屑也”(苟宗道《元故翰林侍读学士郝公行状》,见《陵川集》)。这不仅显示了郝经的治学态度,而且表明了他的治学目的。
1251年春,郝经求学于元好问。元好问在顺天见到郝经,大为赏识,不仅教给他作诗作文的方法,而且勉励郝经树“百世远大之业”,用世行道。
渐渐地,郝经的孝顺和好学的名声,为当时地方军队统帅张柔和贾辅所知晓。
张柔(1190年—1268年),蒙古窝阔台汗、蒙哥汗时将领,字德刚,涿州定兴,今保定市定兴县人,金末元初时期中原地方武装首领之一。
贾辅(1191—1254),元代名臣、名将、藏书家,字元德。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仕金为蒲阴县令,升祁州刺史。入元后,迁镇国上将军,属于张柔麾下,任副元帅,广征南北,所向披靡。贾辅率领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今保定),1236年贾辅又建成万卷楼,在蒙古入主中原的情况下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立下功劳。
1252年, 郝经被顺天万户张柔礼请至帅府,被待为上客。
张柔是汉人世侯中的开明人物,进占汁京时,“诸将争取金增”,而他“独入史馆收金实录、秘府图书。张柔家藏书万卷,保存了许多金代历史文献。郝经在这浩瀚的书海中,悉心搜揽,“上溯洙泗,下迨伊洛,诸书经史子集,靡不洞究,掇其英华,发为论议,高视前古,慨然以羽翼、斯文为己任”,自是声名大震。
其后,郝经游于燕京、顺天、曲阜等地,与元好向,赵复讲论延续中国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保存儒学的精神。
元好问曾经多次勉励郝经说:“你的相貌和令祖父非常相像,无论才学还是器识都是非常之辈,你要好自为之。”
当时诸镇侯伯,闻“伯常之风”者,莫不饬使介,驰书币,各欲聘为己用,郝经一概谢拒。 (未完待续)
《郝经》剧照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题签:魏新河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