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果园如何重焕新生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讲苹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讲发展现代果园,讲集约化管理,讲机械化操作......向着符合新型的、规模化的苹果种植园趋势发展。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地处丘陵地带的老产区,很多果园树龄平均在25年以上,这些果园该如何改造,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质增效呢?
一、品种还可以,不想刨树的老果园:
1、忍痛割爱--扩大行距。
果园原来的栽植密度是2.5米 X 4米,即株距是2.5米,行距4米。经过30年左右的生长,果园必然出现密闭,透光不足,果树光合作用严重不足,苹果质量严重下降。通过间伐,现在变成了 4米 X5米,原来的行距变成了株距,株距变成了行距。表面看来,果树虽然减少了近一半(33棵),亩枝量达到7至8万条之间,产量虽在改型当年略有下降,但2至3年后却稳定达到目标产量,达到2500公斤以上,优果率提高到80%以上。
启示:间伐是解决老果园整体密闭,亩枝量过多最有效的途径和关键措施之一。应用好了,对老果园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2、壮士断腕--提高主杆高度。
果园最低的主枝离地面有1.3米,最高离地面2米。提干主要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行距操作不便的问题。4米X 5米的栽植密度加上一米以上的干高,现在就是在果园里开个三轮车来回穿梭也绝对没有问题,施肥、采果等机械化造作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二是解决了树势不稳的问题。因为主枝离地面太近,或者主枝离根部过近,就必然容易引起枝势过旺,造成树势下强上弱。
启示:目前,老果园主枝过底过大是普遍现象,必须壮士断腕,进行间伐和提干。
3、合理落头--保证营养透光一步到位。
果树在3米到3.5米之间进行了落头。这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降低了果树的叶幕层,解决了透光的问题。你看,枝枝见光,地上的光点都能看得见。二是缩短了果树的营养输送,使营养能集中供应,有利于生产出又大又红的高品质苹果。
4、枝组替换--激活果树内生动力。
树龄在25年以上,要想使树势强壮,必须利用背上枝生长优势,培养结果枝组,促进果树整体树势生长中庸偏旺,延长果树寿命及结果年限。
螺旋式枝组搭配。以原有的三套枝(即结果枝、育花枝、营养枝)修剪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空间,上中下立体搭配不同作用的枝组。
按照角度开张程度,完全下垂或部分斜下垂枝组结果;平行或部分斜生枝组育花;直立(60cm以内)枝条进行有效营养合成,增强树势,以上枝组随着结果逐步轮换(把原有的平行枝替换为下垂结果枝,原有的背上营养枝通过拉、扭等措施变成育花枝;背上萌发的新枝充分利用空间,继续培养成营养枝,交替使用)。
值得指出的是:结果枝组有效结果枝龄一般为2-5年最佳,枝龄一大,结果能力逐年下降,需及时更新,做到老树新枝结果。
5、果园生草--好处不仅仅是保墒。
实行果园生草。果园生草的好处近年来逐步被广大果农所认识,实现果园自然生草。即:根系在2-3公分、高度不超过30公分的各类草系,基本不与果树争水肥,予以保留;而对于根系较大的,与果树争水争肥的各类恶性杂草,予以铲除。
6、开角疏枝--敢减负才能结好果。
开角。开张主枝角度,解决树势和枝势的问题,使树势变稳,由营养生长趋向生殖生长,形成稳固的树体结构,为培养松散下垂结果枝组奠定基础。
疏枝。是解决果树个体枝量过多,密闭的关键措施。输出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过密大枝,有效解决果树光照,集中营养供给促进果树生长
7、地下改土--促生根、复壮树势。
当前老果园普遍存在的土壤板结、酸化问题,主要原因是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肥力和微生物严重失调,吸收根大量死亡,从而导致老果园的树势普遍羸弱,锰中毒严重,难以生产高档果。
二、计划刨树的老果园——改种优质新品种:
1、确定优质新品种,选购健壮嫁接苗木。
2、优化栽植技术,保障苗木成活。
3、苗木栽植。
无论是砍伐、修剪还是生草,土壤是种好苹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土壤管理是果园管理的根本。没有良好的土壤管理做基石,再好的技术,再先进的理念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希望广大果农能够深刻认识过度施用化学肥料的危害,转变思想观念,多施有机肥,提升果园的有机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品质品质不好的问题,也能从根本上减少虫害、病害的侵袭。最终,降低成本,提高苹果质量,增加果园效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