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生命的快乐远行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烈的岁月,我出生在绥化的黑土地上。故乡的亲情把我抱大,善良和快乐领着我向前奔走。老光棍老处女是我的老师,小猪倌小马倌是我的朋友。尽管那时候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人们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是北方的寒冰冷雪,造就了北方人的韧性和顽强。我们从困境中挣扎着走过来了,那深深浅浅的脚印,都印在昨天坎坷的路上。

那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那一个或悲或喜的故事,都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人生。我们走过了昨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昨天。苦涩和甜蜜,都是一棵树上的果实。

回忆是寻找,回忆是发现,尽管有些艰难,我还是把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让那些远去的人物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被往事的激情燃烧着,写完《我在美国看美国》,又写下了《左邻右舍一百家》。

树叶不管大小,总是有许多的话要对根说。

生命的快乐远行

在哈尔滨清滨公园的丁香小路上,我结识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年轻人。说来很巧,他竟然是跟我住在一个楼的邻居。虽然我们的年龄不同,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差别也很大,但是说话很投机,天南海北地总是能扯到一起。渐渐地,我们成了忘年交的朋友。他知道我在《绥化晚报》上写过几篇文章,就让我写一写他当了多年教师的父亲。我欣然同意。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在公园北侧凉亭的水泥凳上,他打开了感情的闸门,眼含泪光地向我讲起了他远去天堂的父亲。
父亲那年70岁。退休后身体一直很好,看书写字,早晚还到附近的清滨公园散步聊天。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秋日的上午,父亲偶然咳血,住进了哈市的一家大医院。三天后,病理检验结果出来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坏。主治医生是个权威的肿瘤专家。他对我说,从多方位的检验结果看,你父亲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病灶的位置又很特殊,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还说,如果采用放疗或者化疗,病人还可以延长一段寿命,不然存活期也就是3到6个月的时间。
我把妈妈和两个妹妹都找到了走廊,商量父亲的治疗方案。
妈妈说,既然改变不了事情的结果,我们就不去做那些不必要的努力。听听你爸爸的意见,我们尊重他的选择。
我附在父亲的耳边说,爸,化验结果出来了,问题不大。为了防止万一,我们还是……
父亲笑了,说,我把你们当成孩子,你们也把我当成孩子了。爸爸当了一辈子老师,你们那点小谎话骗得了我吗?什么叫问题不大?医生的眼神,你们脸上的泪痕就告诉了我。手术都不能做了,靠放疗和化疗维持,掉头发,呕吐吃不下饭,不停地输液补氧,满身都是针眼儿,躺在床上等着油尽灯灭,在这样的煎熬中多活几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还是劝他,说您公费医疗,咱家也不缺钱,到北京找个顶级医院看看,治到地方咱也就甘心了。
父亲说,国家的钱,留给需要的人用吧。咱家的钱,我和你妈出去旅游。南方我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去过,不然到了那边,怕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两个妹妹哭着哀求父亲,您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培养成人,就给我们一次进孝的机会吧!
父亲放弃治疗的决心已定,我们再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了。顺者为孝,我们只好周密地安排,满足他最后的愿望。
大妹妹在学校教书,二妹妹在机关上班,都抽不开身。只有我,自己开商店,委托一个人打理业务,便陪着爸爸妈妈踏上了这特殊的旅程。
我们先飞到了敦煌,莫高窟那精美绝伦的壁画,父亲看到了自己飞天的梦想;我们登上了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这是中国几代人的期望;看漓江山水,爸爸的心都绿了;看洱海风光,父亲满脸是灿烂的笑容。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从南方转了回来,父亲第三次登上了泰山。
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尊,是唐明皇东下祭天的地方。父亲要在这里最后一次祭拜自己,他有着那种视死如游的淡定和从容。
走过的每一个景点,父亲都看得很细,凡是可以手触摸的地方,他都用手仔细地触摸一下,希望在凝固的生命里注入他燃烧的体温,让那块石头,让那棵树,永远都有他心脏跳动的脉搏。他一张接一张地照相,和我照,和妈妈照,都是双人照三人照,却没有一张他的单人照片。我知道,父亲是难舍这份亲情,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害怕那份孤单。每个景点的宣传单宣传册,父亲都让我认真收好。尽管他走路越来越慢,爬山越来越吃力,他还是像孩子一样的高兴,到了山上就喊,我上来了,我上来了!我一阵阵心酸,但是不敢落泪,总是热情地鼓励他,说您可以走的更远更远。
到了北京,我准备让父亲多住些天,把他没有去过的偏远景点都走一遍。西山的八大处,门头沟的潭柘寺,我们都去了。每一个寺院里许愿烧香的人都很多。父亲不许愿也不烧香,只是背着手站在后边看着。那飘飞的纸灰,传播着未来的什么信息么?
在北京住了半个月,父亲就说什么也不呆了,坚持回家,说还有比旅游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当了多年重点中学的校长,还有那么一点霸气。
我们坐Z15次软卧回到了哈尔滨。
回家休息了三天,父亲就和妈妈回到绥化的农村老家去了一趟。这一去就是十天。这一次,近亲远亲,凡是沾着边的亲属他都去了。有的人家住一宿,有的人家吃顿饭。凡是隔代的孩子,他都给了200元钱,送上几句祝福的话。临回来前,父亲把他童年抓蛤蟆扑蝴蝶的几个小伙伴(如今都是古稀老人)找到了一起。那次,父亲破例喝了一大杯酒。他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一聚了。
从绥化农村回来,父亲吩咐我,给他交3000元的电话费,说有许多电话要打。
父亲把几个电话本都翻了出来,整理登记,106个电话号码赫赫在目。数字正好和他手机的尾号相同。
打给朋友的电话,父亲一改过去的严肃,语调变得温暖而亲切,鸡毛蒜皮的家常话似乎永远也唠不完。打给街坊老邻居的电话,他都是感恩的回忆。某年某月,和谁谁住对门,某年某月,和谁谁住隔壁。父亲的记忆力太好,住平房时,谁帮他买过煤,谁帮他劈过柈子,他都记着。父亲知道,这最后的电话,算是他最后的回报。
打给同学的电话,父亲的语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仿佛一下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代。高中时和谁一张桌,大学时和谁上下铺,毕业分配时和谁坐一趟火车从东北师大来到了哈尔滨到教育局报到,清楚得就像昨天的事情。打给老同事的电话,他没有了往日校长的威严,嘻嘻哈哈,一副嬉皮士的风格。说某年某月,和谁谁搭组送走一个毕业班。那年考上了几个清华,考上了几个北大,多少人考进了重点大学,说得眉飞色舞,仿佛他又站在了当年的讲台前。打给中年同事的电话,父亲专挑那些有趣逗乐的故事说。说某年某月,他当证婚人,念结婚证,把新娘的名字给念错了。电话里是笑声,父亲这边也是笑声。他脸上开着花,心里流着蜜,好像癌症的晚期那是别人的事情。
父亲每次打电话,妈妈都是沏好一壶茶水,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父亲打电话的时间太长,看起来很累,妈妈也不去阻止他。妈妈知道,父亲多打一分钟电话,他就多一分钟的快乐。
打给他学生的电话,他的师道尊严又来了,仿佛又拿起了那个神圣的教鞭。他反复告诉他的学生,千万千万不能掉进腐败的泥坑里。尽管那边接听电话的学生,已经当了厅长处长,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但他觉得老师是永远的老师,学生是永远的学生。学生们问他怎样锻炼身体, 饮食什么规律,有人还要把老年的保健品给他寄来。打完了国内打国外。对远在大洋彼岸的学生,父亲精心计算时差,躲开学生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找一个最恰当的时间多聊一会儿。每打完一个越洋电话,父亲都是满脸的喜悦,满脸的自豪,他似乎是比尔盖茨,似乎是巴菲特,满世界的学生是他数不清的财产。
给远在巴西的学生打完电话,父亲画完对号一数,正好是106个。从北京回来,93天。
过度的兴奋,就有过度的疲劳。他打电话的位置和姿势在不断变化着。他先是坐在沙发上用座机打,后来倚在床头上用手机打,最后几个电话几乎是半躺半坐打完的。躺着打的电话,他怕对方听出他的病态,是用全部的力气喊着说完的。
父亲吃不下东西,体重一天天减少,死神已经找上他了。
他不吃药,也不输液,靠超人的毅力坚持着。
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喝口水都困难了。我和妹妹偷偷地准备后事,远行的衣服都买好了。
一天上午,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做了一个梦,说是梦见了读高中时教他的一个语文老师。那年,他正在读高二,父亲去世,他想要辍学,是那个语文老师鼓励他读了下来。在他最困难的那个月,老师还给了他20元钱的伙食费。父亲支撑着坐起来,说语文老师的这个电话一定要打通。我七拐八拐,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找到了那个语文老师的电话号码。
父亲的语文老师还健在,投奔儿子,现在四川成都养老。
远在成都的电话接通了,父亲是那样的激动,他让我们扶着他站了起来。他觉得,学生和老师说话不能躺着。老师听出来他的说话有点吃力,他说,我有点感冒,等感冒好了,就去峨眉山旅游,一定去看望老师。老师给他20元钱的事情,他在电话里提了3次之多。这次通话,长达83分钟。这是第107个电话。
打完这个电话,父亲就上床睡了,再也没有醒来。这一天,正好是诊断书出来6个月。
父亲遗体火化的时候,妈妈提醒我们,把那些旅游指南和电话本都给他带上。我们明白,他有这些,在那里就不会孤单和寂寞。
父亲的生命快乐远行。他留在这个世界的,是人间温暖和真情!
我写下了这些文字,对那个青年朋友算是个交代,对他远去天堂的父亲,也是一个最好的祭奠。

丝路

情怀温度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0)

相关推荐

  • 今天,我哭了

    下午正在开会,接到毕业学生的电话. 让我帮忙找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学生出车祸了. 我急匆匆地往办公室赶,匆忙间,掉落了手机. 等找到电话,又打过去,却得知,他已经走了. 我不敢相信, 找同事要档案室钥 ...

  • 会讲故事的老师:对不起孩子,老师也帮不了你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这句话的不是人,他是神. 如果谁敢说这句话,就请他来工读学校实践一下.因为这句话本身就忽略了一个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家庭教育.没有家长的示范 ...

  • 【散文】妈妈的学生来看她

    妈妈的学生来看她 妈妈这两天尤为开心,说话也温柔多了,脸庞总有着少女的光彩.她这份欢愉啊,要从年前说起. 年前九月份某天,妈妈忽然接到了一个学生的电话.大概是2004-2005年教的学生,张口就问妈妈 ...

  • 69 一段诈而未果的经历

    这事发生在三年前. 一日上午,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陌生号码,来自广东,没去理睬.过了一会,手机又响了,还是那个号码,可能是熟人有事吧,我接了电话:"方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聂寨村的万××-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李老好接礼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孝心”的回报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我的那块月饼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赵矬子和一枝花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隔山买老牛”的婚事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钱匣子里的那些纸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祖坟的护栏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活着,从明天开始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车子王和他的自行车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