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记载来鄂州的外国人

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对孙权“碧眼紫髯”的长相印象深刻。其实,历史上的孙权,不仅长了一副国际范儿的脸,而且还结交了不少国际友人。甚至有位古罗马的商人,和孙权一起聊天好多年。

编辑搜图

这位商人在陈寿编撰的《三国志》里面没有记载,但在同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却有明确记载:“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梁书。诸夷传》)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有个名叫秦论的大秦国商人从海路抵达当时吴国统治的交趾郡(越南北部地区)。交趾太守吴邈立即派人把秦论送到吴国都城拜见孙权。孙权详细地询问了大秦国的情况及风土人情,秦论一一回答。

编辑搜图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里,经常提到西方的大秦国。历史学界公认,这个大秦与中国的秦朝无关,而是指古罗马。当时罗马帝国和大汉王朝分别是东西方两大强国,它的地域横跨欧亚非三大陆,不仅包括西欧,也包括中东北非的广大地区。至于这个大秦国商人秦论,具体来自哪里,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根据登陆的地点,可以推测出他的旅行路线。当时从罗马帝国的欧洲本土出发,一般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中亚,然后到西域,再进入北方中原地区,也就是魏国的地盘,而不是吴国的最南边。但这条路线要经过和罗马敌对的安息,而从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沿着红海、波斯湾,经过印度洋,在东南亚地区登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南方。也就是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孙权之前的东汉时期,罗马人已经开始尝试这条线路。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象牙、犀角、玳瑁。”据考证,大秦王安敦就是古罗马皇帝安东尼,日南徼外在今天的东南亚。甚至有学者怀疑,这批使团并不是真正的外交官,而是打着罗马皇帝旗号的商人。因为这些大秦使节并没有递交国书,倒是带了很多象牙、犀角这些贵重商品。秦论作为商人,显然对于这条线路非常熟悉,还有学者推测,罗马人习惯把出生地放在姓名之后,秦论的古音和利比亚的古城昔兰尼非常相似,他很可能来自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也就是,孙权见到的这位秦论,不光是大秦商人,还可能是个非洲老板呢。

编辑搜图

孙权是在哪里接见这位罗马商人的呢?按照通常的印象,吴国的首都是建业(南京),孙权肯定是在南京见到秦论。其实不然,因为《梁书》记载秦论来到吴国是黄武五年(公元226年),而根据《三国志》,从公元221年一直到公元229年,孙权的都城并不在南京,而是当时的武昌,今天的湖北鄂州。也就是说,孙权第一次见到罗马商人是在湖北鄂州。但这并不等于说秦论没有去过南京。因为《梁书》上还记载:“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秦)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也是孙权的重臣。他在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出任丹阳太守,嘉禾六年(公元237年)讨伐山越,俘虏了很多“黝歙短人”,即生活在安徽省东南部一带的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山越人。这时候孙权已经把都城迁回建业(南京)了。秦论也随孙权到南京,他看到了吴国俘虏的山越土著,觉得比较稀奇,告诉孙权:大秦那边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于是,孙权就送了男女各十名山越人给秦论作为奴仆,并且派会稽郡的官吏刘咸送秦论回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