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说子月:华夏文明传统天文历法中的阳历及其与阴历之关系
今日#大雪#,这是华夏文明传统历法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大雪一交节,就表示进入了传统阳历的“子月”,交节之前是“亥月”。
熟悉干支纪历的读者都知道,今年大雪交节之前出生的孩子,记作生于“庚子年丁亥月”;大雪交节之后出生的孩子,记作生于“庚子年戊子月”。
现在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历法。太阳从年头的某个位置出发,周年视运动位置逆时针运行,经过一个周天,又回到上一年年头的位置,经历了365.24219日,就是一个回归年。
如今世界通行的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坐标是什么?是黄经。例如大雪节气,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就是黄经255°。下一个节气冬至,太阳黄经270°。等到太阳循行一周天,重新回到黄经255°,经历了多少天?没错,经历了365.24219日。
以黄经为坐标,二十四节气就是均匀分布在360°黄经圈上太阳周年视运动的24个位置。大雪,太阳黄经255°;冬至,太阳黄经270°;小寒,太阳黄经285°;大寒,太阳黄经300°;立春,太阳黄经315°……依次排列下去。
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严格的”太阳历,是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息息相关、亦步亦趋、严格对应的阳历历法,是和自然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阳历历法。相比而言,现行的公历,格利高里历,乃至于此前的儒略历,虽然号称“阳历”,其实是一种伪阳历,是人为指定的历法,它们跟太阳的运行位置是脱节的。
伪阳历的搞笑之处就在于需要“置闰”,因为伪阳历指定阳历一年为365天,比一个回归年少了0.24219日,这样四年累积下来,咣当,伪阳历居然少了1天!如果不置闰,时间一长,少的天数就更多了,那还了得。因此,伪阳历每隔三年得有一次置闰,在2月份月末加1天。置闰的年份就叫闰年,不置闰的年份就叫平年。
华夏文明的真阳历二十四节气,理论上不存在置闰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对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测量非常精准,就不需要调整。当然事实上测量不够准,所以古代经常修历。
话说回来,华夏先民并没有采用黄经为坐标来测量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老祖宗又是如何测定二十四节气的呢?
当大家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戳到了古天文学界的“死穴”上。最近有读者朋友反应,认真看了我先前推荐的一些研究天文历法的专著,看得头昏脑胀,就是看不明白,对自己的智力产生了森森的怀疑。我告诉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力,问题不出在你们,而出在古天文学专家们,他们自己都不懂,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简单地说,华夏老祖宗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体系来测量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体系来测量二十四节气。
这个失传了2500多年的观象授时绝技,我们的科研团队搞明白了,认真撰写了标书,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们反复讨论,反复修改,论证过程、实验方法、验证情况,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认为评审专家根本不可能提出反对意见来,志在必得。
后来评审意见出来了,我们看了,厉害吧——有几个评审专家,显然根本不看标书写的啥,根本不看,直接枪毙,因为跟他们一贯的陈旧知识体系相冲突,厉害吧。
古天文学界,已经无可救药了,一个都不可原谅。事实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之所以全盘粉碎,主要责任首先就在古天文学界的泰斗大师专家,把数千万元的投资、200号顶级专家四年的努力,全部带进了深渊。
我们的团队,以我为首,夜以继日刻苦攻关,重拾了华夏文明失传2500年的观象授时绝技——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体系来测量二十四节气。在头条这里,大家看到了掌握华夏文明观象授时绝技的我,如何在古天文学、考古学和夏商周断代方面取得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有任何泰斗大师专家学者能提出任何有理有据的反证来吗?门儿都没有,不要做梦了,老实认账就是唯一正道。
华夏先民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体系来测量二十四节气,大道至简,一说就明白。
比如今日大雪,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到达了尾宿,古天文学术语叫“日躔(chan2)”尾宿。请大家看下面这张星图——
今日大雪,日躔尾宿。
我反复告诉过大家,在二十八宿中,宿度为五度的房宿大约占了黄经5°的天区范围,大约是西起西咸三,东至键闭的天区范围,图中标红处。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当天,“月在天驷”,就是月亮视运动位置正好位于房宿天区。房宿就是天驷,天驷就是“龙”。房宿对于华夏文明起源极其重要,华夏文明起源于房宿天区标记夏天到来的遥远年代,公元前9000多年前。
房宿四星像一把大弯刀,在其东边还有两颗小小的辅星,就是“钩钤”。大禹“首戴钩钤”,指的就是首戴房宿,“钩钤”二星是夏朝二十七宿中房宿的起点,向东跨越13°20′的黄经天区,分为四个脚趾头,大象的脚趾头,叫做“四足/四步”,每足/步宽3°20′。
我一看三星堆青铜文明遗址出土的大禹青铜圣像“首戴钩钤”,马上明白了华夏文明起源的千古奥秘。史料文献记载,房宿是“天子布政之宫”。为什么?因为房宿就是华夏文明起源的天文历法标志星宿。
大禹首戴钩钤。
今日大雪,太阳位于尾宿,从上面的星图来看,位于房宿东边大约黄经10°的位置。房宿的宿度是五度,心宿也是五度,尾宿十八度——从星图来看,太阳大约位于尾宿六度。
请大家想想,到冬至交节时,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在哪里?聪明的你马上知道了,太阳肯定会在靠近东边箕宿的位置。尾宿十八度,因此到冬至交接时,太阳就会大约位于箕宿三度的位置。
请大家再想想,等到明年太阳重新回到尾宿六度,经历了多长时间?聪明的你马上又知道了,理所当然经历了365.24219日。
但是,华夏先民不用这个365.24219日,而是用了一个粗略的数值:365.25日。正因为如此,华夏先民的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商历、周历、鲁历——都是“四分历”,“四分”就来自于这个0.25日。
“四分历”既然用了粗略的365.25日来标记一个回归年长,当然测量精度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历朝历代就需要反复修历,不然历表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请大家注意,正因为华夏先民将一个回归年/阳历年长标记为365.25日,所以二十八宿的总宿度就是365.25度——看出问题来了吗,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平均每天移动 1 度,经过一年365.25日,重新回到上一年起始出发的位置。
二十八宿的总宿度为365.25度,正好表明华夏先民就是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体系来测量二十四节气。古天文学界长期以来顽固认为二十八宿是赤道星宿,简直不可以道理计。当年康熙时代的西洋天文官南怀仁,被钦天监的倔驴们气坏了,他气得脚趾头哆嗦——二十四节气是黄道标记,你你你你们用用用赤道星宿来测量,是是是搞搞神马灰机!神马灰机!
今日大雪,太阳在尾宿六度;等到冬至,太阳就运行到了箕宿三度。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冬至点在箕宿三度”。
熟悉我头条文章的读者朋友们肯定还记得,公元前450年时,冬至点在哪里?哦也,当年冬至点在牛宿初度。看看,从公元前450年的冬至点在牛宿初度,到今年2020年冬至点在箕宿三度,冬至点已经向西偏移了很多——斗宿26.25度,箕宿11度,因此冬至点向西偏移了34.25度——冬至点逐年西移,这就叫“岁差”。
不但冬至点西移,其实所有的节气点都在西移。华夏文明起源于房宿标志夏天到来的遥远年代——聪明的,你们可以算一算,房宿标志立夏是什么年代,夏至点在房宿又是什么年代,立夏点在心宿是什么年代——你们算明白了就知道,伟大的华夏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上下五千年,是15000年!
今日大雪,大雪一交节,就是子月,华夏先民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一个阳历年365.25天分为12个阳历月。
从大雪开始,二十四节气依次是: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上面标红的是单数位节气,叫做“节”,偶数位节气就叫做“中气”。一到交接时刻,就是一个阳历月的开始,经过大约15天,就是“中气”——看看,之所以叫做“中气”,就是因为这个节气位于阳历月的月中。
今日大雪,一交节就是子月,过了大约15天,到了冬至,冬至就是子月的“中气”。小寒一交节,就是丑月,大寒是丑月的中气;立春一交节,就是寅月,雨水是寅月的中气。其余类推。
大家看清楚看明白了吗——十二个地支月,是十二个阳历月,节是阳历月的月首,中气是阳历月的月中——这就是说,没有二十四节气,就没有地支月,地支月就是二十四节气,华夏文明的传统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就是传统阳历。
阳历有什么用?很显然,阳历能够精确地标记时令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阳历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不方便日用。很简单,每个节气的交节时刻并不固定,用起来就很不方便,这时候阴历就登场了。
传统的阴历,也是一种严格的自然历,跟天象息息相关,具体而言,就是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周期性变化来数日子。例如从朔日初一开始,一天一天数下去。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大约是29.53天,因此一个阴历月通常就是29天或30天。
阴历月的纪日很简单,规定一个固定时刻为一日的起始和结束,比如子时(23时~1时)。在殷商时期,每日不是从子时开始,而是从日出时刻开始,西周时期继续沿用了这种纪日法。正因为如此,甲骨文中才出现了“己未夕(皿/向)庚申月有食”的记载,就是己未日凌晨发生了月食,日出后月食才结束,月食结束于庚申日。
由于阴历的这种周期性规范纪日,每个阴历月跟阳历月就发生了对应关系,用下图来表示:
节气与阴历十二个月的关系
按今天通用的阴阳合历历法体系,二十四节气跟阴历十二个月有上述对应关系。(抱歉,上图那个“农历”的写法不恰当,应该写作“阴历”,没空重新制图了,特别说明一下。)
一般情况下,每个阴历月会轮排上一个节和一个中气,如上图所示。但是,由于一个阴历月平均只有29.53天,一个阴历年十二个月就只有大约354天,比一个阳历年365.25天少了大约11天。
这个差距会带来麻烦——阴历和阳历配套使用时,时间一长,每个阴历月轮排上的节气就不像上图那样规整了,例如正月可能就轮排不上立春,惊蛰轮排到了正月;或者五月只轮排上芒种,夏至轮排到了六月。
更麻烦的是,如果不对阴历采取调整措施,一直这样阴历阳历配套使用下去,阴历就不再跟阳历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令季节指示特征,成了纯粹的一个阴历月份,一个月序,跟季节无关。
当然,使用纯阴历也可以,至少可以纪日,一个月一个月地纪下去。但华夏老祖宗觉得这样不好,还是得阴阳和合,阴历月最好一直能像阳历月一样具有准确鲜明的时令季节指示特征。
于是,伟大的华夏先民就想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阴历置闰”方法。
看看,一个阴历年十二个阴历月排完,按规整的算法只有354天,比一个阳历年365.25日少了11天多,那么三年排下来,阴历年总日数就比阳历年总日数少了33天多,就是少了一个月!
这可不行,必须要加一个月才好。这就是置闰,置闰之后,阴历年总日数就只比阳历年总日数少了大约3天多。
问题在于,这个需要添加的月份,究竟要算在哪一个月呢?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古天文学界又一次冥顽不化地大说胡话。他们说,年终置闰!他们说,年中置闰!他们还说,年终置闰年中置闰轮着来!
我的天呐。这个错误,是造成夏商周断代工程粉碎性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天文学界的这种糊涂,根本来源于伪阳历的置闰法,因为伪阳历在儒略历时期为了“置闰”,就采取年中加一天或者年终加一天的搞法。凯撒爱他的娃,他的娃生于伪阳历6月份,所以他就规定6月份加多一天。伪阳历是人为指定月份的天数,大小月相间,1月大31天,2月小30天……如此轮排下去。6月本是小月30天,加一天就成了31天,这样5月、6月、7月三个月都成了大月。
后来1582年修历,格利高里历把平年2月规定为28天,闰年的天数就固定加在2月份。
伟大的华夏先民老祖宗,怎么会用这么笨拙的方法来处理阴历置闰嘛。
伟大的华夏先民老祖宗,处理阴历置闰,是且仅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进行的。换言之,没有二十四节气,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正常的阴历置闰,不正常的阴历置闰毫无意义,根本没必要。大家一定要牢记我这段话。
根据二十四节气,如何来处理阴历置闰呢?每当我细想这精妙绝伦的阴历置闰问题,都骄傲自豪得一塌糊涂,狂热得简直要亲吻我们华夏老祖宗的每一根脚趾头!
简直太妙了——我们老祖宗规定,一旦发现某个阴历年的哪个阴历月只轮排上“节”,而没有轮排上“中气”,铛铛铛铛铛,要置闰啦!比如像今年这样,阴历年按正常月序的第四个月,只轮排上立夏,而没有轮排上中气小满,就需要置闰。这叫“无中气就置闰”的原则方法。
具体如何执行呢?很简单,妙不可言——必须将每个月的中气,安排在“正常月序”中,即正月必须有雨水、二月必须有春分、三月必须有谷雨、四月必须有小满、五月必须有夏至……八月必须有秋分……十一月必须有冬至,其中冬至必须在十一月是雷打不动滴,必须不折不扣滴。
这样一来,如果第四个阴历月只轮排上立夏,而没有中气小满,那么这个月就成了“闰月”,就是“闰三月”,立夏就继续排在了“正常月序”的阴历四月中。
好,测试一下——如果某个阴历年的第十一个阴历月只轮排上大雪,没有轮排上中气冬至,肿么办?
聪明的你马上想到了,这个阴历年必须置闰,这第十一个阴历月必须处理成“闰十月”,于是中气冬至就继续轮排在了“正常月序”的十一月中。
今日大雪,日出时刻张宿在南中天。
大家一定要牢记——没有二十四节气,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阴历置闰,二十四节气是阴历置闰的凭籍,是实施阴阳合历的历法基础。
说到这里,我必须指出——尽管二十四节气已经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没有任何泰斗大师专家能够说清楚讲明白,华夏先民究竟如何测定二十四节气。我,以及我的团队,在世界上首先搞明白了二十四节气的测定方法,重拾了华夏文明失传2500年代的观象授时绝技。
最后一个小问题——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话说世界文明的创始者“苏美尔人”最早实施阴阳合历和阴历置闰——请问,华夏先民和“苏美尔人”是神马关系?
今日大雪,日落时刻危宿在南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