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笛丨老愚公新传

话说北山愚公,当年因移山之举,一度成为新闻人物,名扬天下,顿时身价百倍,世人景仰,粉丝无数。当时有不少大单位的头面人物邀他去任要职,终因老头儿无意官场,也无心生意场,概没应允,一直率子孙开山垦荒,耕种稼禾。虽没发大财致大富,可粗茶淡饭也没断过什么生计,多少年来,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着生活。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一晃皇历翻到了廿世纪八十年代,赤县神州忽然有点不一样了。许多庄稼佬儿,似乎失去了对土地的兴趣,纷纷弃农经商,或当别的什么专业户。连邻人寡妇京城氏也开起了西装店,她那奶牙脱落没多久的儿子学习不好,也不想上学了,跟着人家每月往广州跑上两趟,儿买娘卖,娘俩再少也赚个三千五千……眼看着左邻右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有的庄户已经暴发起来,而愚公一家光景依旧,子孙们便埋怨起老爷子来。说他当初实在不该拒绝聘任,致使子子孙孙始终跟着他守诚守拙,过这土里刨食的寒酸日子。

每到这时,愚公便耐心开导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再三向他们强调“传统思想不能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劳动光荣”等等。

对这些大道理,子孙们谁也听不进去。

也真是的,看看人家,看看自己,连智叟那个只会指手划脚、评头论足的糟老头儿,都办起了“致富培训中心”,还开着个什么公司自任董事长,和人家一比,自家人日子真是相形见绌,弄得老人家终日唉声叹气,辨也辨不清楚,想不明白,剪不断、理还乱,老关在家里郁郁不乐生闷气。

世人一讲到他老人家的移山故事,都说要“穷则思变”,可自己身处改革开放时代,却依旧不食周粟,君子固穷,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不肯解放思想,怎么能行呢?他这么一想,不几天脑筋便有些松动了。

一日,老愚公又在家里生闷气,突然来了个西装革履、大腹便便的人,自称是承包了当地服务开发总公司“太王饭庄”的高名总经理,此为慕愚老太公大名而来。说他当初承包时将酒店改为“太王饭庄”的店名,就是因敬仰愚公移太行、王屋二山来填海的伟大精神面取的。高总说他们公司开的大饭庄近来生意不大景气,想请愚公前去当顾问。并说懂不懂烹饪技术没关系,只要答应去,每天只需到饭庄吧台旁坐坐,或随便在大厅里悠悠转转就可以了。什么活也不用干,情愿每月付给两千元报酬。而且,上下班都用轿车接送。并一再保证:如果信不过,可先到市公证处签个合同,如果不兑现承诺,愿负法律责任,可向法院起诉加倍索赔。

居然有这等好事?愚公听了,心里非常矛盾。虽然天上不会无故掉馅饼,但地上鸡毛却会乘风飞上天。

晚上,便又“聚室而谋曰”:“高总经理恳切请我当大饭店顾问,并答应每月出两千元高薪(两千元高薪啥概念?在当时可是个相当于二十个工人的月工资)。可乎?”家庭会议的情形依然同当年准备移山时一样——“杂然相许”。这还用商量?没等他让大家表态,全家人便嚷嚷着“一致同意”了!

既然全家都没意见,那就走马上任当顾问去吧。

翌日,愚公便坐上高总派来的皇冠轿车走马上任去了。

签完合同来到饭庄,但见巨型广告牌上赫然写着:“本公司聘请功垂万古、名扬四海的移山老英雄——愚公先生为本饭店高级技术顾问……”

自此,饭庄一改往常门可罗雀的清冷局面,天天宾客盈门,门庭若市,经常爆满,连四楼昂贵的雅座也再没有空过位。营业额与日俱增,直线上升。

不过,厨师、服务员再忙,愚顾问照旧悠闲自在不干活。可他天天被来来往往的顾客盯着,煞是局促不安,总觉得自己象公园被游客围观的大猩猩。可一想到若辞职回家,不但高总经理会告他无故违约,必然还会遭到子孙们的反对,落全家人抱怨。但倒过来一想,不干啥活儿,照样长年有人给生活费,永不会断钱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就安下心来。好在每天都有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土土洋洋的顾客争相同他合影拍照,而且合影还有小费收入,也不觉得形影相吊、寂寞无主,日子也就像门前的喷泉水一般哗哗地流走了。

就这样一晃过了三十多年,太王饭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规格也不断提高,饭店早已由一幢小二楼改建成三十多层的大厦了,光装修都一而再、再而三翻腾过三四回了,营业额像放卫星一样直线攀升,而且还在全国开了几十家连锁店,高总早就变成显赫一方的“酒店大鳄”了。

看着钞票如潮水般地流进饭庄,腰包日日鼓攮得撑破银行,高总经理心花怒放,并暗自庆幸订了那份“月薪两千元”的长期合同。无论将来物价暴涨得多么厉害,给他的这点“小费”数额都可以不变。他心里暗自感叹:愚公啊愚公,你老家伙到底是个“愚公”!这三十多年过去,物价涨了几十倍,街上当年卖一毛钱一只的羊蹄现在都买到五六块钱一只了,价钱翻了四五十倍,倘若老家伙世故一点,不愚而智,当初要是提出个按比例分成条件的话,现在每年还不得多付给他个三两百万才怪哩!假如他脑袋灵通一点,那是若要求入个干股,还不知道要切走多大一块蛋糕呢!幸而……高名总经理至今仍时时为自己的“高明决策”庆幸着、感动着……

(图片来自画家;墨池)

作 者 简 介

作 者 简 介:舞笛,本名蔡全胜,大学文化,祖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长期工作于中原某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高级企业培训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煤矿作协、河南报告文学协会和群众文艺研究会、河南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鹰城人》杂志主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艺创作协会副秘书长。曾在报刊上用多个笔名发表文学、新闻及理论作品,出版有《人在旅途》、《借题发挥》等三部文学著作。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