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帛书•甲篇》补释考论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

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见解

《战国楚帛书·甲篇》补释考论
文/毛天哲

导读摘要: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的古文帛书,也是迄今见到的唯一的“图”“文”并茂的有关华夏族创世神话的古文献。全篇900多字,内容丰富,罕见珍贵。多年来一直为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是研究战国时楚国文字、思想、神话的重要史料。国内学者如商承祚、饶宗颐、李学勤、李零等都对《楚帛书》作过释读研究。然诸学者多将此篇中伏羲女娲事迹视作上古神话,恰恰忽视了其史料价值,源自对文字释读有误。此帛书(甲篇)明确记载了自伏羲制甲曆,远古先民以伏羲女娲所生四子为四时神记岁的初始曆法,到了炎帝时代已经失天。炎帝推算出这个误差是10日左右,故作置闰法以正四时的稽古传说。帛书虽说是战国时文字,但确实是真真切切的远古历史记载(口传历史转为文字)。

关键词:伏羲,甲曆,口传历史,八卦,女娲,子弹库楚帛书,战国,炎帝,伏羲四子,四时神,岁时,五木,置闰法,日月,失天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摹本
序  言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往昔亦叫楚缯书或楚绢书,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古文帛书,亦是迄今唯存的一篇图文并茂描述有关伏羲女娲创世事迹的古文献。1942年于湖南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战国楚墓盗掘出土,后不久即落入一度在长沙雅礼中学任教的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即柯强)之手,被他带到美国后又几度易手,现存放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物主是亚瑟·M·萨克勒(Arenur M Sackler)。
战国楚帛书全篇共有九百六十余字。帛书写于一块正方形的帛缯上,中有书写方向互逆的两段文字,其一为8行,其一为13行。在四围又有作旋转状排列12块边文,其中每三块居于一方,四方交角用青、赤、白、黑四木相隔,每段各附有一种神怪图形。饶宗颐先生将全文目为三篇,以8行文字命名为甲篇,13行文字命名为乙篇,余者丙篇,殆已为学界所认可。李学勤先生则依内容分别名为「四时」「天象」「月忌」三篇,殊亦可从,然不及饶宗颐之分简略为朴正,故哲以《战国楚帛书·甲篇》为名而论之。
自楚帛书问世,以蔡季襄《晚周繒書考證》为始肇,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不少学者对此作考释和研究,先后所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多达百余,可谓是专著频出,论文横溢,极一时之盛。国内知名者有饶宗颐、李学勤、郭沫若、商承祚、陳夢家、李零、杨宽、劉信芳、何新、高莉芬等等,不胜枚举。国外学者有梅原末治[日]、林巳奈夫[日]、澤谷昭次[日]、池澤優[日]、諾埃爾‧巴納[澳洲]等。
子弹库帛书(文字部分)
哲向以为,中古文献金文、竹简、帛书等文字篇意训诂之难,类之瞎子摸象、盲者骑马,稍有不慎,则有以误为正、马入歧途之险。粤若古昔,吾族先祖公毛渐巡守河渭,得古《三坟》于唐州泌陽民舍,借而歸錄并序文以传于世。渐公間出以示好事者,往往被指為偽書。而「宋元以来自郑樵外,无一人信之者」[见四库提要]。为此余心有戚戚哉,常欲冥搜苦寻伏羲女娲资料以证其真,肆以见睹《战国楚帛书》相关考证文章,窃喜有诸多前辈高人褴褛筚路耕耘在前,自以为缘木自可求实,吾辈可安享引徵文献考据之果于后焉。
渠料哲历览群论,遍观众释,方知前辈学者所得皆未得要领,所释所论所言误入歧途者尤多,而得其帛文要诣者少之又少矣,诸多错解误释尽可付之一炬。如伏羲「出自乎震」一语可见诸周易《说卦传》,而后之「厥以佃渔」两句盖源自《系辞下》,而学者竟无一称引以解后之所谓难释读之文句,况自缘形模字,妄加猜度,殆使篇意曲解,歧义丛生。
常见有学者称许此帛书,谓尚无定论的疑难字已少,篇意大致可读矣。然以哲观之,可商榷者不止一二字而已,若夫句读断义、古历源流、伏羲女娲系神话焉是信史等等皆可一一穷究,此楚帛书文献价值不可量估也。然则若以错解误释字义以求果,必出乖谬之论。故训诂之道在于归朴返真、辨证精核,如篦珠玉于污泥,如穷凤麟于碧落,务要锱铢必较,密无可疏也。
诸学者多将此篇中伏羲女娲事迹视作上古神话,结果在文字辨伪上挂一漏万,研究方向上误入荆棘鲁迅曾谓古史辨派「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将古史‘辨’成没有。疑古派总是疑古而非信古,常误将信史亦归堆于神话。殊不知除去自然神,神鬼即人之先祖也,鬼神传说即先民口传历史。虽然某些传说会失真,会夸大,但根底里还是会或多或少保留有某些真实史迹,需要吾辈去用心发现,仔细辨别。
殷人迷信鬼神而愈惧,周人敬信鬼神而弥亲,何也?所欲者非同也。殷人惧先人或作祟,周人信祖先必降福,正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伏羲能圣,在乎至纯;文王有道,起自恪敬。孔孟博学,能思方立;老庄授德,无欲乃成。
是故君子欲为事功,必归乎仁,求于道,然后立言缀要以成文章,而理足可传者,方可不朽。言若无道,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然则悟道有先后,灵性不可求。伏羲一画开天地,在兹「神开我心」。哲亦非圣也,亦不过借天眼为我视,借天听为我听尔。赖依毛氏先祖有灵,庇庥于哲,赐予一管之见,敢不布众焉,故作《战国楚帛书·甲篇》补释考论。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天哲之释文:

曰故(古)□「天」{大+能}(黿)雹戲(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巽艮」,厥田(畋){亻鱼亻鱼}(渔渔),□□□「盖取离」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月」{母+日}(晦)水□「溢」,风雨是於(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氏」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甲曆」是襄(禳),天{土+戋}(践)是各(格),参化虛(嘘)逃(跳),为导为萬(邁),以司堵(垣)襄(壤)。咎(晷)天峜(法)達,乃上下肸剸(抟),山陵不(丕){止+烖}(疏)。乃命山川四〈晦〉(海),□「迺」煑(暑)炁(气)仓(沧)炁(气),以为亓(其){止+烖}(疏),以涉山陵,泷汩函(涵)澫(漫)。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峜(法)以为岁,是隹(唯)四寺(时)。倀曰青「木」榦,二曰朱耳(慑)兽(獸),三曰翏(戮)黄难(能),四曰潬(滩)墨榦。
千又(有)百岁,日月夋(後)生,九州不(丕)塝(滂),山陵備卹(恤),四神乃乍(作),至于(復)覆天,旁(徬)□「遮」攼(扞)蔽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木+青〉(菁)。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维」思(使){孚+攵}(捊)。奠四亟(极),曰:非九天则大卹(恤),则毋敢蔑天灵。帝夋(後)乃为日月之{行+ 灬}衍,共攻亢步十日,四寺(时)□□「接超」神则闰四□「时」,母(毋)思(使)百神风雨、晨(辰)祎乱乍(作),乃逆日月,以剸(抟)相□(位),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昼又(有)夕。
说明:1,□为缺字或前辈未释字,后「」内为哲补写字;()内为异写字;{}内为以字元结构合并所表示字。2,篇中一些无争议的字释皆已依据前辈学者隶定字引称,但限于无法一一标注,请谅解,故哲作此文唯称补释而已。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天哲之句解:
曰故(古)□「天」{大+能}(黿)雹戲(伏羲)
哲案:曰故,故,古也。古人叙旧事的起言形式,《尚书》「粤若稽古」类之。第三字上半部已損,不過三、四字应是一詞語那是显然的。第四字的释读,饒宗頤先生认为该字「从大从能」,当为「熊」字异写,泐损字为「天」。以为楚之先为「有熊氏」,故称。后之学者多从其说,其有不同说法者,亦至多认为第三字或为「大」,余者多广征博引楚之先「有熊氏」与伏羲的关系来补证其说,不一而足。然哲以为,前辈学者盖不能从字元根底上着手训诂,则显然被引导到了歧路。饒宗頤释读第三字为「天」,哲甚以为然。然则「能」、「熊」非同一物种显然,孰能并说之。屈子《天问》中有鲧化「黄能」之问,某些书籍里讹舛为「黄熊」。《尔雅·释鱼》:「鳖三足,能。」《山海经·中次十一经》:「从山多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哲以为,《山海经》描述多有夸张之过,其言有灵之物,如金乌,则加一足,始为三足乌也;如灵狐,则言九尾;若巴蛇,转谓曰肥遗,称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又若獂,无非牛之一种,欲其灵,则减其一足,谓三足状如牛。幸赖《尔雅》,吾等可知「能」即鳖属。故「三足鳖」盖大鳖也,减其一足夸其大而灵矣。《说文》曰「鼋,大鳖也。」《慧琳音义》卷五十三注:「鼋似鳖而大,腹黄而头斑。」因这种大鳖体呈黄绿色,故亦名「黄能」。上古时,龟、鼋、鼈、黾(蛙)、鼍(鼍龙)的界限并不严格;事实上,要今人区分孰为鼋、孰为龟、孰为鼈,大多数人亦未必了然,「黄能」盖为古时「鼋」之俗称尔。鳖的古文写为「鼈」,《说文》曰「鼈,甲蟲也。」又谓:「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帛书中第四字「从大从能」正是此会意,故应释读为鼋。伏羲称天鼋,古有此说。周人以伏羲为文化祖先,言出于天鼋。《周语》记伶州鸠之言:「我姬姓出自天鼋。」古「天、大」同字,「天鼋」即大鳖之义。传曰:「星在天鼋。」则表明「黄帝定星次」时,已将太昊伏羲神格化,以天鼋星座系名之。结合楚帛书及其他史料,可以进一步说明伏羲氏本以「天鼋」(即黄能)为图腾,因后人认识的误解才逐步演变成以「黄熊」为图腾的,哲推测可能因汉儒胡乱解经而误。郭沫若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天鼋就是轩辕」。他在研究《献侯鼎》等铭文后说:「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以此帛书观之,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哲以为,古之三皇,伏羲(天帝)、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皆系出同源,即如秦、楚,东夷、三苗之族,亦系三皇之分支派系,只是年代久远后,各自文化发展有所不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1年10月180卷第4号封面刊登了一幅印第安人保留的名为《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的彩色鹿皮画。中国学者一致认为图中酋长头上是一只天鼋龟,认为天鼋是黄帝族的族徽,从而认定此酋长就是中国的轩辕黄帝。而后又有学者以此来证明郭沫若的「天鼋就是轩辕」观点是对的,哲对此并不以为然。此图恰恰证明了轩辕黄帝与伏羲天帝的图腾是同源的,说明黄帝族亦崇拜黄能,即天鼋。尔等不能因为孙子和祖父图腾一致,就以为孙名即祖名,此道理显然。《祈年图》的发表确实太重要了,据图的发现者考证,此图作于149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年。说明印第安人世代相承的这幅画应基本是四千多年前的黄帝形象原样,这就保证了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祈年图》告诉我们,中华先民黄帝族发现美洲大陆比哥伦布早了至少四千年,他们的后裔就是现今居住在纽约州奥茨顿哥村的易洛魁人。《祈年图》中,轩辕皇帝的腹部就是一个呈「田」字形状的保护腹部的龟甲。有学者指出,那就是天鼋之甲,哲甚以为然。甲骨文「黄」字字元符号为一站立人形,人形腹部那个像「田」字的符号有释为田者,有释为人所佩之玉环者。但古今大多数学者认同了《说文》所谓「黄,地之色也」之释,认同了邹衍之「五德终始说」所说黄帝「以土德而王」。认为黄帝部落以居地为天下之中,故称中央之土为黄。现在清楚明白了,「黄」字中间那个所谓「田」字其实就是天鼋「甲」之构型。黄帝族战士绑天鼋甲用以护胸腹,黄帝七十二战而天下服,靠的就是这个天鼋之甲。黄帝之鼋甲战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使天鼋成为了黄帝族群的最高崇拜物。事实上轩辕黄帝族本源自伏羲女娲,视天鼋为圣物,以天鼋为图腾。伏羲自画八卦,定甲历,始「正姓氏,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婚。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于是中华姓氏自此起源。而今,中华姓氏虽3000余众,如溯流而上,皆可追至太昊伏羲。伏羲时期,姓与氏有严格区分,男子分支称氏,以母族为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远古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实现了从愚昧向文明的跨越。轩辕黄帝将圣物天鼋甲制成甲胄护身,割裂鼋甲作十字之刺,缀甲片而成盔,引为战胜敌手之利器,制造出有天神辅佐之神秘气氛。故自擒杀蚩尤后,万邦咸服,尊其为帝。轩辕黄帝族所崇拜物(黄能),即鼋之背甲暗绿呈乌黑状,腹胸为黄,正好与「天玄地黄」相暗合,故有「天玄地黄」之谓。而人称其族为「有能氏」,后被衍为「有熊氏」。话说至此,哲要提出一个更为惊世骇俗之论,那就是中国尊崇了数千年,却是看不到摹绘不出的的龙,就是天鼋之变。何为龙?龙者,能也。就是大鳖、黄能,就是鼋。伏羲在临终所传《皇策辞 》中所说的「龙马负图,神开我心。」原始文字盖为「能迈负图,神开我心。」后人因不识「能」为何物,故衍读为「龙马」。无论是从甲骨文的字元构成,乃至于篆书字形,「能」、「龙」二字非常近似,可谓一体。故哲以为,伏羲当年所见,就是一只大黄能,即大鼋。鼋之头部常生疣状突起,又被人戏称为癞头鼋,后人认为龙有角就是此处来。鼋虽其貌不扬,然灵性十足。《淮南子·說林訓》谓「鼈無耳,而目不可瞥,精於明也。」又谓「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鄕,夕首西鄕。」俗亦云当鼋浮游水面,肯定天气会起变化,或台风、或燥热、或暴雨。若鼋头朝潮上游方向翘头,可预测三天内即有暴雨洪水。可见伏羲所见,正是一只大黄龞,古时称黄能,亦称鼋。「鼋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故伏羲能受此启发,知天地之数,阴阳之变,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并作甲厉数理,殆以「河图」名之。后立九部、设九佐,以「能」纪官,号能师。命臣飞能氏依照河图之法造六书,命臣潜能氏依照河图之法衍算甲历,制历法,定节气。自己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而后世之人悉将「能」字衍误为」龙」,以为「河图」为龙马所负,将伏羲「以能纪官」误为「以龙纪官」,附会伏羲是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成为中华文化和思想史上讼而不决的一桩公案。《孟子.公孙丑下》有「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此处「龙」字当是「能」之衍误,可反证「能」确实会被误认为「龙」;古之姓中有豢龙氏,然则「龙」何能养,其养者「能」也,黄能也,即大鳖。哲以为即「豢能氏」,或亦可称豢鼋氏。《论衡.感虚》云:「唐、虞之时,豢龙、御龙,龙常在朝,夏末政衰,龙乃隐伏,非益凿井,龙登云也。」其实将「龙」作「鼋」或作「黄能」看,一切就很了然了。今浙江缙云好溪还有天鼋的踪迹。天鼋始现在1946年。此年冬,缙云左库人卢前康在好溪上坟山潭边见三尺多大的鼋,吞食过一条秤杆粗的鳗鱼,让其目瞪口呆。至1968年春,潜明村一女自壶镇赶集回,经左库水库边,一巨型大鼋冷不防从岸边跳入溪里,水中当即腾起一团白色巨浪,此女当场吓瘫在地。几天之后,宫前李姓兄弟从潜明回家,又在左库水库看到巨鼋,其中一人拣了块石头去砸,第一块未能击中,第二块被巨鼋接住。此后这巨鼋名头远播,时不时频现,乡民为一睹巨鼋风采而聚集在左库水库边上者竟至万人。浙江省水产研究所、上海西郊公园专门派专家到缙云左库考察,专家们目睹了该巨鼋伟岸的身姿,一致认为该鼋身长约3米,宽2米,头部上颈30公分,体重400到50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巨鼋。今亦不知其踪。呜呼,上古伏羲黄帝之时,巨鼋当多见,自轩辕黄帝以作甲胄,杀之过甚,剩者有灵,殆大多深潜入渊,似「神龙」见首不见尾,人只能闻其名,难能见其形。以至「能」被误读为「龙」,且一误至数千年,俗人见黄能而擒杀,却膜拜龙凤于虚无。天鼋若有灵,殆亦必窃窃私笑矣。雹戏,伏羲也。又称伏戏、包牺、庖牺、炮牺、伏牺、虙羲、虙戏、宓羲、宓戏、牺皇、皇羲及太昊等,皆异名而一人。古人称谓,何以歧名甚多?殆因上古没有文字,先民事迹多赖后人口耳相传,加之古今各地方及风俗不同,后来见诸文字,便出现同名异形现象。同一位伏羲,春秋战国以来的各种古籍中便有不同的写法,均属音同音近相代。后人对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又出现同人异号现象,其所指实一。太帝、太昊、太嗥、春皇、木皇等,均属因事而立称,所指亦都是伏羲。哲以为,古人虽有氏称、名称、形称、职称、勋功称、字辈称等繁变之故,余则盖多为异称或转写衍误而成,故孔子叹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也。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实物照片
出自乎震,侪于「巽艮」,厥田(畋){亻鱼亻鱼}(渔渔),□□□「盖取离」女(如)。
哲案:前八言盖出自《易经.说卦》,说卦篇据说是孔子所为。其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说卦篇有言圣言帝,言圣当指文王,言帝盖指伏羲矣。然其言伏羲卦象当是用文王卦象来比拟之,伏羲时何来「震巽离坤兑乾坎艮」之说,即至炎帝黄帝之时亦尚无,故可知是春秋战国时人对伏羲八卦的推测和概括。帛书将此段化繁为简,作「(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巽艮」。后之八言又取自《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从字形分析亦然,「震」前一字当为「乎」字无疑也。「震」后一字「从亻从齐」,帛书人形边有二麦穗状,上加一横指示符号。《说文》谓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此正是侪字尔。侪,《说文》谓「等輩也,从人齊聲。」巽,古文作巺,《说文》谓「具也。」《释名·释天》解谓「散也,物皆生布散也。」从帛书字形结构上看,好像是象形叶片被吹向不同方向,从手。哲隶为「尋」字,或以为是巺之本字。意谓万物皆具,寻以薦之,会意。《说卦》云:「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则艮不光为止也,亦成也,亦始也。故帛书者言「巽艮」等辈,这表示了当时人的易学理解。帛书上此字结构类之艮字,但似乎有缺笔,或有泐损。「厥」下一字残,似为田,盖为「畋」字省文。下一字从亻从鱼,且有重文标记=,则应释读为「渔渔」,重言。此谓伏羲教人以渔猎,帛书所记与文献密合。从上下文看,「出自乎震」一语出自《说卦传》,而后之「厥以渔佃」两句盖出自《系辞下》,显然无差,故后闕文据此可补。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月」{母+日}(晦)水□「溢」,风雨是於(淤)。
哲案:梦梦,《尔雅.释训》谓「梦梦訰訰,乱也。」《诗经.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陆德明释文:「梦,莫红反,乱也。」 朱熹集传:「梦梦,不明也。」哲以为,梦梦,犹迷茫、蒙沌、茫茫。俗称人睡梦状为「眠茫」。墨墨,昏暗貌。《管子·四称》:「政令不善,墨墨若夜。」 尹知章注:「言其昏闇之甚也。」 汉刘向《新序·杂事一》:「晋平公閒居,师旷侍坐,平公曰:子生无目眹。甚矣,子之墨墨也!」亡,通无。章,彰之省也。《说文》段注云「尚書某氏傳,呂覽注,淮南注,廣雅皆曰:彰,朙也。通作章。」哲注:朙,通明。弼,《尔雅·釋詁》谓「重也。」王国维认为「弼、宿二字同也」,哲以为,弼恐与肅同。则弼有肃穆之意也。叠词连加,强调也。晦,帛书上母下日,似应读为晦,《广雅.释水》云:「晦即海也。」「四溢」二字为哲按上下文意所加。於,淤之省文。《山海经.大荒北经》有「风雨是谒」的用法,则此处类之,盖为水道因风雨被泥沙阻塞之意。
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氏」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甲曆」是襄(禳),天{土+戋}(践)是各(格),参化虛(嘘)逃(跳),为导为萬(邁),以司堵(垣)襄(壤)。
哲案:取,娶之省文。「虘趘□子」应看作一词组,盖为伏羲所娶妻之父。远古时代,人失其名,概以氏族名称,故哲以为所缺字盖是「氏」也。虘,有学者释为祖,非也。虘,虎刚暴而刁诈,{虘+又}盖为止暴也。趘,走也。《太古河图代姓纪》云伏羲本通姓氏之后也。又称「(居方氏)后,强弱相迫,欲生吞害。中有神人,提挺而治,故号提挺氏。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纪七十二姓。」故哲以为,「虘趘氏」殆为「提挺氏」的异称。伏羲女娲兄妹相婚之说,虽在载籍中出现较晚,殆也非胡说。伏羲至圣,号称天帝。古人质朴,万不敢将无稽之谈加之天帝圣人头上。「通纪七十二姓」皆为血缘近亲,从《代姓纪》记载中可以看出,自有生民,「合雄纪、叙命纪、五姓纪」三纪中方诞生五姓,可见远古近亲繁殖,其生不蕃之状。至居方氏始分九头,此时殆有氏从姓分矣。讫自居方氏至提挺氏,繁衍近六十七世,方有「七十二姓(哲注:此处姓,当以氏来理解。)」之分,可见《代姓纪》所载似非伪。伏羲妻,传说为女娲。前辈学者对帛书中此女名字释读不一,有释为女希,有释读女皇。李学勤释为「女堇」,李零释为「女填」,皆非是也。此字构形为上止下土,中有女字体变,像形少女。故哲以为止下部分即古文「娃」字。《说文》谓「娃,圜深目皃。或曰吳楚之閒謂好曰娃。」仔细辨析,帛书所写结构正是一大眼睛,下有两辫子状,此少女体征,符合《说文》所言。段注引方言:「娃,美也。」哲以为,此释似嫌简省,娃,既从女,当指美少女也。又娃也是娇也,古人常娇娃连用。哲以前归纳过,古人用词,常比义连用,诗篇犹多,类有规律。如美好、高大,指示。美,即好也。高,即大也。指,即示也。故哲以为,古文「娇」盖为帛书中此字,从止从娃,意为行走之娃曰娇。女子高挑为美,女从喬是为嬌。趫当是骄之本字。《史记·夏本纪》禹曰:「予娶涂山」,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女娇」、「女趫」。哲案,《山海经》《吕氏春秋》《庄子》等有言及大禹娶涂山氏女,皆不言为女娲。《漢書·古今人表》有:「女趫,禹妃,塗山氏女,生啓。」《路史》稱爲「趫」與「后趫」。查索《系本》,言《史记·夏本纪》中出,然《史记·夏本纪》未曾言此,维史记索隐有此。盖为一笔糊涂帐,后人将禹帝和伏羲所娶混为一人矣。不过古人文献有价值的是,表明「女娇」「女趫」确实可以并用。此帛书所记载,证明了早在战国楚人传说中,伏羲女娲确为夫妇,可纠后人记叙之误。「是生子四」,即生有四子,此四子也即下文中的四神。「甲历」是哲臆补,伏羲一画开天地,作八卦、制甲历、始造文字以代结绳、教人结绳为网以渔猎等圣迹史载不绝,当有实迹。女娲补天,虽说是神话,但实际反映的正是六仟伍佰年前,中国大地上遭受过一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而导致了大洪灾,远古先民在女娲帝率领下抗击洪水的历史真实。襄,禳之省文。{土戋}当释读为践。各,格之省文。《淮南子.天文训》「摄提格之岁」,高绣注:「格,起也。言万物承阳而起也。」天践是格,指的是以星历推步为根本。参化,参悟天地之变化。虚,嘘省之文,逃,跳也。《荀子.非相》:「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后世者不解,以为夏禹跛行、商汤偏头,实大谬也。禹跳即禹步也,大禹历算,常常以步跳为记,外人弗知,以为疯颠。汤偏,大概是商汤爱习惯弯着头思考心算。「尧舜参牟子」盖是形容尧舜皆圣智也,比常人多一只眼。传至后世,司马迁、荀子误以为尧舜重瞳,夏禹跛行,商汤偏头。实可笑也。虚逃,即嘘跳也,指古人心算。下文「为」后一字,前辈学者多释读为禹,然大禹和女娲根本不在一个时代。此帛书字形为蛇头下为手,哲以为「导」也。萬,邁之省文。毛傳曰:「邁,行也。」堵,或有人释为土、或释为域,皆非也。《说文》谓「堵,垣也,五版为堵。」襄,壤之省文。堵襄,盖指房屋、城垣、土地等。整段话的意思是伏羲女娲夫妇带领四个儿子,以伏羲创制的甲历为本,以天道运行为规,参悟出天地变化之理,用来指导管理属下的城垣、土地及子民。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咎(晷)天峜(法)達,乃上下肸剸(抟),山陵不(丕){止+烖}(疏)。
哲案:咎,饶宗颐先生释读为晷,认为帛书中此字为动词,如《释名》中所称晷,规划也。此说可从。咎,《说文》谓灾也,其实应还有另外一意,即穷究也。既往不咎,即过往了的事就不追究了。故从日从咎之晷,当有研究、规测之意晷天,即规测天道运行之究竟。「天」后一字,饶宗颐先生释为步,指「殆为禹步」。后之学者多从其说,极少有异议。然以哲看来,此字当释读为「法」。古文「步」本有它字,且为常用,殆无可能歧为此形。此字{上山下止},类似「峜」。《管子·輕重戊篇》「虙戲造六峜,行以迎隂陽。」王若谷曰:「六峜其猶周髀算法乎。」《正字通》认为:「諸家峜義未詳,字書皆不載。委宛編以六計解之。峜當讀如計,以企有跂音也。」哲以为,峜盖为「法」的讹字,正确的写法就是此帛书中的字形,峜字下省行字。晷天法達,即有了窥测天道运行的法则。「上下」后一字,学者多释为「朕」,哲或以为「肸」也。肸,《说文》谓「響,布也。」段玉裁引彪注曰:「肸,過也。」此后一字{从辵从剸},前辈或释傅或释轉,哲以为帛书此字就是剸字繁写,强调了行之意。当释为剸,通抟。《说文》「抟,以手圜之也。」剸字《说文》无解,段注说:「剸與刀部剬義相近。」如此,则剸有切断意。然哲以为,剸应与抟更为相近。上下肸剸(抟),盖有二层意思,一为修正甲历使之与天道运行更加精准。二是先民们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山陵」之释读,前辈学者们大致无疑说。维最后一字,学者纷争不断。哲以为此字{从止从烖},当以会意解之。烖,灾也。古者最大的灾难就是大洪灾,灾以止息,当为疏字。故前一不字,当训读为丕。丕者,大也。疏,通也,山陵丕疏,即山陵不再将水堵塞,水得以畅流。
子弹库帛书(图画部分)
乃命山川四〈晦〉(海),□「迺」煑(暑)炁(气)仓(沧)炁(气),以为亓(其){止+烖}(疏),以涉山陵,泷汩函(涵)澫(漫)。
哲案:乃,于是。四海,四方也。「迺」为哲臆补。此后四字,前辈多释读「热气寒气」。商承祚先生释气在先,以《汗简》佐证,后之学者皆从。维「热、寒」二字,哲以为或可再商榷。「热」于帛书中为{下火上宝盖中有太阳},以会意解之,日蒸火燎、日火相攻,且气不外泄者,中暑也。故哲以为此字当释为「煑」,假借为「暑」。「寒」在字形结构上不符合帛书,故哲不从。《说文》水部「沧,寒也。」篆体书格与此帛书甚像,故哲释为仓,沧之省文。亓,其也。泷,激流也。水湍急发声如龙,像形。《说文》释作「雨瀧瀧皃」,未必确切也。汩,《说文》谓「治水也。」段玉裁曰:「釋詁云:淈,治也。郭景純云:淈汩同。」函,涵之省文,包也,容也。澫,漫也。《石鼓文》有「澫澫有鲨」,郑樵注:「澫,漫」。漫,水广大貌。因为「鲨」字未被释读正确,引者多以{上少下鱼}合文以代之,则有学者以为,如此广大貌的水是看不到鱼的,孰不知《石鼓文》所说鱼正为「鲨」鱼也。哲叹曰:学问之难,在释字,在训诂,字若读错,则歧义顿生,不可不察。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峜(法)以为岁,是隹(唯)四寺(时)。
哲案:又,古文「有」多写作「又」。「未有日月」,许多人不大理解,其实《古三坟.天皇伏牺氏皇策辞》已明白告诉我们,伏羲初作甲历,维以记日、记时辰,未用以纪年、纪月,远不是后世所理解的纪年、纪月皆已完备。四神,即伏羲四子。哲以为,国人对待鬼神的观念古今是有不同的,远古先民对待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皆目之为神,除了自然神以外,大凡将有功于世人的所谓圣贤都加以神格。伏羲四子各司春夏秋冬,使先民有了年岁四时之概念,懂得季节变换。有了四时概念,渐渐才有了一季分三月,12个月为一年等历法。楚帛书的这类记载与《皇策辞》的记叙有很多暗合的地方,也是符合文明渐进之规律的。《皇策辞》说「岁于甲寅」,则知伏羲时,以支干相配记日辰是无异议的,故《外纪》曰:「伏羲作甲历,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时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岁以是纪而年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然哲还是坚持以为,伏羲时代,干支并未用以记年月,从《三坟》可知,伏羲临老垂皇策辞时,以「草生月」、「木枯月」、「木王(旺)月」等来表述月份,以「草木一易」为一岁之称,并不用干支纪月纪年此帛书所言「未有日月」,盖亦称伏羲未以干支纪年月尔,维以四子神像发布来代替四时八节的到来,两者可互证。哲以前看过一则资料,忘了出处了,大意是描述说古人以升旗来告知子民此月为何月。故哲推测,帛书中的五木就是古人公示四时的升旗发布台,「青、赤、黄、墨」木升旗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时到,白木升旗代表岁至。顯然可知,伏羲作甲曆最初是理想與單純的。今彝族行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属相回归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或6日为「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哲以为,今行之彝族十月太阳历盖后人有修订,非伏羲甲历原貌。彝族十月太阳历属物候历,如彝谚云:「听见布谷叫,应该种地了;听见蝉儿鸣,该锄二道草;听见金铃叫,开镰收割好;听见乌鸦叫,天寒地冻了。」又《西南彝志》载:「树木开花时,就叫春三月;树木花谢时,就叫夏三月;树果成熟时,就叫秋三月;树叶枯降时,就叫冬三月。」这都是以物候定季节的简单方法。而彝谚中有春三月、冬三月的说法则表明古彝历并不以36日为一月,所谓彝历有五季的说法后人对阴阳五行学说的附和。伏羲甲历应是以一甲循环为两月,每月30日,一年定365天,余下5日为「岁余」,是过年日。《古三坟.神农政典》曰「病正四百四,药正三百六十五,过数乃乱,而昏而毒。」其中「药正三百六十五」当非空说,源自日有365天而来。以十二地干名月盖自轩辕黄帝始肇,「帝即位三十八年。始命大桡作甲子。」人们常说黄帝历元起始「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这个说法是有些差误的,甲子年裏是沒有甲子月的,正确说法应该是「甲子年子月甲子日」。史载维伏羲、轩辕作历度,神农置闰,其他未盖闻也。伏羲甲历是太阳历,神农氏继承伏羲占日法,创连山大火历。黄帝使羲和、常羲占日月,作归藏太阴历。伏羲甲历以365日为一年和实际太阳运行周期有误差0.2422天,是故至于神农炎帝时,四时的发布与实际发生了偏差,炎帝经过推演,知晓误差大致相差10日,故采取置闰的方法来改变四时和实际不符的问题。我国古代长期采用阴阳合历,即以伏羲太阳历为基准定年、定日辰,又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定月,一年12个月,6个大月30天,叫「大尽」;6个小月各29天,叫「小尽」;全年354天。这比太阳年(365.2422天)要少约10天21小时。此帛书记载说明,到炎帝时就已经推算出这个误差是10日左右,可见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古人称历法与实际不符为「超神」,所谓超神者,谓「节气未至而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四上元之符头先到,则从符头而行节气之先上元」。因此便需要重新制定一套複雜的置閏規則,才能讓日月记时符合天道運行。当然后世的置闰法非常复杂,炎帝时其实是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的置闰方式,就是「超接置闰法」。古人留有「超接诀」,云:「阴阳二遁,原洪进速。时未节气,先到迟时。节气交未来,超接通玄奥,日未来节先来,今日端然在割裁。虽然节气已交度,奈何仲日未胚胎。先至节未至,超用未来节气,有时超起过旬余,所以积余成闰,位二至之前有闰奇。此时叠积累乘之阳极阴终无定数,因立此闰毕。其余起法者,于逐年芒种节上,于大雪前寻之。盖缘芒种节后是夏至,则仪逆奇顺;大雪之后是冬至,则仪顺而奇逆,阳顺阴逆皆此也。」哲以为,此即神农炎帝所留连山大火历古法,和此帛书中所说「四时超接神则闰四时」密合。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倀曰青「木」榦,二曰朱耳(慑)兽(獸),三曰翏(戮)黄难(能),四曰潬(滩)墨榦。
哲案:此段介绍伏羲四子,亦即四时神名。前辈学者大多认为,帛书所言正是伏羲四子名字,然哲以为似还可商榷。倀曰青榦,四字释读盖已无异议,惟李学勤先生认为「神名各为三字,青字下因帛有断损叠压少一字」,哲甚以为然,以为缺字当为「木」也。倀,商承祚先生谓是长幼之长的异文,其释甚谛,其说未必。倀本就是倀幼之长的本字,何来异文之说,后之人省亻为长,俗写成定势,反以倀为长之异文矣。榦,《说文》谓「築牆耑木也。从木倝聲。」耑,是谓端也。通俗说即是古人築牆所立兩木也,使其墙以正也。故釋詁曰:「楨,榦也。舍人曰:楨,正也。」故可知,伏羲长子盖失名也,或古之先民不欲直呼神名而以号称。以其主司青木为正,故直呼青木榦为名也。哲以为,伏羲四子分别是降龙(能)浑沌氏、飞龙(能)朱襄氏、潜龙(能)昊英氏、水龙(能)栗陆氏。《古三坟.皇策辞》云「后女娲、子无之右」,「子无」当是伏羲长子,即混沌氏。混沌,始也。万物从无到有,故长子主青木,司春。古人所传伏羲「以龙纪官」的说法当有误,真实历史可能是伏羲以龙(能)名其子尔。朱耳兽当为伏羲次子朱襄氏,「耳」者非后世所理解耳目之「耳」,当为「慑「之省文也。哲以为,朱襄氏当是承继先祖燧人氏用火方法,能以火慑兽,故称尔。火从赤,故主赤木,司夏。而三子翏黄难的写法当为「戮黄能」,实为潜龙(能)昊英氏。伏羲「命臣潜龙氏作甲历」,昊英氏大量杀戮黄能以得其甲,殆作为刻写材料或杀戮黄能以观求天地之道,故先民以「戮黄能」异呼之。黄能为黄,故主黄木,司秋。四子潬(滩)墨榦与长子浑沌氏类似,得名与其主司职务相关,盖即《皇策辞》所言水龙(能)栗陆氏。皇曰:「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帛书中写法正是古文「潬「字,释读为滩。滩涂为黑,故主黑木,司冬。
千又(有)百岁,日月夋(後)生,九州不(丕)塝(滂),山陵備卹(恤),四神乃乍(作),至于(復)覆天,旁(徬)□「遮」攼(扞)蔽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木+青〉(菁)。
哲案:《通鉴外纪》等均载「伏羲氏传15世共1260年」。郑樵云「天皇自伏羲至无怀十五世,千二百六十年。人皇自神农至榆罔八世,五百年。地皇黄帝一世,百年。三皇凡二十四世,共千八百六十年。《汉书古今人表》将炎黄之前的「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等称为19先帝。《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不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其中没有提到「朱襄氏」,但却提到其前后的名氏。哲以为,《庄子》、《汉书古今人表》所言及古之先人名号当有来源,应是可信的,维所谓氏者,支族所称谓也。伏羲之后,女娲统领,后传之伏羲长子「子无」,即混沌氏。按《古三坟》的说法,盖伏羲长子「子无」早亡,后又让次子朱襄氏代政。炎帝或为朱襄氏之后裔,黄帝或为昊英氏之后裔。所谓传15世,非后人所谓的父死子承的关系,应理解为伏羲四子及上相共工、下相皇恒及赫胥、昆连、葛天、阴康等的后裔传承了十五代,皆袭奉伏羲女娲为号,至朱襄氏之后裔神农炎帝为天下共主后,才奉炎帝为尊。帛书所言「千又(有)百岁」,大致如此。夋,後之省。日月後生,即後生日月,与前「未有日月」呼应。有学者认为此字应从亻为俊,云是「帝俊」,然「帝俊」这一古帝名号只见于《山海经》(在《大荒》、《海内》两经中多次提到)《山海經·大荒四經》記:「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哲以为,其实下文即谈炎帝,是不可能有容下说「帝俊」的余地,且「日月某生」亦无此用法,俊者从人,而帛书从身,则为後,为身后之後。不,丕也,大也。塝,有解为坪,意为平者,非也。此为大雨滂沱之滂。吳楚閒方語,帛书者借用滂。「山陵備」后一字,不同解释者甚多,不一一引述,哲释读为卹,意恤也。《说文》谓恤,忧也。《方言》释備,咸也。郭璞注:「咸,皆也。」乍,作也。结合下文有「毋使百神风雨、辰祎乱作。」则此「作」字有作乱,捣腾之意。復,覆之省文。旁,徬之省文。「旁」后一字,有释为遵者,有释为動者,哲释读为遮蔽之「遮」。攼即扞也。扞,《说文》谓「忮也。字亦作捍。」《增韻》谓「抵也。」《增韻》所释为是,此处即抵也。徬遮扞蔽,意谓左右上下遮蔽。此段末后一字{从木从青},古文字元结构「艹木」可互用,则可释为菁也。菁,同精也。此段意思是自伏羲作甲历,有了日辰岁时,并用四时神来纪四季,千百年之间,人们在甲历中添加了日月的计录,但以观月之溯望来表述日月与观日之表示岁时年月之间有误差,故导致了掌管四季的四时神不高兴了,左右上下遮蔽掉了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通天接神的本领,以至于把天道运行给颠覆了,九州大地由此大雨滂沱,山陵亦都不再安宁了。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维」思(使){孚+攵}(捊)。奠四亟(极),曰:非九天则大卹(恤),则毋敢蔑天灵。
哲案:炎帝,即神农氏,又称烈山氏,连山氏,又称赤帝。哲以为,炎帝是伏羲次子朱襄氏后裔。所谓神农,盖因其尝百草而知名谓之神农,而又因继承了伏羲连山易,作归藏易爻卦大象而被称许为连山氏。烈山氏,也作厉山氏,则大致是炎帝出身地中条山,古称历山,而名之。祝融之「融」字释读,历来是个难题,前人多未能释读,至王国维先生释读为融,大家逐渐认可。王国维先生认为此字左边结构从二虫,右边为古墉字,以声类求之,当是螽字,又谓此字从右部声读,是古韵冬部,故释读为融。哲很佩服王国维先生的学问,其释读古文字方面确有见解独到之处,然此字的字元解构还似可商榷,此字字元结构为左边二虫叠加,右边上部为古墉字半省,下部为耳。哲以为,耳上部可看作是高字半省,右边字元组合为耳高之意,左边二虫叠加为虫鸣之意,左右字元组合当是指需高耸耳朵听虫鸣之声,意为耳背,此为聋也,会意。古文里有「聥」字,盖为聋之本字。后行大篆,或被隶写为「耳+龍」,以龙无闻代耳背之意。古人将不能释读之字元直接改写为龍,直接造了个聾字,蛮有意思的融,从鬲从虫,蓋为障音无听之意,是以可互为借用。《山海经.海内经》以祝融为炎帝之後,并称祝融生共工。而祝融是楚之远祖。四神降,作法降四时神。奠,祭也。三天,当指日、月、星。「天」后一字似为隹,释为维。思,使也。「思」后一字从孚从攵,释读为捊。《说文》谓「捊,引取也。」哲以为尚并不贴切,「引取」只是取「从攵」之意,当从孚字解。孚,信也。则捊字有使有信,不失信也,保证守信之意。奠四极,即祭奠四方。九天,《吕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盖系楚人惯用语,《楚辞.离骚》有「指九天以为正兮」,故九天,则殆指上天。「非九天则大恤,则毋敢蔑天灵。」意谓未能符合上天的规则制定历法则有大忧,以后则再也不敢蔑视天灵。
帝夋(後)乃为日月之{行+ 灬}衍,共攻亢步十日,四寺(时)□□「接超」神则闰四□「时」,母(毋)思(使)百神风雨、晨(辰)祎乱乍(作),乃逆日月,以剸(抟)相□(位),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昼又(有)夕。
哲案:帝,炎帝。夋,乃是後之省。日月之衍,末一字前辈多释读为行,哲以为非是,帛书行下还有字元显然,此字字元结构{上行下 灬},盖为「衍」也。即衍算、推算、推步之意。共攻,旧释共工,非是。攻,工算,古人有工于算计之说。共,演算的结果,总共。亢步,超出。「接超」神,「接超」为哲补,为了历法准确,必须用「超接法置闰」,前已阐述,此略。百神风雨,《祭法》云:「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晨,辰之繁文。辰,时辰。祎,通纬阴阳历若不置闰,则昼夜颠倒,朝夕不明。逆,迎也。孔子《说卦传》:「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实古人历法演算是八卦为基础的。天道顺行,地道逆迎,以求两者合榫。剸,抟也。「相「后一字为哲按上下文之意所补,以抟相位。意指将修订历法以与天道运行合位,使得历法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从而使人们知晓有夜晚,有清晨,有白昼,有黄昏。
楚帛书十二月神像 (摹本)
天哲之隶文:

曰古天黿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巽艮;厥畋渔渔,盖取离如。梦梦墨墨,无章弼弼;月晦水溢,风雨是淤。乃娶提挺氏子之子,曰女娲,是生子四。甲曆是禳,天践是格;参化嘘跳,为导为邁;以司垣壤,晷天法達。乃上下肸抟,山陵丕疏。乃命山川四海,迺暑气沧气,以为其疏;以涉山陵,泷汩涵漫。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法以为岁,是唯四时。倀曰青木榦,二曰朱慑獸,三曰戮黄能,四曰滩墨榦。

千有百岁,日月後生;九州丕滂,山陵備恤;四神乃作,至于覆天;徬遮扞蔽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维使捊。奠四极,曰:非九天则大恤,则毋敢蔑天灵。帝後乃为日月之衍,共攻亢步十日,四时超接神则闰四时;毋使百神、风雨、辰祎乱作;乃逆日月,以抟相位;使有宵有朝,有昼有夕。

主要参考两本文献:
1、饶宗颐先生的《楚帛书新释》;
2、刘波先生的《楚帛書-甲篇》集釋。
毛家小子天哲写于浙江金华
完稿 时维黄帝纪元4711年端午节前

来源:騰訊空間 作者:毛天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