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414 | 吴春红:秋日马宫行不足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秋日马宫行不足
●吴春红
我站在白沙浮的礁石上,眺望海的深处,你问:看到了什么?我说:看到了海的那边。海的深处是海,隐藏着大海的过往从来,或许,还有许多我设想不到的场景。就像我们设想不了的未来。我们在平淡的日常中,看绿树葳蕤,听海波澎湃,感茶烟氤氲,诉诗意情怀,不曾想过,这一时一刻会在生命里留下怎样的印记。却在经年之后,不断被记忆翻起,它们在时光中不断发酵,被念想一次次叠加而成丰厚的诗情,渐成清瘦流年中的一抹丰盈。
我曾无数次翻阅年少时光的印记,其中有一组照片,就是来自于马宫白沙浮这片海滩。照片中的少女,侧坐于高而陡的白沙坡上,双手捧沙。手中细沙轻扬,少女笑靥如花。白沙浮,因其沙子细而轻盈,白如玉石,且沙滩走势高而陡,有沙子漫至半山腰之势而得名。便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年少的我们激情飞扬,一行十数人,骑自行车,越几十公里,寻访而至。踩沙,戏水,高歌……我们用青春和笑声,在悠长的海岸线上,留下了一行行诗情。
多年后,在这个云淡风清,如浅墨晕开的秋日早晨,我又一次来到了白沙浮。
车子行至白鹤寺山下时,我问:这里为何叫白鹤寺?旁边的伙伴还未回答,转头看到距路边不远的沙地上,站成一排的白鹤,它们静默在晨光中,白色羽毛泛着迷蒙的不真实的光,似是为了回答我的疑问而来,倒也应景。白沙浮海滩开阔,细白松软的沙,粗糙、泛着黑色金属光芒的礁石,深深浅浅的墨色晕染,是秋天飒朗清俊的风姿。神龟亭边有一巨大礁石,神似一只昂首大龟,年复一年立在那里,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
白沙浮却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
不远处的金町湾,本是一片开阔的海滩,而今,立起了成排的高楼,一改往日模样。隶属马宫街道的这个村子,从最初的汪洋到形成陆地,经地壳变动,历千年时光,从一处小渔村成长为临海的渡假圣地,却不过短短十年光阴。沧海桑田的变化,因为有了人类文明的介入,不过瞬间而已。
从白沙浮海滩寻访到长沙炮台,隔了半天时间,我已辨不清楚来的方向。一条悠长的小路,连接长沙和城仔,命名为“长城路”,听着不禁莞尔,不知有多少如我这般的初访者,对“长城”二字生出了遥想。狭长的道路边竖有篱笆围栏,竹篱旁,各种花草竞相开放,恣意烂漫。远看如红色烟雾,姿态轻扬似芦花的是红毛草,正是深秋时节最美的模样,夹道散开生长,一路相迎,漫漫如云霞。
行至丽江出海口,一大段残垣断壁出现在眼前,厚重古朴的墙门顶上,“镇海”二字清晰可见。长沙炮台建于清嘉庆9年,由时任海丰县事张再瑛委派长沙乡人所筑建,建好的城堡整体呈椭圆形,面积约2500平方米左右,堡内设有营房和瞭望台,配置有10门海防火炮,城堡墙根临水处开了几扇拱形小门,可容一、两人弯腰通过,用以运送物资。
如今的城堡,除东面城门保存相对完整,其他地方都已坍塌,城墙颓败不堪,坦露着被岁月打磨得生疼的筋骨,裸露的肌肤上遍生萋萋荒草,在秋光中迎风招摇。看一眼墙根的小门,围着的铁栅门外是一条水泥路,曾经汹涌的海水已退出几十米,变成一片滩涂,人们修路,建养殖地,一派浓浓的烟火气息。沿着石阶上瞭望台,这一处旧址本是宋时修建的烽火台,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整修成了瞭望台。此处几无落脚之地,草木都历经兵荒马乱的感觉。草刺生长无章法,榕树荒乱中推倒了营房,盘立在杂乱的石堆上。我倚着城墙,看榕树气根飘荡,下方小船自横,正前方横架一条厦深铁路,正有高铁呼啸而过。
一新一旧,一立一破,一古一今。忽然,心如秋风,有凄惶之感。
时间一直在引发战争,它从不放弃这场与世间万物的拉锯战,且一直站在胜利的高台。若它有感,看万物变化,崛起,消亡……是否也会如我们这般生出慨叹?只是,我们感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感叹曾经豪情荒成云烟,一时却忘了,我们亦不过是时光的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