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436 | 文化之旅104:探访辰州万亩蚝场【陈辚郑新派谷宁蔡金兵翁烈鑫】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捷胜海边快乐地跳起集体舞

陈辚 摄

身边美景的牵引

●陈辚

美景就在身边,每一座山,每一片海,每一座村庄,在我们俯首、仰视间,在我们凝盼、眺望之中,都有一番别有洞天的风景。只是有的人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仍不远走千里,去看远方的美景,而我对汕尾城区这片生活近30年的每一处土地情有独钟,总觉得每一处都有一道生动风景牵引我前去探幽寻胜。

民国才女林徽因说:“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有时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自2015年3月29日汕尾首场“文化之旅”在城区举行,又分别到捷胜、红草、马宫举办3场,足迹遍及城区三个街道四个镇以及龟龄岛景区,创作各类文学作品上百篇,2016年5月结集出版《美景就在身边》一书,共收入作品200篇23万字。至此,按照城区“文化之旅”计划已圆满结束。尔后,又在城区开展到沙舌鲤鱼潭、田家炳中“进学校”、捷胜“进军营”三场文化活动。每次“文化之旅”,我都积极参与其中,不惧疲倦,唯一理由,诚如林徽因所说的,定是爱上汕尾城区。

乐在其中,也许是“文化之旅”带给我的心灵愉悦,不仅有观赏山水之美的享受,也有品饮文友之情的甘淳。正是有这样的感受,就不想逃开心灵向往的城区每一道美景的俘获、牵引……

7月22日一个灿烂明媚的上午,城区旅游局主办,汕尾日报社和市作家协会协办的“文旅采风”活动如期举行,城区“文化之旅”的倡导者、组织者、城区委原常委刘元海,捷胜镇文化名人何大海与近40位作家乘大巴车从汕尾市区前往捷胜,在夹道水郭山村、莺啼绿映红的汕捷公路上行驶半个多小时抵达山明水秀的东坑村。在村东北侧的250米的山峰,山上树草丛生,怪石嵯峨,半山腰上有座名闻遐迩,始建于宋末的白石庵。据史料记载:白石庵山开山祖师是宋帝之女觉龙公主,法号“释兰”。宋端宗景炎二年八月(1277年),觉龙公主随文天祥抗击元兵转战海丰,后被派驻镇守捷胜。宋亡后,觉龙公主隐姓埋名,在山上建白石庵修行。清代该庵易名“清凉寺”。“文革”期间被人为的破坏,庵寺倒塌。改革开放后重修扩建,复原名“白石庵”。

在东坑村的村道岔路口,一条新建的水泥路直通往白石庵的山底,因大巴没法进去,大家只好弃车步行,沿途山溪水哗哗作响,果树遍布,绿林葱郁,蝉鸣境色幽,绿枝卧山溪。约过10分钟抵达脚下一块平坦的旷地,大家在一棵绿叶撑伞的大树下小憩片刻,便沿着蜿蜒盘旋的石阶,拾阶攀登,途中奇石遍布,形状各异,妙趣横生,或状如龟,或形似蛇,或似鸳鸯,或如大象,或似石莲,还有一对公婆石,神形维妙维俏,生趣妙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神奇。行至庵门口,有一株龙眼树结有许多果实,还有杨桃、芒果、大红花等环生庵周围山坡,境色清雅幽静。庵建在一块天然的白色巨石下,石上有“白石庵”三个大字。庵宇以石为屋顶,虽小巧玲珑,但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别有一番洞天的感觉。庵正殿门一副对联,横批为“慈云广被”,门联是“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座上慧风生。”内奉设观音菩萨等诸尊佛像;右侧一间小庙横批为“智仁勇”,门联为“心上有天悬日月,日中无地著孙曹。”奉祀一尊关圣神像。左后侧有一山洞,据说,山洞是抗战时期为红军所挖,长达1公里多,可伸延到山下的佛兰村。山洞幽暗悠长,凉爽湿润,山壁有水滴汩汩注入一小池,清爽入怀,不禁想起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的诗句,此情此景,顿时觉得有一份的静美时光留守一份永恒的历史。

所谓的“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不外如此。伫足庵前绿树掩映的庭院,阳光明媚,四野空旷,风光秀美,时光嘎然静止。眺望大海,浩渺无限,航影、岛屿隐约可见;山下漫山遍野的草木,山村田野错落有致,美景迭现,一片生机盎然。天际高远,山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细细品味眼前的一草一树,一物一景,似乎蕴藏着一段南宋末代悲怆的历史,飘逝在色彩斑斓的阳光里,化作天空里一缕飘曳的云朵,怡然轻盈。

告别白石庵后,或驱车或徒步,在捷胜观看距今6000多年的新器时期沙坑文化北遗址,海湾胜景的小海海湾、双石湖和古镇最早的渔港石狗湖等旅游景点。一位文友赞曰:“捷胜古城的美景,处处可餐,美不胜收!”

汕尾市区三马路是有“百年商埠”之称的汕尾标志性的商业街。下午1时半,大家从捷胜乘车到汕尾市区,阳光特别野,经过千金妈,穿过理仁直巷至三马路,已是大汗淋漓,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英式百年历史的骑楼,参观始建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73年),近期重建的市区汕尾关帝庙。庙宇沿用清代建筑装饰风格,重檐歇山,石木结构,雕栏玉砌,金煌辉碧,流光溢彩,气派恢宏,大家在感受关羽“正气浩然”的心灵洗礼的同时,赞赏不绝,流连忘返。只是因为大家还要去红草镇辰洲村参观蚝町。晨洲村位于长沙湾南畔,四面环海,以牡蛎养殖闻名,牡蛎养殖面积上万亩,出产“晨洲蚝”以肥嫩嫩鲜、酥甜无粕饮誉四方。

从汕尾市区到达红草晨洲村,已是午后3时多,碧空万里,阳光烤炙得大地热气腾腾,尘土飞扬,退潮的长沙湾岸畔的海面是一望无际的滩涂,万亩蚝场上遍种大小形状各异的小石头,这些孵生产蚝的石头,排列着整齐,在唱着一首气势磅礴的蚝之歌,涌动着甜美的味道。我们乘坐着一只蚝船穿行在蚝场间隙的海航线上,船如在画中行,人随船在画中走,一幅耕海牧蚝美丽画卷徐徐展现,心里不禁唱起“小小竹排江中流”的歌曲,三三两两的小鱼在微波荡漾的海面上跳跃,溅起朵朵水花,一只只水鸟不时鸣叫着从海上空盘旋飞过,明媚的阳光在蚝场上晒下万道金光,海风迎面吹来,海水的光线颤动起大海的幽蓝,赏心悦目。

来到红草镇,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和国民党元老何香凝的避难处新村也是好去处。1942年农历12月底,柳亚子先生及女儿柳无垢在驻港八路军办事处汕尾人谢一超的护送下,从香港乘船漂海抵达汕尾,辗转海城后来到红草墟新村,在杨胜昌家大院居住了10多天。当天离开晨洲后,我们在村干部的陪同下,穿过村道小巷,走进深深庭院的港行商杨胜昌闲置的房子。这座建于1940年的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风火式山墙的旧式大院,面积约有600平方米,经7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只是庭院内长满野草灌木,垃圾遍布。进入房子,大院里二只小狗“汪汪”叫了几声,似乎是欢迎我们的到来。院后面是“七包三”建筑,雕梁画栋,绣筵花绕,壮观富丽,二间侧房门扇有柳亚子书写的红色对联“由来正位须参易,看到宜家在诵诗”和“绣户香风暖,春庭晓景长”。回到外大院,听见汕尾日报社长、市作协主席王万然和原城区委常委刘元海正向村干部建议,希望能把该房建设成为一座汕尾人缘结文化名人柳亚子和何香凝的红色文化纪念馆。

最美的风光,一直在身边,在路上。当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灯火辉煌时。我们在小岛村吃晚饭后,漫步在湖滨大道新建景点观澜广场,观赏着市区湖海山城的夜景,心灵被一种城市新生的美好振荡、牵引、俘获,一天行程目之所及的最美好的风景,风历雨尘封的历史文化,再一次浮现在脑海里,安扎在记忆里。我想,此去经年,再也忘不了。

陈辚:没有人知道这有多痛

大暑谒白石庵

●郑新派

以石为顶

庵在石下

烟火缭绕处

身上的汗水如雨落

山上石头不会笑

枝头的花朵一直在笑

树上的蝉没有歌唱

山下的泉水一直在歌唱

有人跪倒

有人游走

有人到处拍照

我在阴凉的过道中

屏息静听

若远若近的梵音

来了终归要走

回首凝眸处

那块凌空而下的巨石

似倒未倒

郑新派在鹅埠

东坑村赋(外一首)

●谷宁

1.

幸好还有鸟鸣

幸好还有流水

幸好还有树荫

在东坑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两旁, 我躺下来

成为久违的风吹草动

2.

爬上白石山,眼前所有,都更加 清明

树归树,村归村,田归田,水归水

若荔枝林里有动静,那一定是儿时

嘴馋的我,而不会是果子狸

3.

从龙潭瀑布顺势而下,溪水总是 行色匆匆

像返乡的游子,归来又归去

没有人真正属于这里,像远去的 马铃声

已不再属于马铃山

夏天的阳光一高再高,我顶笠微凉

而故乡水木清华

谒白石庵

一身素白,微笑时,脸上有深深 的皱纹

绕过香案,走近身旁,地上落叶扰动

忘记请教师父法号了。我下了山

望着逝去的溪水,抬头望望山上 褪色的院墙

莲花山下莲花香【叶勤海林小冰谷宁童晓燕陈辚】

探访辰州万亩蚝场

●蔡金兵

久闻汕尾城区红草辰州蚝,素有“酥甜无粕辰州蚝”之美誉。近日,随汕尾日报社和城区旅游局主办的“汕尾文化之旅”采风团,走进了这片物阜民丰的土地,探访辰州万亩蚝场,感受大规模养殖热火朝天的氛围。

辰州万亩蚝场,连接着出海口,水面随着潮水的涨退而升降,潮起潮落,周而复始,使得这一片水域充满了生机。

当天正是“大暑”,太阳烘烤着,热气腾腾,一如我们滚烫喜悦而好奇的心情。

“看!那是什么?”船一开出堤坎,视线一下子变得十分开阔,天水一线,前面的景象让大伙儿尖叫了起来。

“这里就是‘辰州万亩蚝场’!”工作人员笑着为大家解答。

时值农历六月廿九,下午三时三十分。掌舵师傅告诉我们,此时正是海水退潮时分,海水退去,裸露出两边是地势较高的“辰州万亩蚝场”。而中间水深的是水路,不管涨潮或退潮,都可供船只行驶。到了下午的五、六点钟,海水就又涌上来,水面就一寸一寸地上涨,直到把“万亩蚝场”淹没。

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蚝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可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它是依附在石头上寄生的动物,辰州地处咸淡水交界,因而所产尤为肥美。

站在船头,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人工竖起的水泥小石柱和人工精心构筑的供蚝苗繁衍生息的石块,近处、远处,像是白色的秧苗插在黑色的幕布上,琳琅满目,到处都是生蚝苗。

“哒哒哒”的马达声响着,木板油船稳健驶向前,水花溅起,惊起一大批小白鱼跳跃出水面,像是迎接大家的到来,密密麻麻,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大家快看,多么漂亮的小白鱼!”大家啧啧赞叹,已经有好几个女生尖叫了起来。海水、阳光、小白鱼、蚝场、还有兴奋观光的人们,构成一幅独特的风景线。

船开出大约两里左右水路,我们看到有渔民正在蚝场收生蚝,掌舵师傅特意放慢船速,有人向渔民挥手致意,渔民向我们点头憨笑,把收好的生蚝放进了水桶里。

蚝场上有好几只白鹭鸶飞来飞去,戏水盘旋,水面浮光跃金,蔚为大观。大家已经兴奋了起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把这一段美丽的画面定格了下来,定格在记忆中,大伙儿有说有笑,场面热烈。

“哒哒哒”的马达声一直在响着,像一首丰收动感的歌曲,木板油船如一条大鱼,穿行于蚝场之间,灵活自如。有朋友计算,木板油船从开出到返程,水路绵延,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多钟头。登上岸的时候,大家还依依不舍频频回头眺望。

探访辰州万亩蚝场,大家虽历经炎阳酷热而意犹未尽,其乐融融。辰州蚝远销海内外,闻名遐迩,勤劳的海陆丰人,用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这片热土上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为推介家乡的产品向世界发出了一张金名片。

大暑乘蚝艇穿越五千年

淡汝浓抹总相宜

●翁烈鑫

见过许多的庵寺,我总觉得有些平淡和单调。而伫立于捷胜镇东坑村东北侧山上的白石庵却让我有些怦然心动。那里的绿树怪石、碧水蓝天以及充满着传奇的故事,在我的心中久久地挥之不去。

“大暑前后,衣裳溻透。”在“大暑”节气的那一天,我们“文化之旅”采风团一行三四十人在 “桑拿天”中游走,去的第一站就是白石庵。

停车后,迎接我们的是一条掩映在浓密的树阴下的水泥小道。路两旁种植着成片成片的荔枝树。那么多的荔枝树,一棵与另一棵挨在一起,如一个个绿浪,层层叠叠卷曲而上。一眼而望,像是一个立体的绿色湖泊。逼仄行走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龙眼树。龙眼树上一串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腰。仔细看龙眼,只见它全身圆圆的,小的宛如黄豆,大的则有拇指那样大。偶遇柚子树,那几个形似葫芦的小果实挂在不高的树上,令人一望而生爱慕之心。石榴也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在密密麻麻的树叶后面躲躲藏藏,露出半个脸儿。路上时不时还可以看见一大片一大片争相绽放的野花。它们像是在绿毯上撒着的黄宝石。走了不久,一条汩汩而流的小溪映入眼帘。溪水欢腾地跳跃着,正在为我们唱着动听的歌儿。

穿过水泥小道,我们来到了白石庵山脚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抬头而望,山上绿树成荫,怪石嶙峋。那奇异的石头,形态万千,有的酷似一对鸳鸯,有的如一只大象,有的形似一朵石莲,……。进入白石庵路口时,一对石头形如龟、蛇,相对而立,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了这么壮美的景色,我们心中不禁一阵欣喜,于是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拾级而上,登上半山腰时,只见四块大小不一的方形岩石叠砌在一起,构成一块奇异的天然巨石。石上刻着“白石庵”三个大字。巨型石头的下面就是庵寺。这种以石头为屋顶的庵寺,确实比较少见,令人不由得啧啧称奇。庵寺的大门贴着大理石,镌刻着一副楹联: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座上慧风生。看守的老妪很是客气,热情地招待我们一行人。

仔细看来,白石庵并不大。所有的建筑面积都算上估计也就是几十平方米。与莲花山脚下的鸡鸣寺、陆丰市清云山的定光寺相比,白石庵真是静得没有一丝喧嚣,没有一丝张扬。置身于白石庵之中,你可以品味到难得的宁静,让浮躁的心快速地沉淀下来,也许还能在孤寂中领悟人生。

偏殿左后侧的一条漆黑的地道,勾起几位文友探险的兴趣。她们用手机手电筒照明,蹑手蹑脚地前行,想一探其中的究竟。

站在庵前,极目远眺,对面就是太平洋。那碧绿的海水一望无际,就像柔和的绸缎,微微地荡起涟漪。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海水似乎已和天空合为一体,很难分得清是水还是天,真是“天连水尾水连天”。此时此刻,这一处绿树环绕、怪石丛生、碧波荡漾,再加上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画,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白石庵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据说,该庵乃是宋末时期的觉龙公主所建。觉龙公主原是宋帝之女,随文天祥转战海丰,经甲子、碣石、捷胜及船澳等沿海港屿时,被派驻镇守捷胜。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掳后,其余部退守捷胜,并与觉龙公主部联合当地居民在捷兰埔共抗元军。一年后,全军覆没。觉龙公主虽然侥幸不死,但是复国已无望,遂与随从隐姓埋名,在白石庵山开山门建庵修行。

就这样,千百年来白石庵作为帝女的隐迹,不仅成为当地的一处名胜,还披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有人说,懂得欣赏大自然的人,是懂得梦想的人。白石庵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久久舍不得离去。可是我只是一个路人,我终将会回到我来时的地方。在人生征途上能有这么一次的阅历,我已心存感激,觉得活着多么美好。而此刻,我惟愿白石庵永远醇美!

齐白石画虾图文详解【视频】

转自:汕尾日报17.08.06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新华社新增一批禁用词和慎用词: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

10种男人注定长命百岁

原来创可贴一直都贴错,这样用才对

痛风一个小方子,一天见效,太棒了!发1次,救人无数

治疗感冒只要一分钟...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文学看台435 | 广东佛学院尼众学院外聘教师走山西

文学看台434 | 温水义的蒲瓜

文学看台433 | 吴春红的凤凰树

文学看台432 | 林进挺的鳌峰

文学看台431 | 庄谦应挑起担子

文学看台430 | 文化人 被女技师洗了脚 写出几行“健步”的规格诗 电脑一扫而“恕灿”

文学看台429 | 文化之旅103:大暑乘蚝艇穿越五千年

文学看台428 | 夜行者的菜包粿

文学看台427 | 陈春火的第一次射击

文学看台426 | 老警察的老诗与新警察的新诗PK出一段插曲【张道义郑海潮庄海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