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7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变迁: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山川网:当我们在讨论一座城市的人口时,我们往往说的是城市人口,即整个城市(地级市/县级市)行政区划下,所有的人口数量。
但是在城镇化与区域经济的领域,如果想要更深一步了解一座城市的城镇化实际发展所处阶段。那么城区人口的概念,显然就更为适用。
所谓城区是指人口、机构、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区域,与之相对的是“郊区”概念。在多数普通人的理解中,一般习惯把城市下辖县级市和县城之外的行政区,视作是城区。
但实际上,经过过去几十年中国大规模的撤市划区运动,很多城市的郊区虽然也冠以“XX区”的名字,但实际上无论是城镇化水平,还是城市基础建设阶段,以及实际的经济体量,都还远远不能达到“城区”的实际要求。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城区人口这一概念,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对比1981年和2017年两个年份中国大陆城市城区人口20强,一起探讨中国城区人口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过程。
1981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
1981年,是改革开放开始年份1978年的三年之后。
站在当下的角度,如果我们回看当年中国城市的经济体量、人口体量与城镇化水平。那么即使是当时的所谓头部城市,距离我们现在生活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眼中的“城市化”概念,依旧十分遥远。
这一感觉,其实就和清朝时期,老百姓所谓的北京城,基本就是指目前北京的二环里一样。现在的北京三环四环五环层层相绕,眼看着环线都修到了河北。而当年的北京,出了二环基本就是荒郊野地。
接下来分享的这份“1981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排名,事实上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在当时的时间点,中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还未真正开启的时候,中国既有的城市人口格局究竟是怎样的。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源自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既有的城市历史格局。另一方面,则是经过了自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多轮经济五年计划之后,中国的初级工业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展现。
由于上表的信息非常清楚,所以这里也就省的我再多费口舌进行一一介绍。而下文之中,在两份时间节点的城区人口数据分享完毕后,会有专门的对比解读,所以这里我们就暂且一笔带过。
2017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
上文之中,我们介绍了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时,中国城市人口的大格局。
那么时间推进到了距离我们很近的2017年,中国的城区人口20强城市,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
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可以将两份表格进行充分对比,既要看两份榜上皆在榜的城市,也要看哪些城市后落榜,哪些城市新上榜。而落榜与上榜城市又各自属于哪些省份,哪些大行政区。
凡以上种种情况,在接下来的两个章节之中,我们都会有相关的思考与总结。
城区人口20强城市门槛巨变
从1981年到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从20.16%提升到58.52%。显而易见,这是中国历史上城镇化速度最为迅猛的三十余年。
和三十余年前相比,接近四成的中国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方式与工作内容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人口20强城市年年都会有,但是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20强城市们,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最至关重要的显然就是城区人口20强城市的入围门槛。1981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的第20位,是辽宁省鞍山市,彼时城区人口尚不足百万,仅有99.6万人。那么如何更直观地理解99.6万城区人口,究竟是怎样规模的一座城市呢?
正巧,我这里有一份关于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的新旧标准。当然了,由于1981年时间过早,所以即使是这份标准里的旧标,也是制定于1989年,新标则是在2014年上线。
我们发现,1989年与2014年中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最大区别有两点。首先是空间与人口口径进行了调整,旧标针对全部市区的城镇户籍人口,新标则改为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之所以会如此改动,显然是新旧标所处的不同时间段,中国城镇化率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989年为26.21%,2014年为54.77%)。相比三十年前,现如今流动人口的巨大体量,使得中国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标准更适用于常住人口数据而非户籍人口数据。
其二显然就是分级标准。大家看到1989年时,中国特大城市的门槛,亦不过是城区城镇户籍人口超过100万,这对于当下中国城市而言是极易满足的。但是在城镇化率仅四分之一左右的三十年前,这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再掉转头来,回看三十年前城区人口只要达到百万人,即可以进入中国城市人口20强名单,不由得识人感慨沧海横流,世事变迁。
时间线推进到2014年,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大幅提升。此时再想要成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要超过500万。这个标准的门槛依然不低,首先要求是城区人口而非市区人口,其次是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当然了,前一条要求对全国各城市难度是一视同仁的,后一条要求事实上是提升了人口流入型城市的地位,降低了人口流出型城市的地位。再大的户籍人口,如果大范围外出打工,同样城市级别会被降级标注。
2014年城市规模划分新标的另外一大变化,是在原来旧标的“特大城市”之上,进一步增添了“超大城市”的类目,目的显然是为了匹配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部分人口体量惊人的一线城市,已经不能再用“特大城市”进行有效界定。
说到这儿,我们回看下2017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的名单,就会发现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究竟是多高的门槛。即使到了2017年,有且仅有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超大城市”头衔的名副其实。
其他强二线城市,虽然不少市区常住人口早早都超过了千万,但是城区人口体量,却还距离1000万存在或高或低的差距。原因何在?在于城市经济体量不达到特定阶段,城区能够提供的就业数量是不足以支撑千万级的常住人口的。
2019年年初,郑州和西安都曾先后官宣过各自城市总人口超过了千万,并且配以文案——请叫我“特大城市”。首先这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儿,中西部城市经过过去许多年的发展,能够达到如此的人口规模值得欣喜。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人口,其实仅有一半左右生活在真正的城区,其余一半还大规模生活在城市下辖或代管的县级市或县城中。而即使是所谓的“城区”,如果我们进一步严格意义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来衡量“城区人口”,许多数据依旧是经不起推敲的。
所以城区人口体量,不仅仅是区域城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城市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参考。通过这一数据,我们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两个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相近的城市,其产业结构谁更先进。能够聚集更多人口于城市主城区,或者说城市建成区生活工作的城市,其二产与三产的解决就业能力相对也就更为发达。
从西部到东部,从北方到南方
熟悉我们的朋友应该看到本文一二章节的制表方式时,就会心照不宣地联想到在本文的结尾处,我们一定会从大区域的维度,以更宏观的视角观察中国区域人口格局的变迁。
在本文第一章节“1981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和第二章节“2017年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之中,我特意使用了七种不同的颜色,对于两个年份时间线上中国城区人口20强城市进行了行政大区划分。
我们先来看看1981年时,中国的城区人口20强城市中,七大行政区各自上榜的城市数量:东北6席(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抚顺/鞍山),华东4席(上海/南京/青岛/济南),华北3席(北京/天津/太原),西南3席(重庆/成都/昆明),西北2席(西安/兰州),华中1席(武汉),华南1席(广州)。
接着我们再来看2017年时,中国的城区人口20强城市中,七大行政区各自上榜的城市数量:华东5席(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青岛),华南4席(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华中3席(武汉/郑州/长沙),东北3席(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南2席(重庆/成都),华北2席(北京/天津),西北1席(西安)。
我们不妨先从上榜城市数量维度来比较,七大行政区的三十余年间人口格局变迁。
先来说上榜城市减少的区域:首当其冲是东北,从上榜6席滑落至上榜3席,直接对半减少;其次则是华北和西北,分别从上榜3席和2席,下滑到了上榜2席和1席。最后则是西南,从上榜3席下滑为上榜2席。
再来说上榜城市增加的区域:有区域上榜城市数量下降,自然就有区域上榜城市区域上升。最堪称黑马的,显然就是华南区,从上榜1席逆袭至上榜4席;其次是华中区,从上榜1席增加至上榜3席;最后是华东区,从上榜4席上升到了上榜5席。
上面我们介绍的是上榜城区人口20强城市的城市数量,众所周知抛开质量只谈数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还要看看七大行政区,在1981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节点上,各自上榜20强城市的排名情况。
东北:1981年上榜6席排名分别为4、7、12、14、17、20,2017年上榜3席城市排名分别为14、18、19。显然易见,东北区在全国范围内的表现,不仅是人口强势城市数量减少,质量同样下滑明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曾经可以京津两市并列,城区人口规模高居全国第4位的沈阳,一路排名下滑到了全国第14位。而辽宁省的一众城区人口大市大连、抚顺、鞍山,也相继退出了全国人口20强的排名。
华北:1981年上榜城市3席城市排名分别为2、3、13,2017年上榜2席排名分别为2、5。华北区情况相较东北区好些有限,和大家的直观感受高度匹配,几十年间,华北地区能够保持地位稳固的,有且仅有两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但京津二城命运又不相同,北京携首都之利,城区人口规模全国第二稳如泰山。而天津,则从全国第三市滑落至全国第五市,取而代之的,是实力全国公认的两大一线城市广州与深圳。
西北:1981年上榜城市2席城市排名分别为10、15,2017年上榜城市1席排名为17。从人口看经济,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事实上是西北作为大的区域板块,话语权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曾经的人口二十强城市兰州今日已无踪迹,唯一还在支撑的西安,城区人口规模排名也从全国第10滑落至全国第15。而伴随着过去几年颇为激进的人口引进政策,西安户籍人口迎来了突飞猛进式的增长。但来了是否能够就成为西安人,还要看城市的就业环境与营商环境,这需要我们后续长期的关注。
西南:1981年上榜城市3席排名分别为8、11、19,2017年上榜城市2席排名分别为6、9。相比上述区域,西南区域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上榜城区人口20强城市数量减少了1席,但是质量排名却有了明显增长。1981年时,西南城市尚且无力闯入城区人口前十排名,但2017年重庆和成都均已双双晋级。换而言之,西南人口的聚集效应,今日要远胜往日。
华南:1981年上榜城市1席排名为6,2017年上榜城市4席排名分别为3、4、8、13。华南地区,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人口与人才的第一“收割机”。改革开放初期,华南地区的城市发展落后程度,有目共睹,除广州之外再无第二人口聚集之所在。而现如今,不仅坐拥广深两大一线城市,东莞佛山的城区人口体量同样令人感到惊讶。为什么华南地区,或者说是广东省能够有如此的人口吸引魅力,或许是后人回看今日中国区域经济历史时,一大亮点所在。
华中:1981年上榜城市1席排名为5,2017年上榜城市3席排名分别为7、16、20。华中区域的变化,就是从华中一哥武汉,演变成华中三雄武汉、郑州、长沙的过程。武汉城区人口排名从1981年的全国第5下降至2017年的全国第7,虽然名次有下滑,但是这的确过不在武汉。因为使得武汉排名下滑两位的,正是两座一线城市广州与深圳。武汉在过去三十余年间的表现有目共睹,城区人口规模翻了两倍,在华中区域内的领先优势至今仍十分明显。
华东:1981年上榜城市4席排名分别为1、9、16、18,2017年上榜城市5席排名分别为1、10、11、12、15。华东区域的变化情况同样十分复杂,首先华东地区坐拥中国最佳区位优势,所以无论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现如今,在城区人口方面始终都处于中国大区第一梯队。从城区人口规模的变化来看,部分城市甚至翻上四五倍之多。但是我们发现,在排名上提升上,华东地区城市除苏杭两匹大黑马外,其余城市的表现均不是特别突出。青岛排名仅上升一位,南京排名甚至还下滑一位,这对于背靠山东和江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宏观背景而言,的确是并不尽如人意。这事实上还是充分反映出,过去这些年江苏与山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聚焦度不足,未能把握时机形成超强经济实力强市的遗憾。
伴随着中国人口增长率的持续放缓,在2017年能够在城区人口体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一定程度上会在未来较长时间保持经济增长的连续性。
但即使是城区人口体量前20强的城市,其内部分化情况依旧明显,部分城市每年仍以数十万的人口体量在流入,部分城市人口增长乏力甚至面临外流风险。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版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金融中心 丨 东北三省 丨 理想生活 丨 返乡置业 丨 空气质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递业务量 丨 2018年GDP数据 丨 广州轨道交通 丨 吞并莱芜 丨 中国超级楼盘 丨 宜居指数 丨 经营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业城市榜 丨 中国县域指南 丨 各省龙头行业
人文: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