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24.阳明病猪苓汤证

发黄之证,多成于湿热,诸治发黄之方,皆治湿热之方也。

乃有本阳明病,其人蕴有湿热而不发黄者,自当另议治法,而阳明篇中亦曾载其治方矣。

伤寒论》原文∶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节所谓脉浮者,乃病入阳明,而犹连太阳之府也。盖太阳之病,在经脉浮,在府亦脉浮,此因太阳之府蕴有实热,以致小便不利,而热之入于阳明者,不能由太阳之府分消其热下行,转上逆而累及于肺,是以渴欲饮水也。治以猪苓汤,是仍欲由太阳之府分消其热也。

【猪苓汤方】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苓、茯苓,皆为渗淡之品,而猪苓生于枫下,得枫根阴柔之气,以其性善化阳,以治因热小便不利者尤宜,故用之为主药。用泽泻者,因其能化水气上升以止渴,而后下降以利小便也。用滑石者,其性可代石膏,以清阳明之实热,又能引其热自小便出也。用阿胶者,因太阳之府原与少阴相连,恐诸利水之药或有损于少阴,故加阿胶大滋真阴之品,以助少阴之气化也。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293条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见<论>第293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篇>讲的最多的是少阴寒化证,下来是少阴热化证:本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 ...

  • 白发伤寒论|第六十三讲(319)

    第六十三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先看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有心中烦不得 ...

  • 医话中药(342)——阿胶(3)

    阿胶有滋阴阳性止血润肺的功效,其应用至少有两千多年.阿胶是中药中炮制比较复杂繁琐的一味中药.在经方中,还有还几个应用阿胶的方子.猪苓汤就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个经方,只要辨证准确,效果是立马见效的. &l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4.柴胡解

    柴胡∶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甚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寒热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4.答徐××读《伤寒论》质疑四则

    古人之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尽信.愚不揣固陋,敢将徐××所疑<伤寒论>四则,反复陈之. 第一疑∶在太阳下编第二十节.其节为病在太阳之表,而不知汗解,反用凉水 之.灌之,其外感之寒已变热者,经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4.风温兼喘促

    辽宁赫姓幼子,年五岁,得风温兼喘促证. 病因 季春下旬,在外边HT 戏,出汗受风,遂成温病.医治失宜,七八日间又添喘促. 证候 面红身热,喘息极迫促,痰声漉漉,目似不瞬.脉象浮滑,重按有力.指有紫纹,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资生汤

    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 玄参(五钱) 于术(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捣碎) 牛蒡子(三钱,炒,捣) 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脾为后天之本,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 (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醴泉饮

    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 人参(四钱) 玄参(四钱) 生赭石(四钱,轧细) 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 甘草(二钱) 劳热之证,大抵责之阴虚.有肺阴虚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一味薯蓣饮

    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生怀山药(四两,切片) 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 ...

  • 《医学衷中参西录》5.参麦汤

    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人参(三钱) 干麦冬(四钱,带心) 生山药(六钱) 清半夏(二钱) 牛蒡子(三钱,炒,捣) 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 甘草(钱半) ...

  • 《医学衷中参西录》6.珠玉二宝粥

    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二两) 生薏米(二两) 柿霜饼(八钱) 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山药.薏米皆清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