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解经之《道德经》:十一,以道为本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至简,无欲无求。本于自然是大道的唯一动机。无为的重点便是学习道的无欲无求,像水一般顺势而为。换言之,无为就是积德。行为举止能够以道为本,这样才能称做是有德的行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仁义之举,它的动机是有所欲的,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的行为。与大道的无欲无争,本于自然的法则相背。当大道不被人所识,使得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或者说使得人们的行为只会停留在仁义的层面;

慧智出,有大伪:

①大道废人而无德。有才无德,其害无穷。

②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所体现出的智慧,使得人们迷失在物质世界而无法堪破天地万物以道为本的真相;

六亲不和,有孝慈:

亲人间的不和睦,使得人们能够明白何谓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的混乱,使得人们能够分辨何谓忠奸。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上一章,意在指出世人不明大道乃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因此他们的行为总是被一己之私欲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纷争。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具体的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大道的方法。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圣智,仁义,巧利都是失道的体现,这些可名的概念会阻碍人们对大道的认识,会让百姓的行为举止变得离德叛道而无法明白本末的道理。因此百姓对道的体悟不应受到这些失道事物的影响。将这些道理变成法令还不够,还要去践行它们。让百姓重归于朴,心正意诚,只要天下都认识了大道,明白了大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彼时哪怕没有了知识的传承也没关系。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一章说明的是世人一叶障目,游离在事物的表面贪图享受,对于这个世界没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只是不停的追逐着外物,不断的满足着自己的欲望,成为了乌合之众而不自知,荒废了一生还乐在其中。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章当作是老子的一段独白:一位有志于道的人虽然与众人身处一处但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老子看着周遭沉迷于外物,用尽智巧而沾沾自喜的无知的人们,他的心中反而有种孤独落寞的傫傫感。

唯,阿表示的是对他人的态度,恭敬或者怠慢。美,恶表示的是对外物的喜好,喜欢或者嫌弃。这一段话想要表达的是世人舍本逐末的心理使得他们的人生就像无根的浮萍,永远找不到归宿。

译文:恭敬或者怠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是不真诚的。一个不真诚的人,无论他表现的恭敬也好或者是怠慢也好,其实都是没有区别的,他始终是一位不值得相信的人。)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喜好与厌恶都是被外物所惑的表现,说明了世人被局限在了表象之中。在五色,五音,五味的世界中游离,而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此种阶段的喜好与厌恶是没有意义,没有区别的。)对于舍本逐末的人而言,他们忙于满足一己之私欲。能让别人担心的事物,他们也一定会担心。荒诞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这些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世界里纵情享乐,只有我对这些无动于衷,懵懂无知的像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一样,有时颓丧失意感觉哪里都不适合我。这些人都有富余,而只有我仿佛总是少些什么。我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这些人都很聪明,只有我是糊涂的。这些人都很精明,只有我是愚昧的。似大海一样无波澜,像风一样无处安身。这些人都有值得骄傲的本事,而我愚钝浅薄。我唯一不同于这些人的就是以道为本,尊道贵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