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化义:梦里走进“冀鲁豫”
前不久的一个半夜,我突然被一个惊梦吓醒。梦里遇到的是,在我姥姥家山东省菏泽县安兴公社前孙庄,到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被日本鬼子逼进一片高粱地,眼看八路军就要陷入绝境之际,有个叫雷健的人,是这一带的地下游击队长,将一颗手雷弹扔向敌人……
梦中醒来,我定神细想,现实记忆中,好像还真有个叫雷健的老革命。小时候听母亲说过,她的老家前孙庄,坐落在一大片沙地上,解放前也是革命根据地,有个叫雷健的,在那一带打游击,妻子孩子就安顿在我姥姥家对面的一户人家,雷健只是其化名,真姓姓徐,解放后,他就在化名前边加上姓,叫徐雷健。第二天,我打电话问三姨,她说,是有这个人,后来当了副省长,他媳妇当年就住俺对门,与你娘常在一起下地干活,关系挺好。
我的老家,解放前是著名的“冀鲁豫”边区,也叫“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出于对过去历史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我在一次拜访老领导魏艾民将军时,问起了“冀鲁豫”的事,提起“冀鲁豫”,老人特别激动,回忆起许多昔日的往事。魏将军是河南内黄人,老家就在“冀鲁豫”边区,十多岁参加革命,打过仗,当过宣传干事,解放后加入人民海军,后来长期在军队报社担任领导,最后从海军政治学院正军职政委位置离休。将军说:“我现在年纪大啦,什么事也干不了啦,也没什么心事啦,但有一个心结放不下,‘冀鲁豫’当年对革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如今宣传的很不够,很多年轻人不了解。”听说我有个同学在菏泽“冀鲁豫”纪念馆工作,将军说:“能不能请你同学找些关于‘冀鲁豫’的资料,我花钱都行。”
我赶紧与同学彭建平联系,她听说老将军的心愿后也很感动,把自己保存的一些资料快递寄了过来,我收到后当天就送到了老将军家。几天后,将军女儿小海打电话说:“老爷子可高兴了,看得可认真了,由于太兴奋,一连几夜失眠,吃两片安眠都不管事。”我一听吓坏了,可别让将军把身体激动坏了,那我可就心不安了。
同学彭建平还告诉我,现在关于“冀鲁豫”的资料也不少,出版过许多书了。在北京有个“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冀鲁豫分会,牵头的是杨得志女儿杨秋华、段君毅女儿段存华、万里儿子万伯翱、曾思玉女儿曾丽、崔田民女儿延峰等。担任资料丛书主编的是老家鄄城的原劳动部司长李春光老先生,76岁了现在还整天写书编书呢。”
听了这话,我打听了李老师的住址,赶到菜户营一带前往拜访。我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冀鲁豫”的情况,多找一些书籍资料,圆了老将军的念想。同时,我还有个心愿:我二大爷彭太厚当年就在“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打游击,他参加革命时只有十三四岁,听说他当区文书时,区长就是我们那一带赫赫有名的地下党游击队领导人杜子端。我也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踪迹与故事。
12月8日上午,我就来到李春光老师家拜访,李老师特地从7层下到楼下接我,寒风中,发现一位头发苍白的老者,在张望,我赶紧走上前去,问是不是李老师,老人笑着说:“是啊是啊”,把我拉进门洞。进了家,还没坐下,李老师就说起他编写“冀鲁豫”历史的事,一边说一边领着我,看他的书架上摆满的有关“冀鲁豫”历史的书籍,有他写的,有他编的,有别人写的送给他的。特别让我没想到的是,李老师担任主编的一套关于“冀鲁豫”历史的资料丛书,共分4卷,有300多万字,收录了大批老革命家、老游击队员的回忆,以及他们子女的纪念文章,不少资料详细,对当年的战斗场景和故事有生动描述。从中,我竟然还找到了二大爷参加过的都司集战斗案例,看到了当年游击队领导人杜子端带领战友,深夜俘虏彭楼炮楼里伪军的故事。在这部丛书中,居然我发现还收录了魏政委的一篇回忆杨得志司令员的文章,并配有对魏政委的简介。
据李老师说,他之所以爱上编写“冀鲁豫”史料,一是他是鲁西南人,家在鄄城左营(距离我老家彭楼很近)他的父亲当年也是“冀鲁豫”根据地的村长;二是他曾经与“冀鲁豫”老县长、边区支队领导人、原农业部副部长杜子端有较多接触,了解过“冀鲁豫”的情况,三是退休后有了精力,喜欢搜集一些资料,觉得也是一种乐趣。他先是为马文瑞写了一本回忆录,接着又为几位老革命写回忆录,后来有机会接触到“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冀鲁豫’分会”,编写起有关史料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说,他现在正在编写《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简史》,还搜集了100多个记录“冀鲁豫”历史的战斗故事。他在电脑上点开文档,指着字行,向我介绍起当年的历史:
当年“冀鲁豫”根据地的建立,最早还是经党的领导人张闻天提议的呢。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会师吴起镇,结束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程,任党的领导人的张闻天审时度势提出了“得冀鲁豫者得天下”的论断,张闻天还同陈云谈起此事,陈云说,“冀鲁豫”物华天宝。不久抗战爆发,八路军115师、129师挥师东进,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五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冀鲁豫根据地,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刘伯承、万里、宋任穷、陈赓、黄克诚、萧华、杨勇、杨得志、苏振华、曾思玉、段君毅等都曾在那里驻扎、作战和停留,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冀鲁豫”边区面积很大,抗战期间控制县城75座,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最后成为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各个县区的行政区划也多次变动,如今,仅已经消失的县名就达102个。解放战争中,从这个根据地走出去的我军正规部队,就有1纵、7纵和6纵三个纵队,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毛主席对“冀鲁豫”曾给予高度评价:“冀鲁豫”边区是我党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没有“冀鲁豫”就没有新中国。为了缅怀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功绩,山东菏泽于1998年在牡丹区赵王河畔建立了“冀鲁豫边区纪念馆”,为建这个纪念馆,时任地区民政局领导的我的堂哥彭华,好几次来京给段君毅等老革命家和相关部门汇报工作。纪念馆占地198亩,建筑面积11700余平方米,集展厅、画馆、广场建设于一体,主体建筑由展厅和全景画馆组成,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每年吸引众多参观者前来接受教育,已成为山东省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从李老师给我的资料中,我还发现,原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许多老革命,后来成为共和国人民海军的高级将领和中高级干部,如王宏坤、苏振华、潘焱、魏艾民等。
看到李老师说起“冀鲁豫”的历史资料和他电脑上的文档来,如数家珍,神采飞扬,我也深受感染,仿佛又回到昔日父辈们提着脑袋打游击的战争年代。我想,能有这么多冀鲁豫史料,有这么多人在研究冀鲁豫历史,魏将军知道后也该了却心愿了。
从李老师那里带回一大摞历史书籍,我如获至宝,接连几天都认真翻阅。一本本、一篇篇、一页页、一行行,就像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展现着“冀鲁豫”的历史,诉说着当年革命老区人民的苦难、抗争与坚强,呼唤着今人:莫忘过去,永记初心,共和国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不能不珍惜!
原创文章,读完请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