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体式浅谈

作者简介:汤林尧,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焦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诗词学会理事,孟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顾问。近年出版有《历代六言绝句抄》《南北朝五言古绝选》《唐人仄调绝句》《唐人仄律三百首》及自选诗文集《西岭撷蕙》《西岭集》《西岭说诗》等,退休前曾在省文联《奔流》与焦作市文联、文化局书报刊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及戏剧本、电视连续剧本等,近年发表格律诗900余首、诗论50余篇。

五绝体式浅谈
汤林尧
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四句成篇,是我国旧体诗中最短小的一种形体。五绝有古绝、律绝之分,而古绝又有平调、仄调之别。五言古绝中的平调、仄调体式在齐、梁时就已形成,后世相继沿用,佳作甚多。五言律绝之体式,齐、梁时虽已出现,但正名定型是在盛唐时。
平调五言古绝,其二、四句末字须平,三句末字须仄,首句末字可平可仄。如齐人谢朓的《同王主簿有所思》“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其“归、机、稀”三字皆平,“上”字仄。仄调五言古绝,其二、四句末字须仄,三句末字须平,首句末字可仄可平。如梁人何逊的《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其“念、里、起”三字皆仄,“来”字平。无论平调或仄调,每句中平仄相间或严或宽都可,两句间的对仗以及两联间的相粘也都没正规约束。这就是古绝与律绝的不同之处。上面所举谢脁的诗就比何逊的诗平仄工整一些,但它仍属古绝。胡国瑞在他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第五章第二节(二)中评论谢脁这首诗时说“在艺术风格上已达到唐人这一诗体的高境,只是上、下两联都未粘着,仍应看作古绝。”齐、梁时出现这类平、仄两调五言绝句,是沈约等人倡导声韵之结果。翻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齐诗》和《梁诗》,可找出许多这类体式的诗,说明当时的诗人们都在自觉地使用这类诗体。这类诗体对后世影响颇远,即使到了盛唐律绝定型后它仍被诗人们所使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为平调古绝;《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夜侵罗袜。却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即为仄调古绝。明人胡应麟的《诗薮》内编卷六曰“太白五言如《静夜思》《玉阶怨》等,妙绝古今,然亦齐、梁体格。”看来关于古绝之体,后世是公认的,且不把它与律绝相混淆。再看中、晚唐这类诗例:平调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孟郊的《闺怨》“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皆二、四句末字平,三句末字仄)仄调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贾岛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皆二、四句末字仄,三句末字平)宋、明、清诗中,这类体式的例子更多:平调如宋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明高启的“妾刀不断机,郞行当早归。还将机中锦,作郎身上衣。”仄调如清徐缄的“欲题尺素书,昨夜秋风起。此去到巴陵,三千三百里。”顾炎武的“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等等,随手翻卷,即可寻得。

五言古绝中还有一些与此不同的写法,属于齐、梁以前的古体,后世有人偶用,为数极少,论者也鲜见。

五言律绝的平仄要比五言古绝工整得多,并且全用平调。五言律绝的形成及最终定型,不是哪个人的硬性规定,而是沈约等人所倡导声韵之必然结果。单从“句中平仄相间”“两句平仄相对”“两联平仄相粘”这几个方面看,与古绝相比,其声韵之美,显然又进展了一大步。其实,五言律绝早在齐、梁时就已出现了。如庾信的《和侃法师》“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若按旧韵书析其平仄,此诗为“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与盛唐定型的五绝“首句平起仄收”一式无甚差异(一、二句首字可仄可平)。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第六章第三节(一)说“这些小诗的风格,已是唐人五言绝句的境界,为唐人在这一体裁上提供了精美的范本。”所论可谓深得精髓。庾信还有一首《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平仄和上首大致一样,尤其末句“南向飞”不作“向南飞”,可知作者已是自觉地在谐调声韵了。葛杰、仓阳卿的《千家绝句》说这首诗“诗的音节谐美,与唐人律绝已无差别。”所论与胡国瑞基本相同,证明对于五言律绝体式之认定诸家是一致的。由于律绝的声韵比古绝更加和谐,这一诗体自盛唐定型后,作品遂大量涌现。历代诗人几乎没有不涉及此体的,名家名篇名句迭出,堪令今人借鉴学习的不计其数。如唐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首句仄起仄收式)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评此诗“出语浑成,妙入化工。”宋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首句仄起平收式)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评此诗“思益精而语益工。”高翥的《戍妇吟》“辞家出戍边,北望隔青烟。怕作沙场梦,秋宵不敢眠。”(首句平起平收式)金性尧的《宋诗三百首》评此诗和金昌绪《春怨》是“两种手法一样心情。”明高攀龙的《枕石》“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首句平起仄收式)朱安群的《明诗三百首详注》评此诗“质朴平易,空灵悠远,颇耐回味。”清袁枚的《推窗》“连宵风雨恶,篷户不轻开。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也是首句平起仄收式)吴应和、蒋星华的《浙西六家诗抄》评此诗“处处虚灵活泼。”以上所举仅是五言律绝长河中的一串小浪花,其千堆白雪之状勿需赘述。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霍松林在毛谷风所编《历代五绝精华》序文中说“律体绝句形成于齐、梁以来律化过程之中。入唐以后,遂与古体绝句共领风骚,各放异彩。”此言高度概括了古人的五绝风貌。但愿今人能继承发扬这一诗体。
(0)

相关推荐

  • 姜思学:格律诗随笔

    [总第070601期] 格律诗随笔 作者:姜思学 甄子虚和贾乌有两先生要我就格律诗的写法谈点意见,其实我能有什么意见,自己于格律诗,虽然写点,不过爱好罢了,论到水平也就半瓶子醋,使劲晃荡都出不了瓶口! ...

  • 什么样的五言、七言诗不应该标“绝句”“律诗”之名?

    作者:诗道骏言 前 言 我多次发文讲解关于绝句.律诗的基本概念,纠正某些人对格律诗认知的偏差,抨击"少见多怪.偏执蛮横"的格律控行为,有些人因此认定"诗道骏言反对格律&q ...

  • 绝律诗讲义

    当前位置:首页 >论诗与文史 > 详情 山野闲人杨绍安 男  67岁四川 成都市 彭州市注册日期:2020-08-06最近登录:2021-06-30粉丝人数:1»个人空间   »留言板最新 ...

  • 五言绝句押仄声韵时,平仄如何排列?

    五言绝句如果押仄声韵,其实对平仄关系的处理还是一样的. 平仄关系的三要素是什么?相替.相对.相粘. 我们先通过相替得出五言诗歌中的律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意这个律 ...

  • 浅谈阴瑜伽,附全套阴瑜伽32个体式及功效、经络、注意事项!(收藏级干货)

    阴瑜伽是1980年才创立的瑜伽流派.创始人是美国的瑜伽老师保罗.葛里利(Paul Grilley)他是学医的,同时也是一位瑜伽老师.按照创始人自己的说法:他从不建议把阴瑜伽当成一个独立的瑜伽体系来练习 ...

  • 浅谈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随着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建设数字乡村的道路,从传统的乡村治理到使用互联网数字化治理的模式,乡村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乡村治理模式到底发生了 ...

  • 汽车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浅谈汽车开发流程

    许良  汽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你知道汽车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吗?你的脑海中很可能浮现出来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非常有艺术气息的设计师,在草图上帅气的描绘着看起来非常犀利的线条.对,但不全对.对于汽车工程师的我而 ...

  • 浅谈办公室装修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未来办公室装修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这是这个行业未来前景的重要话题.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所有的事物都会以最新颖的方式出发.科技的发展也让每个行业都转遍了方向,同时对行业的要求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

  • 颧骨浅谈

    ​骨过高 颧骨过于发达的人,单从脸部看上去就给人以高傲的感觉.而他们也得确有这种个性,常固执已见,虚张声势或显得自负是他们的特色.在工作上,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忠告,总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一点不利于 ...

  •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多年来,在运用地龙治疗痰湿壅肺型.肺络瘀阻型.心肺两虚型.肾不纳气型的咳喘上有了一些心得,现介绍如下.   咳喘是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

  • [鉴史释疑]曹操是英雄还是汉贼 浅谈曹操的英雄之处

    时间:2021-04-16 08:30:03    来源:本站(吾爱诗经网)整理       作者:魁哥说历史 在不同人眼里,曹操的形象和品格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曹操是汉贼,但也有人说曹操是英雄,其 ...

  • 油车的教学真能开电车? 从驾校角度浅谈电动汽车事故

    可能是因为电动汽车正处汽车变革的"风口"中,所以因为电动汽车造成的事故在今年都能成为热搜榜的常客,刨去产品本身的原因不谈,在驾校的培训体系中有没有需要提升的部分? 我们都知道目前驾 ...

  • ​浅谈中医:心、肝、脾、肺、肾五脏异常会出现这些症状【推荐好文】

    在中医里,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不仅仅是身体器官,更是人体养生的最终落脚点.在繁忙的社会环境中,五脏承受了许多本不应该承受的负担,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在潜移默化中伤害着五脏以及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