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艺术|吴培标:诗心的流布溢出(文/黄少青)

作家书城

画家简介

吴培标,1962年出生,现揭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榕城区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揭阳中国画院艺术顾问。

诗心的流布溢出

——吴培标的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

文/黄少青

中外艺术史上,“天才”这个字眼,可能是经常被提起或者暗示的。十九世界印象派大师莫奈,他的启蒙老师布丹,在发现他这个小伙子不同凡响的绘画才能之后,赞赏地对他说:“你很有天才,一看便知道。”可见天才是可明显感受到的。我国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文中,开篇即谓:“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暗示性地强调,艺术创作所产生的特殊的审美效果,主要的当来自于非后天的天才成分。

吴培标   万壑千峰心上生   100*180cm   设色纸本

联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先后有机会看到吴培标的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印象深刻之故。需要承认的是,我跟培标相识稍迟,迄今并不清楚他学画究竟起于何时。只约略知道,无论油画还是中国画,培标似乎都没有什么很直接的从师经历。同时,培标的主业一直是在经营“五云楼相馆”,专门搞照相,画画这玩意,在他仅仅是自娱自乐性质的业余爱好而已。所以培标始终很低调,不图虚名,即使在当下蔚然成风,三天两头就有画展举办的那么多热闹中,似乎也极少见到他本人或者他的作品现身于其间。然而有趣的是,培标的“五云楼相馆”,却是地方上不少知名书画家和文化名人喜欢光临的地方。大家常常随兴而至,落座于客厅,相对品茗,坐而论道,海阔天空,宾主皆不亦乐乎。这使得“五云楼相馆”无形中颇具几分“文艺沙龙”的意味。要之,可谓培标是甚得人缘者。不过我以为,培标的甘于寂寞的艺术才华和性情品格,皆为众人所欣赏和喜欢,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吴培标   水乡人家   50×70cm    油画

在我跟培标不算很多的对话交流中,一般都脱不开文学与艺术的话题。培标并不攻文学,但他对地方上一些写作者的才具与作品,往往有着相当犀利的评判眼光,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直戳要害。这常使我暗中叹服。并且体察到,对于文学的直观感受,恰恰是艺术家天性中打通的一扇门扉。培标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些自得的神色,却绝对不是夸夸其谈而又自视甚高,让人不快的那种。所以有时候我竟会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偷着欣赏他的毫不遮掩的率真。并且觉得这种率真,无疑也是渗透到了培标的绘画艺术的内在本质的。而这与我所想说的“天才”的实际含茹,或许多少也存在着一些关联性。

吴培标   乡情    100×120cm    油画

当然,从绘画艺术来说,“天才”可能是光芒万丈的照耀,也可能只是亮度不大的呈现,这就取决于造化对人的命运安排了。所以当我不避讳于把“天才”作为具体到吴培标的一种意指时,很显然,我是在后者的意义上来加以肯定的。也就是说,尽管在绘画艺术的追求上,培标从未有过直接的师授经历,但他却依靠自己的灵性和勤勉摸索,不光学油画,也学中国画,并且达致的水准,皆足以令人刮目,这便是近乎天才的表现。这里没有光芒万丈的机缘的眷顾,却有着不可轻忽的亮度的透显。

吴培标   桥    100×120cm    油画

值得提到的是,培标画油画,画中国画,在语言形式上,油画的重再现,重色彩,中国画的重寓意,重笔墨,他均能以独到的艺术敏感,各得其法,而不互相扞格,这也不失为天才般的领悟力。如果视线不及于培标的其他作品,只把他的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作为关注的重点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作为艺术家天才气质最不可或缺的诗心,在培标也常常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布和溢出。并且培标的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也因此获得了某种不无特征性的情感表达。

吴培标   素馨   100×120cm    油画

不难看出的是,培标的油画风景,似乎自觉或不自觉地有着向十九世纪印象派大师莫奈致敬的意味。在各个具体画面中,他一样弱化了形象的外部轮廓和质量感,而热衷于色彩在阳光下变幻莫测的丰富性。如《水乡人家》,朝暾初临,薄雾渐消,近处河边错落着几间小屋,周遭高树相杂,乱桠纷枝交错伸展,绿荫重重披垂,稍远处水影滉漾,一座石拱桥隐隐于其上,深邃的地方显出几分迷离……这是一个屏绝了市廛喧嚣的去处。然而所有景物在阳光和空气中产生的色彩变幻,却是一派热烈而响亮的天籁乐章,给人带来了色彩斑斓的视觉愉悦。《乡情》,是阳光已经高照的时候,村道、竹林、草丛、老屋,一切景物都被涂抹上了金黄的色调,青翠的竹林也不例外,甚至连阴影也有着晃亮的感觉;一群白鸭子突然出现在泥土路上,它们以抢眼的位置,为乡村恬静的生活世界,作了饶有兴味的注解。然而统攝全画的,仍然是阳光给色彩带来的变动不居的幻变,从而构成了别一番田园意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发现,在培标那么多的油画风景中,除了阳光与色彩碰撞在一起的交响外,所有伴随着情感流动的笔触,一笔笔交织错落于其间,几乎无不夹带着轻重疾徐的节奏,这也透示出了创作主体较为个人化的诗心元素。

吴培标   海韵   100×120cm    油画

培标的中国山水画,或许尚未可称笔能扛鼎,然而诚如古人所言,“所布置者,甚有山水云烟余思”,则正好是他得以体现的显著特点。如《万里空山有源流》,前景土冈之上,古松杂树红绿相与映发,深涧回抱,中景石壑岩崖,层叠错落,众多泉瀑由远而近、由上而下,汇泻于清潭之中,远景山峦虚淡,透出了天际一角。全画笔踪墨迹的挥运,既不缺乏法古的绪余,也有着对于当代某些名家的追躡,但更多的是自家笔墨自家写的意态。甚至于淡墨与浅赭的抹抹染染,犹隐见西画似的影子。说不清是秋色的淡妆浓抹,抑或是天穹绮照的洒落,在亘古的空寂中,它们确实达成了一种浩苍郁拔的荡胸意境。《千里江陵有轻舟》,中右部分近景大石丛立,林木荣茂,亭舍掩映于其间,中景奇峰危岭,峥嵘峻拔,一道飞泉倚石流注,烟云浮动处,远嶂在望;中左边岸石荦确,带出一片逶迤平阔的江面,无数征帆争先竞发,远景烟波微茫,冈峦隐隐,长天万里……如此开阔辽远的意境,实在是意匠甚高的诗心营构。所以在这里,或许正可用文征明的诗句来概括培标的中国山水画,所谓“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吴培标   欲抱琴声伴泉声   70×70cm    设色纸本

节选自《广雅艺术·霞彩漫天》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