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大PK,会怎么样?
中西先贤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那么,如果将他们两个在一块PK,会怎么样呢?现在分别从各个方面盘点一下:
一、两人的头衔
分别百度一下。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苏格拉底: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但简历中有: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三贤之一。
可以看出,两人各有千秋,但孔子更全面、头衔更多。
二、生活的年代及籍贯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但祖籍是宋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
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69年,那一年孔子已逝世10周年了,古希腊雅典人,死于公元前399年。
算一下,两人活的年纪相差不大,孔子73岁,苏格拉底71岁,孔子比苏格拉底多活2年,两人在古代都是高寿的人。但苏格拉底在孔子面前是晚辈,比孔子的亲孙子孔伋(也叫子思,生于公元前 483年)还小14岁。因此,苏格拉底见到孔子妥妥地叫一声孔爷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从现在的视角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10、20年就有大变化,两人年龄相关82年时代会很不同。想想82年前,也就是二战前,和现在的差距会有多么大?但那个时候,中西双方那时都完成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社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迅猛发展后平缓了下来。两人虽然有82年的时代差距,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82年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基本可以称是同时代的人。当时我国是“春秋时期”,西方是“古希腊”时期。
两人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非常宽容,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粉墨登场,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非常高,关键的原因就是铁器时代到来后生产力猛然大发展,一部分人不用体力劳动也可以活的很滋润,这批人就是我们说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后有时间和精力专门研究思想和文化,这就是造就两位思想巨擘的时代背景。
三、出身对比
孔子是贵族出身,先祖是商朝开国的君主商汤,十四世祖微仲是商纣王的兄弟,六世祖得孔氏,叫孔父嘉,曾任过宋国的大司马(相当于武装部长总司令),后来得孔氏的孔成了姓氏,孔子就姓孔了。孔父嘉后来在宋国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杀了,他的儿子木金父跑到了鲁国,所以,孔子成了鲁国人。
苏格拉底出身于古希腊雅典的平民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都相当于现在的工薪阶层。
从出身来看,两人差距蛮大的,孔子可以甩苏格拉底几个街区。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虽然曲阜现在是四五线城市,比不了仍然作为希腊首都的雅典,但在当年,曲阜却是鲁国的首都。因此,两人都是生活在首都的人,这方面没有差别。
四、经历及仕途对比
孔子小的时候生活不太好,干过一些粗活,但从20岁起就开始走仕途,当管理仓库的小吏。26岁开办私人学校,30岁就有了名气受到了出访鲁国的齐景公召见,公元前499年53岁时当了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公元前496年,56岁时由于鲁国政局变化开始周游列国,12来年的时间出游2次,公元前484年回鲁国后专心从事教育事业,整理文献、收徒教学,直至逝世。
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跟着父亲学过雕刻的手艺,后来靠自学读书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30多岁时当社会道德教师,但他不收钱也没有固定的授课地点,就是每天到处找人探讨各种人生问题,他说自己是精神的助产士,因为他妈就是一个助产婆,后来,人们把他这种通过交谈,一问一答的启发式教育,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一辈子没当过官,但曾三次服兵役,当过重装步兵,还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名义是官,实际和现在陪审员差不多,也是普通公民。晚年被判处死刑,饮毒酒死亡,罪名是藐视传统宗教、腐化青年等。
从两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孔子的经历比苏格拉底要丰富的多,见多识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苏格拉底读的书不少,但最终也没能获得一官半职,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一辈子只当平民,也没有去过太远的地方,经历不够丰富,晚年还倒了大霉。从这个方面说,孔子也比苏格拉底强的多,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我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有的一拼。
五、结局及后世评价对比
孔子于公元前479年4月11号因病去世,享年73岁,在当时绝对是长寿。死后被葬在鲁国的泗水岸边,他的不少学生还给他守墓,特别是子贡,整整给他守了六年墓。孔子被后世历代帝王推崇,如今孔子的故居孔庙,他孙子居住的府地孔府,孔子及其家族专用墓地孔林,号称“三孔”,都被好好地保护了起来,还经过多次扩建和整修,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是太大了,历史上不仅许多帝王都祭拜孔子,还追谥他许多谥号。直到现在还被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尊称有“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等,万世师表指的就是他。现在每年还有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全世界有许多孔子学院,影响力绝非一般人能比。
而苏格拉底,是被迫害死的,官方一直对他不是很推崇。但苏格拉底的民间声望很高,因为他创造的道德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虽然他没有留下“苏府”“苏庙”“苏林”什么的,但人们还是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比如美国有一所高中学校名称就叫“苏格拉底中央天主教高中”。
这个环节,孔子不仅做到了善终,后世对他的尊崇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苏格拉底,晚景凄凉,死后虽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远远达不到孔子在我国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这个环节受到的礼遇比苏格拉底强的多。
六、个人生活对比
孔子3岁丧父,少年时家贫,19岁结婚,当年生了儿子孔鲤,接着生活就有了改善。一生除了教学就是做官,再就是周游列国,他老婆不仅管不了他,从汉代《礼记》根据儒家思想提出的“三从四德”要求来看,孔子在媳妇面前应该是说一不二。否则,到处瞎逛十几年,哪个媳妇受得了。
从孔子的孙子住的府地孔府看,规模相当宏大,结合孔子少年丧父又家贫,这些家业大部分应该都是孔子攒下的。因此,孔子一辈子活得潇洒,同时也没少赚钱。属于那种官运亨通,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又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
但孔子也有遗憾,就是公元前483年,孔子69岁那年,他的儿子孔鲤死了。孔子因此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其实,孔鲤去世时也有50岁了,在当时不算太年轻的。因为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最多不会超过40、50岁,孔子自己长寿才经历了这种事。所以总的来说,孔子这辈子在生活上各方面还是比较顺的。
再看看苏格拉底,他既没有当过官,教书还不收钱,也没有攒下什么财富,据说死的时候穿的衣不蔽体。文人看重的是“诗和远方”,但他因为条件限制也没能有“远方”的体验。最悲催的是,他还娶了个凶悍的老婆,一辈子惧内。由于经常要面对老婆的破口大骂,久而久之苏格拉底就练就了好脾气,因为不忍也没别的好办法。有一次,苏格拉底回家晚了,他媳妇毫不留情地当街骂他,而且越骂越气,最后竟拿了一舀子水直接浇在了苏格拉底的头上。苏格拉底非常无奈,笑了笑说:“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以这种办法掩饰了尴尬。
一辈子穷困潦倒也就算了,晚年苏格拉底还被判了死刑,真的是悲催的一生。
这个环节,不用比了,苏格拉底和过了一辈子人上人生活的孔子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七、传世著作对比
孔子晚年修订《诗》《书》《礼》《乐》,为《周易》作序(称《易经》),整理修订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后人合称之上面的六部书为《六经》。相传孔子还作了《去鲁歌》《蟪蛄歌》等许多诗歌,但这些诗歌《乐府诗集》里都有,不能证明是孔子所作。其实,使孔子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论语》,这是他去世后,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行整理的,所以不是他所作。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论语》直到现在影响都非常的大,从幼儿园起都学,一直到大学还要学。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一下就火起来了。可见,《论语》确实非常厉害。
苏格拉底虽然同样做了一辈子学问,但光和学生们讨论了,没有系统地研究整理自己的学问,所以他没有任何著作留在世上。好在他的学生柏拉图非常能干,有非常多的著作留世,其中最著名的一本书叫《理想国》,和《论语》异曲同工,主要记载苏格拉底的言论,在西方影响很大,在中国有很有市场。只是,个人感觉太晦涩难读了,远没有我们的《论语》接地气。因为弟子的给力,苏格拉底留在世上的名言并不少,比如“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等,还算比较接地气。
这个环节,还是孔夫子更胜一筹。
八、弟子(包括徒子徒孙)的成就方面对比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所以,孔子的学生是非常多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有颜回、冉有、子路、曾子、宰予、子贡等,因为这些名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孔子的弟子中,当官的不少,比如曾子、宰予、子贡等,特别是子贡,曾经当过鲁国和卫国两个国家的相国,也算是大官了。人家不光官大,关键对孔子还特别尊重。上文提到子贡给孔子守了六年墓,原因就是自己在外面当官,没能及时赶回来,所以觉得对不起老师。本来按规矩守三年就够了,他因为不好意思,就决定再守三年。还有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宰予后来当了临淄的大夫仍然怕见孔子,可见孔子在弟子面前的权威性很不一般。
但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孔子的徒弟虽多,但没有一个称得上大学问家的。孔子死后100多年,约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继承了儒家的正统。有传言说孟子是孔子孙子孔伋(子思)的学生,其实,孔伋去世时(公元前402年),孟子还没出生呢,所以不可能是孔伋的学生。孟子是个大学问家,著有《孟子》一书,老家邹城离曲阜不远,又非常推崇孔子,便以孔子的正统继承者自居,也算是孔子后继有人了。
苏格拉底的徒弟也不少,因为他是在广场上开放式教学,谁想来听都可以。与孔子不同的是,他的学生中有不少名气特别大的,比如柏拉图、色诺芬、安提斯泰尼、克里托、阿斯克里皮乌斯等。
其中柏拉图名声最大,他的《理想国》对西方影响深远。关键柏拉图的徒弟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一个叫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西方学术界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集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名号于一生,对西方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另一个学生是亚历山大大帝,西方历史上最伟大军事统帅,军事家、政治家,不仅统一了希腊全境,还横扫中东,占领埃及,吞并波斯帝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被他占据了三个。
苏格拉底其他学生也各有特色,比如色诺芬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新闻记者。
这个方面,不得不说苏格拉底做的更出色,他的徒弟能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收费还能教出这么牛的学生,令人不得不佩服。
总结一下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个人吧,可以说他们两人一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中国和西方的影响都非常非常深远。苏格拉底还被称为西方的孔子,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收了不少徒弟,也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言。但总的来说,孔子的个人成就更厉害,一生也过得比较潇洒,留下的著作相对较多,被后世推崇备至,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苏格拉底一生过的穷困潦倒,最后还死于非命,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人文哲学。这也是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如果单纯对前文八个方面PK打分的话,孔子可以7:1完胜苏格拉底。但如果延伸一下个人对后世的贡献,就不能这么简单比较了。因为人文领域研究的东西,既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也可能阻碍社会发展,而从哲学最终分出的科学领域,却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孔子确实非常伟大,但正因为他太伟大了,导致后世包括他的学生没人能超越他,说的难听一点,有点像“黄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但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的学生在哲学思维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科学思想,想探究一下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有人认为中西方后世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这两位先贤不无关系。就像中医,能治好我们的病,但我们却不知道他怎么治好的,只能稀里糊涂地活着。而西医,哪怕治不好,能解释出怎么回事,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西餐也是如此,中餐各种煎炒烹煮炸手法令人眼花缭乱,经验是关键因素,没有经验给你同样的食材你也搞不定。而西餐将油盐精确到多少克,时间定为几分几秒,温度到多少度,这种实证东西,只要搞的配方和详细说明,上手就快的多。当然,随着世界范围内交流的增多,这些理念和技术间的差异正逐步走向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总的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各有千秋,都是他们所处时代最优秀的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的,是历史导致了他们的差异,演绎了他们的命运。
事实上,如果古代和现在一样有信息网络,有方便的交通及通讯。苏格拉底可能就是孔子的一个粉丝,人类的发展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幅模样。因此,我们评价他们历史人物,不能跳出他所处的历史局限性来单纯评价。
基于这些事实,我们的评价也只是就事论事,并不能评出谁优谁劣。更多的评价还是需要网友们根据自己的内心自行评价。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