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的那些小孩儿(九):邴晓菲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警示我们再次严肃地站在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思考世间万物的关联。
为了引导学生体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当前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城阳一中高二地理组在疫情学习期间,在学习了地理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之后,趁五一长假期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有关环境污染或者生态保护的纪录片,看完之后,结合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写出自己的观后感。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提交的作品让老师们惊喜不已,深感未来可期!
责任心下思绪飞扬,家国情怀中仗义执言,综合思维中布局谋篇……这些清新的文章犹如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发现了“那个小孩”,他正在放飞怀里的小鸟,播撒手里的种子……
自即日起,我们将这些作品整理发表在讲地又讲理的公众号里。旨在鼓励孩子们不忘初心,努力学习,致力于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同时也期待着这些作品能唤醒读者力所能及地去保护环境,爱护生态。
如果您恰巧是一位地理教师或者环保爱好者,那么也请一起去寻找那个愿意放飞小鸟、播撒生命种子的“小孩”。
备注:
1-“那个小孩”请在本文最后查找
2-小作者的文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敬请读者文后留言交流。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
城阳一中高二10班 邴晓菲
靠着“铁”和“石油”率先迈入发达社会的西方,在全球建立了一套令世人殷羡的“成功模板”——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流穿梭、灯火通明,人们过着物质极度丰富、“消费至上”的生活,仿佛欢愉永远没有尽头。只是要支撑这种生活的方式,需要大量地、急速地消耗能源与资源,因此必然存在掠夺,从那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指资本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明的落后);手段之一是靠强力,之二是炫耀、展示这套“成功模板”——前者引发恐惧,后者激发欲望,从恐惧到欲望,从被动到内化,落后地区渐渐纳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的体系中,沦为“边缘化”的部分——西方现代文明的“欲望”也随之细胞一样蔓延开来,侵蚀了其他文明的价值。而我们必须直面的是,这种“欲望”的急速膨胀是危险的,已经让地球家园不堪重负了,许多地方的人们已经开始尝到“恶果”,许多原先的“美梦”被摔得支离破碎。
来自幼儿园的声音
寻找“那个小孩”
如果我们吞掉了南北极的最后一块冰
如果我们捕完了海洋里的最后一条鱼
如果我们喝干了最后一条小河里的最后一滴干净的水
如果我们摘掉了最后一个果子
如果我们砍掉了最后一棵树
如果我们用最后一只动物的皮毛做成了大衣
如果我们卖掉了最后几口新鲜的空气
最后
只剩下钱,可是钱又不能吃
只剩下金子,金子又不能用来呼吸
除非
这一天
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的某一个洞里
还藏着一个小孩
最后一个小孩
怀里抱着数不清的小鸟
口袋里装满了生命的种子……
——来自绘本诗《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