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的一生困在同一天里~
罗玲 罗大伦博士 今天
很多年以前看过一个好莱坞电影,叫《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还看过这个情节的其他版本的几个电影。
这些片子的母版情节是这样的:一个每天迷迷糊糊混日子的普通人,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同一天里!每天早晨起来之后,身边的每个细节——所遇之人、所遇之事,都跟前一天是同样的。
然后,主人公遇到一位美丽的女科学家,想要追求她,之后,又发现女科学家正在面临危险。于是,他在重复的每天里(同一天里),都在一点点地努力着,他逐渐搞清更多信息,不仅让科学家注意到他、对他另眼相看,并且让她相信自己、躲避危险。最终,他成功地救了她。当然,这些同样的日子里,他遇到过无数挫折。有时,他的一天会比较短暂,因为他犯了某个致命的错误,或是仅仅因为赌气而玩了一次命!
经过这无数个同样的日子的洗礼,男主角最后通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变成了一个跟最初不同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成长;更充满包容与平和,而不再是愤世嫉俗的样子;更懂得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过去的这些年里,每次想到这个片子,都觉得不仅有趣,而且寓意无穷!
如果把每次跟孩子生气的事件记录下来,
您会发现,
我们常常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
同样的模式!
我们会在孩子睡着之后后悔,发誓,下次要做得更好。然后,当“下次”出现时,我们再一次无比正确地暴怒、训斥他。或许,在暴怒的间歇,我们的脑子里也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我错了吗?”,然后我们听到一个倔强的声音在反驳:不可能!他就是不应该如此……我们头脑里有一堆的话,关于孩子应该怎样!
是否需要拿出纸,写下这句话:“一切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在我们胸中充满了正确感时看看。或者最好不要等到真的发怒,在开始积聚不满时,就看一看、想一想。请相信,孩子也愿意做好,但有一些具体原因使他不能做到。什么原因?那正是需要我们此刻保持理智,才能发现的!
暴怒的人永远看不清真相!
我们可以严厉严肃,可以批评教育,但是,一定要在您恢复理智时进行。并且,请不要在暴怒时对孩子说出那些很糟糕的评判的话。有时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不够努力,没有上进心,缺乏愧疚感,需要用羞辱的语言、用狠话来点醒他、刺激他、让他记住、记得久一些……
但是,这里可能有两个错误:
☘ 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原因分析错了。孩子只是因为能力不足而做不好(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
☘ 这样的做法是缘木求鱼,不但不会有那些结果,反倒只能让孩子降低自尊、处于更糟糕的状态——你正在拿走他改进所需要的心理能量!
做得不好之后,找到原因,去改变原因,然后有进步,这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对待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时的做法。我们不希望他过于自责、感到羞辱、没完没了地自我攻击。我们希望他向前看,关注进步,相信事情可以变好,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而我们在孩子犯错时对他说的那些狠话,其实,也并非对他而说,那只是我们在跟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孩子在讲话!所有的话,我们都是在说自己。
不要把攻击自己的武器
再交到孩子手里
我每天都收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问的问题,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不善于觉察、改变,那么,家长常常不只是在一段时间里重复同一模式,甚至会在几年之内、一生之内,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
孩子两三岁时,我们觉得他不应该为这点小事就哭;孩子上学了,我们同样觉得他不应该如此浪费时间。我们受不了他小时候的当众哭闹,大了,我们同样受不了他的成绩不好。过去,我们用发火暴怒来回应他的错误,以后,我们用失望、泄气、厌恶来回应他的失败……
这些都是同样的,不是吗?
每一天,我们以为周围的一切都在变、途中的景物在变,但其实,那些都是同样的,只有我们自己在变化!我们在反复地犯错、改进、再犯错……在重复错误、重复昨天中,进程缓慢地,学习为人父为人母之道,学习把自己做得更好。
或许,学习当家长的这种历程,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点——不论你是否喜欢,其实我们都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是被困在了同一天里。我们一生都是如此!
周围的一切貌似不同,实际上,每天涌现在你眼前的,都是同样的事物。或者说,外界的来来去去,都不是很有关系,那些都是虚幻的、本质相同的、随你怎样去理解和定义的,只有你自己的成长、变化,才是真实的,才是值得你去在乎和努力的。
每一天都是同一天。这并不可怕!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这些雷同的日子里、在这些重复出现的事物中,一点点地成长。
最后,你其实仍在原点。
同时,但愿你也是已经走出好远!
愿上面这些文字,能给您一点看清的智慧和成长的勇气——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勇敢地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