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不好骗

纠结在别人的作品里,爬梳鉴别,葺补矫正,编辑的职业病是找错。书面的错,勾勾画画,口头的错,直言不讳。
己亥夏山大期刊编辑学时培训,开课仪式上一位校副作报告,半小时不到,便找出六六三十六个常识性错误,简直颠覆认知。庚子冬单位组织政治学习辅导,一位退休教师更是要命,一开口就错,上半场找出九九八十一处硬伤,下半场不忍再听开溜,谁的时间都保贵,知识延绵着人的视域,此处不能满足求知欲。其开场白洋洋自得道,上午刚给太钢做过报告,我则心想,沾沾自喜者往往外行,你不该以糊弄产业工人的信口雌黄,对待这帮职业编辑,如我这般已到为老不尊年龄的资深业者,破除迷信,不怕教授,什么路况没遇过。
为博得喝彩,不惜迎合社会情绪,而回避理性。就其个人而言,多数知识陈旧,不过是教科书中所得,加道听途说。脱离事实约束的主观臆断,在此唾沫四溅,任意驰骋。无源之泉,虽沟浍皆盈,而涸可立待;不实之学,虽莲花口吐,而外强中干。去故而就新,阅读即价值观,言语是人最终的假面,老江湖的本领,便是拨云见日,识别心思。
循循善诱不责挞,那是老师,而非编辑。本该及时纠偏,然与人有路,于己有退,即使有话,以后再说,毕竟过了打抱不平的岁数。所谓老江湖本领,便是某个场合倘若遇到,还会陪笑脸趋前行贿一句“您那天讲得真好”。青涩年纪,虽有意气,致力未久,找不出这么多错,世间事往往如此。再则一想,吝啬鬼必将死于营养不良,你让编辑起身鼓噪,瞻前顾后,咬文嚼字,力所不及之事也。风生水起靠自己,不经添油加醋、移花接木的故事,味同嚼蜡,没有彩衣娱亲、逢场作戏的夸张,令人瞌睡。
昔时,老师说什么信什么,今者,无论谁说都打问号。有些话更得反着听,媒体上弘扬什么,生活中定缺失什么,生活中重视什么,现实中便轻视什么。胡适一生讲学的要旨,就是叫他的学生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编辑小道,壮夫不为。编辑没有原始贡献,却有复活档案的本领,未必有系统知识,却有识别系统知识的能力。学术越发小众化、封闭性,编辑学者化则是必由之路,然编辑属杂家,好编辑是鸡头、蛇颈、燕颌、龟背、鱼尾的组合。眼界既宽,好坏辨别,见闻既广,真假也识,这样的人向来不好欺骗。
许多时候,不是文字错误,是观点偏差。小编辑纠文字之错,大编辑纠观点之错,前者功用在职业,后者着眼于社会。防止自己上当的同时,不使众人受骗,大概就是编辑的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