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邱素芬
昨晚做梦,不知什么原因,竟梦见了小时候冬天里取暖用的火盆。梦中的它,若隐若现。但在现实中,火盆带给东北人的温暖却是那样的实实在在。小时候的东北农村,一般人家都没有暖气。除了一铺热炕,小小火盆便发挥了重要作用。火盆,顾名思义,有盆的形状,但盆的边缘却很宽。这样的设计便于一家人围着火盆吃饭放置碗筷的方便。盆中放上烧好的炭火,这就是东北人冬天里常备的取暖工具。在我的印象中,火盆有泥制和铁制两种。泥制的保温效果好,但比较笨重,且易破碎。铁制的保温效果要差些,但轻便耐用。小时候,奶奶家有一只泥制的火盆,不知用了多少年,已经看不清泥土本来的面目,那宽宽的盆沿被奶奶擦拭的油亮亮的,泛着岁月的光。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的那只铁制的火盆。在无数个寒冷的冬天里,它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乐趣。我家的屋子冬天里特别的冷。据爸爸妈妈说,那是当年盖房子的时候,因条件太差,房顶的保温做的不好,因此每到冬天,外面寒风刺骨,躺在温暖的炕上,却能感觉来自屋顶的阵阵寒意。因此,早上起床,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向勤劳的父亲不管天气多冷,每天第一个起床,去厨房生火。待引柴火烧旺后,父亲就把那些碗口粗的劈柴填满整个炉膛。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燃烧后,满灶的炭火就是父亲最需要的。他默默地搬来火盆,把头一天的火盆里泯灭的火灰倒掉一半,然后用铁铲子把整个炉膛的火炭都挖到火盆里,垫好抹布,小心翼翼的端进屋。伴随着父亲憨厚而慈祥的“扒火了,快起来吧”的声音,我们睡意朦胧地揉开了惺忪的睡眼。其实这只是我们起床的“预备铃”,接下来,母亲会把我们棉袄棉裤翻过来,在火盆边一件一件的烤热,这时我们才从被窝里爬出来,迅速穿上母亲刚刚烤过的棉衣,暖流瞬间包裹全身。火盆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充当火锅。东北有道名菜——酸菜猪肉炖粉条。如果把这道菜放在火盆上吃,伴随着锅内“咕嘟嘟”滋啦啦的响声,还有袅袅升起的热气,别有一番风味。冬天里,东北人是比较清闲的。大家互相串个门,围坐在火盆旁,一边烤火,一边八卦着村里的新闻,这也是东北女人冬天里特有的精神享受。邻居二奶奶是我家的常客。二奶奶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大到婚丧嫁娶的规矩礼节,小到给小孩子们裁剪衣物,谁家小孩子受到惊吓等,求二奶奶,二奶奶说个办法一准儿灵。因此,村里人暗地里送二奶奶一个很直白的外号——怪子(聪明的意思),二奶奶也不生气。小时候,母亲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我们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自己做的,从来不舍得买现成的。可聪明的母亲就是不会剪裁,每次买来好看的布料,就去找二奶奶给帮忙,二奶奶从不推脱,都是上门“服务”。性格直率的二奶奶向来不拘小节,进门就脱鞋上炕,和母亲一边围着火盆烤火,一边东家长李家短的八卦一气,待手烤暖得差不多了,二奶奶就开始工作了。只见她摊开布料,以手为尺,在我们身上比比划划,用白化石在布料上标标点点,伴随着手起刀落,几剪子下去,一件衣服的雏形就呈现了。我们对二奶奶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报给她的是我们在火盆上把小手烤热,然后在她的脸颊上捂热一下。火盆也给我们童年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可以在火盆上炒瓜子,在火帘子上烤饽饽,偶尔也会在不太旺的火盆里埋个土豆地瓜等等。总之,在那寒冷的冬天,我们把火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邱素芬,山东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大学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业余时间喜欢用手中的拙笔记录生活点滴,积累生活随笔、散文等30余万字。作品散见《祝你幸福》《兖州日报》《兖矿新闻》《乌金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