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6条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从25条和26条区别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提要:热盛气津两伤证治。
本条与第25条互参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 汤⑴。
1)本条和上条合看,论述了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的三种情况:一是脉变洪大而表证未变,仍当服桂枝汤。二是营卫之间有小邪不解,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微发其汗。三是邪入阳明,里热蒸腾,气阴两伤。用白虎汤加人参清热、生津、益气.三者成因虽一,证候各异,治不同法。由此可体现仲景圆机活法,“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于临证颇有启发。
2)从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转属阳明,而见阳明热盛,气阴两伤之证,可知用桂枝汤如汗不得法,大有助热伤津之弊,从而提示临证用方后,还当谨尊法度,注意护理,否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3)本条"大烦渴不解”,突出了"口渴"一证。这就为后世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中焦热盛,津气两伤,以口渴、多饮为主证的消渴病辟一蹊径。
3)脉洪大:出现这种脉象,可见桂枝汤证也可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两种都可以出现大汗和脉洪大,前者无烦渴,后者有烦渴或大渴是区别两证的要点。
释义:服桂枝汤后,表邪虽去,但胃热盛,大汗出,而气津两伤。热盛故脉洪大无力,津伤故大烦渴不解。热盛宜清,气津两伤需补。本条与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的区别,只在烦渴一证。彼为表不解内无热,此为无表证而里热盛。白虎加人参汤不限于服桂枝汤后的变证,而是热盛气津两伤之证的主方。同时指示,烦渴是鉴别表热与里热的要点。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十二克 石膏一斤(碎, 绵裹).三十克 粳米六两.九克 人参三两.十五克 甘草二两(炙).六克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白虎加人参汤,是治疗热盛汗出、气津两伤的主方。石膏清热,知母滋阴,二味相合则滋阴而清热。但气津两伤,非此二味所能治,必加以益气生津之品,故用人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之源泉,故用粳米、甘草调中和胃而补虚。全方清热而不伤气,补气而不生热。证为热盛气津两伤,方用清补兼施。有斯证用斯方,有斯方用斯药,丝丝入扣,恰到好处。此方为热性病极期的常用方剂,临证灵活运用,多收良效。我们试以“科学辨证的诊断,病证结合的治疗”为原则,举大叶性肺炎为例,探讨一下此方在临床上的运用。
( 1 )肺炎初期
证:发热微恶寒,咳嗽,烦躁不安,脉浮数。系外有风热表证,内有肺热里证。
病:大叶性肺炎。
诊断:大叶性肺炎(风邪犯肺)。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清热。
处方:麻杏石甘合银翘散加减治之,以解表、宣肺、清热、解毒。
(2 )肺炎、中毒性休克
证:高烧,神昏,舌红,口干,四肢凉(血压不升),脉沉细。为热甚伤神,气津两伤。
病:中毒性肺炎。
诊断:中毒性肺炎(热盛气律两伤)。
治则;清郁热,补气津;宣肺定喘,清热解毒。
处方:麻杏甘石汤合自虎加人参汤治之,心阳虑者可加桂枝,以强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