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7章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老子错了,还是王弼错了?
先看《道德经》第37章原文上半部分(问题部分加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下德是“有”以为,反而不如“上仁”的“无”以为境界高
这段经文如同绕口令,想熟背它,就要理清老子这段话的思路。可是条分缕析之下,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为什么“下德”和“上义”后边都是“为之而有以为”?按照道→德→仁→义→礼的品格渐次下降次序,即使是“下德”也应该比“上仁”层次高,但为何“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反而比“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层次低,低到了跟“上义”一个层面上?
传世本《道德经》是西汉河上公的注本,魏王弼沿袭河上本,经文内容一样。
查阅其他版本,只有韩非子没有“下德”的注释,能查到的注家,如:严遵、唐玄宗、王安石、宋徽宗、王夫之、魏源等等注本,都是如此,唐代的傅奕本属于另类,他以9家著名注本为参考整理而成,他的注本“下德”跟“上仁”都是“为之而无以为”,为同一个品级。
上述版本,除了韩非子以外,其余人都是西汉河上公之后,文本一致,即都是从河上公本而来,也就是魏晋以后通行的王弼本《道德经》。
但这样的文本明显存在硬伤:“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与“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排位在前的“下德”是“有以为”,排位在后的“上仁”反而是“无以为”,给人的感觉就是下德不如上仁,这是明显的文本硬伤,就如同少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官,怎么会比大校层级低,并且低到了跟中校一个层级了呢?
这能符合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的顺序排定吗?
对照出土文献,楚简《老子》没有“上德不德”这一章;北京大学收藏的汉简《老子》跟传世本同。只有马王堆帛书《老子》,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甲本没有,参照一本补上)。
“无以为”和“有以为”是什么意思?
综上所述,在所能查到的《老子》诸版本中,都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只有帛书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无为”才是“德”的基本特性。
当年整理帛书的专家,大都是老庄哲学的研究专家,但对于帛书的破损残缺部分的校补,意见并不统一,在个人的校补注本中,不少版本依然参照世传本《道德经》进行补差补缺。
有的是《道德经》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参照帛本,自行校改,比如陈鼓应、任继愈等老先生,都有自己独立的版本。
还有的是舍弃帛乙本,直接依照帛甲本,删掉了“下德为之”这句话,比如肖钢先生的文本。
按照陈鼓应等先生的说法,是追溯老子思想原意,按照“德高于仁”的要求,将“世传本的“下德有为而有以为”,改成“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样的校补,总体上更符合经文义理。因为既然是“德”,不管上德,下德,都应该是近道的,也应该是“无为”的,而不是“有为”的。
早在帛书出土前的清代,就有姚鼐等知名学者对传世文本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认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关键的一句话,是老子论述社会衰退的第一环。
“德”分上下,是德教衰落的根源,老子没有批判德教也没有批判仁义礼的意思,而是用德的“二分法”来解释德教的衰落原因:上德不会衰落,导致下滑至仁义礼的,是下德。
那么,什么是无以为?
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哲学家的冯友兰先生,台湾大学的著名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等认为:“无以为”就是“没有人为造作”,“有以为”就是“有人为造作”。
冯友兰先生
庄子有“无以天下为”之说,其实就是“无以为天下”的句法转换,也就是“不以有功德于天下”,白话就是“不以为有功”,无以为,就是无所依仗,不以为有功,做了不求回报。凡是有希求,有“想法”的都是“有以为”的,自以为为他人做了什么,心中念念不忘。
《汉典》:以,凭借;仗恃。无以为,不依仗无为之功。
上德就是:既无为,且没有依仗,下德就是:虽然无为,但内心有所希求,即对公德的希求,希求得到回应、回报。
德之体是无为,德之用就是无以为。造成德的分裂在于德之用,施德者不需受恩者感恩,也不不存在功德之念,但作为受德者要感恩。
上德者道法自然,遵循无为和无以为法则,行德施恩是他的生活方式,没有行德施恩的想法,只是自然而为之,不存在索取受恩者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