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模式下,联合办公空间的未来在哪里?【HRoot独家评论】

共享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资本、技术都跃跃欲试,在各个领域开创共享平台,推动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例如,当下火热的Uber乘车共享平台,以及Airbnb全球最大的住宿共享平台,在并不拥有一辆出租车和一家酒店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本领域经营模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乘车与旅游住宿的旧有模式。与此同时,Uber和Airbnb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宣扬和实践他们的共享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那么,在办公领域,共享经济可否分得一杯羹,推动实现共享型的办公模式呢?

联合办公模式兴起

事实上,以联合办公空间为主要特点的共享办公模式在国外已经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


成立于2014年的旅游型服务初创公司Remote Year
,并没有固定的公司所在地,仅有的85名员工分散在世界各地,Remote Year的目的是要实现边工作边旅行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Remote Year推出的项目一次征集75人组成团队,用一年的时间前往世界各地去工作和旅行。参与者每个月都会去一个新的城市,远程处理自己工作的同时,可以参观世界上12个不同的地方。参与者需要缴纳5000美元定金和每月2000美元的费用,涵盖差旅、住宿、带有网络的工作空间和社区活动。利用这一模式,几乎实现了上班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的终极梦想。近日,该公司宣布获得1200万美元A轮融资,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领投,Wework创始人Jesse Middleton 和Airbnb创始人兼CTO Nate Blecharczyk 参投,发展势头强劲。公司将利用该笔资金扩大团队规模,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并且提升参与者的体验。

另一联合办公空间的创立者Industrious于2013年在美国纽约成立,核心业务是为1-10人的创业型小公司提供灵活的办公空间,并配备可供多人消遣的公共空间。Industriou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用户提供场地更小、质更优的办公空间,并且与同行业首先在大都会布局联合办公空间战略不同的是,Industrious首先在美国圣路易斯、罗利、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布局,最后才打入纽约市场。日前,Industrious获得3700万美元B轮融资,Riverwood Capital领投,Outlook Ventures和Maplewood参投,公司将利用该融资在已开展服务的城市增设共享办公场地,并且将业务扩展到新的城市。

在联合办公空间内发展态势最为迅猛的莫过于Wework,201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Wework的商业模式是租赁大面积的商业地产,将其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并以较高的价格拆分转租给公司和个人,每月每人需支付40-1000美元的会员费,提供配有豪华办公桌椅、沙发、会议室、WIFI、会客室、打印室、零食和休闲设备的公共办公环境,所有租赁入驻Wework的会员都可以享受以上服务。目前,Wework已经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特区等23个城市建设了80个共享办公空间。近日,Wework刚刚完成4.3亿美元的F轮融资,由两家中国投资方——联想控股和弘毅资本领投,而在本轮融资后,Wework估值已高达160亿美元。公司将利用该笔融资进军亚洲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和印度等地。

联合办公在中国掀起风潮

Wework进驻中国,首个运营的办公地点于2016年7月在上海开张,意味着这一联合办公空间模式即将在中国掀起新的风潮。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带来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国内众多投资者与创业者的注意力,似乎掀起了联合办公空间的投资与创业热潮,尤其在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导下,更是兴起了众多联合办公空间,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国内的联合办公空间近年来发展态势迅猛,自2008年至今,已有11家联合办公空间实现了融资。而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办公场所租金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催生了联合办公空间的产生,靠近中心地带、便捷的交通、灵活的办公空间、方便的生活设施,都吸引了企业和个人的入驻,尤其是创业型公司和自由职业者。更为可贵的,联合办公空间提供了活泼的社交网络,随机的沟通带来的信息交换,大概是联合办公空间最吸引这类人的地方。联合办公空间与传统的租赁办公不同,联合办公空间在租赁的基础上,不仅提供公共空间和服务,更要打破入驻公司之间的界限,促进彼此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通过社群活动建立适合初创公司成长的生态圈,助力创业公司的成长。

为什么联合办公空间这么火?

其一,创业风潮高涨,城市发展日渐依赖创新产业。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人才成为获取优先发展的核心资源,突破传统商业运营的创新模式不断制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创业公司是催生灵活办公空间的土壤,而创业公司所希冀的共享空间以及便捷的人力资源互动是造就联合办公空间模式成长的动力。Wework在过去几年内的极速扩张,就是对这一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也出现了诸多翻版。

其二,技术当先,改善用户体验。类似Wework模式的联合办公空间绝不仅仅是地产公司,他们极力主张用技术改变用户体验,实现人性化办公环境。在联合办公空间里,随处可见新技术的痕迹。在Wework,天花板上有4个感应器,可以观察到人们最喜欢坐的位置是靠窗,还能通过扫描人们聚集的区域,在电脑上形成热点图,而Wework可以借此判断哪种类型的办公室更受人们的欢迎,从而调整空间布局。与以往设计出建筑就不会更改的传统模式不同,Wework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爱好不断更新空间布局,成为时时翻新的办公空间。更有趣的是,Wework设计出内部使用的APP,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活动,彼此联系,构建起了线上网络。

其三,因地制宜的服务。联合办公空间除了提供物理办公空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福利,例如运输、信用卡、软件、旅行、工资发放以及培训。另外,联合办公空间在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进行复制,而是与当地城市的办公文化结合,推出适合当地工作、生活的办公环境和运行模式。这一举措至少令联合办公空间的扩张显得诚意十足,更重要的是契合当地文化,这一点显然在吸引租户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联合办公模式在中国能走多远?

联合办公空间在全世界掀起的风潮,在中国能否也能像Uber和Airbnb那样掀起办公租赁的风潮呢?联合办公空间不仅代表着Co-working(联合办公)的新概念,同时也是当下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Wework入驻中国,获中国投资方领投,以及一众Wework翻版的联合办公空间的兴起,都在向市场释放——这是一个巨大市场——的讯号。那么,联合办公空间能在中国走多远?

首先,随着创新创业热潮在一线大城市的兴起,联合办公空间所提供的相对便宜且灵活的办公空间为创业公司提供了起步的空间。另外,在联合办公空间中所提供的灵活的群体社交,实现了便捷的信息和资源共享,而这又为迸发创新思维提供了环境,这也是创业者们所热衷的。从这一点来看,联合办公空间可谓顺势而起,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创业公司孵化器的角色。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表面上繁荣的联合办公空间行业,无法维持的也有不少,默默无闻的更多,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如何真正实现盈利是一个难题。这一点上,Wework确实更胜一筹,它通过批发房地产再零售出租,从压缩公共空间来获取差价。不可否认的是,入驻联合办公空间的初创公司,一旦获得成功之后,寻找新的办公场所是必然的。虽然Wework的租金较高,但它打造的创业生态圈环境,还是令会员数量保持激增状态。除此之外,Wework还通过周边地价溢价、对种子公司投资等隐性回报来获利,同时还以中间人的身份向会员介绍各项服务来增加收入。因此联合办公空间如何保持稳定甚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稳定的初创成功率以及不断增长的租金,前者来源于良好的创业环境,后者来源于对核心地产追捧而高企的房价,及多元的收入渠道。

总而言之,联合办公空间提供了共享经济模式下新型办公场景的一种探索,一方面是市场的需要催生了这一模式;另一方面,如何因地制宜,实现联合办公空间盈利的持续增长,而不是昙花一现,也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问题。未来会走向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