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有个美女叫杜秋娘:我的传奇容颜,让你难忘千年!
▲ 出自镇江的原生态美女杜秋娘。/ 图 沈珍珠奶茶
历史上的镇江,出过很多传奇女子。但留下容貌艳名的,只有杜秋娘一位。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杜秋娘出生在京口,京江的水善养美女。杜秋娘的美,经过了大V杜牧的认证,并写进了唐诗中。
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素面朝天,是个原生态美女。
杜秋娘到底有多美?
唐朝的时候没有照相机和手机,所以我们难以一睹这位原生态美女的芳容。后来到了元朝元顺帝时,有一位擅画马、亦工仕女画的画家叫周朗,以唐杜牧所作《杜秋娘诗》为题画了一幅《杜秋娘图》。
这幅画是周朗仅见的传世之作。画中杜秋娘唐装高髻长裙,手执排箫独立凝思,其面容丰满端庄,衣带飘拂,婀娜多姿。
画家用浓墨重染发髻,衬托出白皙的面容。衣纹用笔细劲飘颇有唐人遗韵,也较好地表现了这位歌舞伎的丰姿与惆怅。
这样,我们才能管窥到杜秋娘美丽的容颜。
《元周朗绘杜秋娘图》欣赏:
(图片纵版建议横转手机)
杜秋娘家世已不可考,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杜秋娘不是出身贵族。虽容貌出众,但因家庭出身不好,为了糊口,杜秋娘只好去做了歌伎,在江湖上飘泊渡日。
美人如花,这是尘埃里开出的娇艳之花。她不甘落寞,不甘沉寂,在一生最华美的年岁中用尽心机,沿途享受生命中最绝艳的风景,沿路寻找生命中最精彩的过客。
美人如诗,将她的艳名和故事都编织进美丽的诗篇,成为镇江的一个传奇。
江南水暖时,她成为了李锜的宠妾
江南水暖时,杜秋娘是依偎在李锜怀里千娇百媚的小妾。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唐,正艰难的恢复着帝国的元气。少年的杜秋娘,因为家世零落,为了糊口,只好投身江湖,做了歌伎,在红尘中飘泊渡日。
唐德宗的时候,一位皇室的远房亲戚李锜,用尽贿赂勾结等手段,经过一番运作,成为了润州刺史、浙西观察、盐铁转运使。
这个时期正是朝廷财政最紧张的时候,李锜通过奉献金银珠宝的方式,硬是用钱打通了他和唐德宗李适的联系,得到皇帝信任,让他兼管江南漕运。就这样,李锜成为江浙一带的土皇帝。
李锜听说江南有位名伎叫杜秋娘,便花钱将杜秋娘买到府中。就这样,杜秋娘开始了她的传奇。
▲ 能歌善舞的杜秋娘。/ 图 沈珍珠奶茶
刚开始杜秋娘在李府的歌舞伎中并不显眼。
李锜是个懂享受的土皇帝,李府中被他收罗的歌姬如云,后院里谁都想鲤鱼跳龙门,没两招真功夫别想混出头来。
为从美女如云,长袖善舞的歌伎中脱颖而出,杜秋娘用了一点小小的心机,善于洞窥人心的她,一直给自己寻找机会。
一次在府中的宴会上,秋娘边舞边唱自己写的一首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美妙的《金缕衣》震颤了李锜的内心,夜宴迷离的灯光让歌舞的杜秋娘更显妖娆抚媚。志得意满的李锜本就生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金樽空对月”之心,风情万种的杜秋娘更是让他体内的多巴胺加快分泌。
从此,李锜对杜秋娘宠爱有加。杜秋娘本就是江湖飘零身,在官邸中有了一席之地的她本就很满足了。没想到世事难料,杜秋娘生命中的真命天子不是这头老牛,而是一个真正的天子——唐宪宗李纯。
随着中央和藩镇的矛盾日益尖锐,李纯这位中唐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不久,天下人都在注视,若任由一个藩镇自把自为,威信便会扫地。他将冷冷的目光投向了东南一隅的李锜。
李纯先礼后兵,下诏征浙西节度使李锜为尚书左仆射,名为升官,实际上是想夺去李锜控制的江浙富庶之地。
做惯了土皇帝的李锜,当然不想进京做个虚衔的官。元和二年十月,李锜杀掉劝他入朝的判官王澹,正式起兵,命令其镇将杀五州刺史。
李锜的造反看上去气势汹汹,但宰相李吉甫认为他不过是个庸才,手下的多是亡命群盗,斗志不强,讨伐的话不难取胜。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正确——李锜有倚红偎翠的本事,军事上的能力却基本等于零,勉强和朝廷的人马打了几个回合,一败涂地。
没过多少时间,李锜的部下又造了他的反,把他给活捉了,还打包献给了朝廷。
唐宪宗李纯下诏,将李锜和他的儿子李师回斩于城西南大柳树下,并且削夺了李锜的宗籍,李锜死的时候六十七岁。
按照惯例,大臣叛乱被杀,家属女眷都要没入宫掖,成为皇帝的奴婢。
杜秋娘就由此进了宫。
▲公元807年,李琦兵败被斩,杜秋娘入宫,成为宫娥。 / 图 沈珍珠奶茶
宫中奇缘
杜秋娘被纳入唐宫,因为她的成名作《金缕衣》早已流传天下,根据特长,进入后宫后她仍当歌舞姬。
虽然出身歌伎,但杜秋娘不是个花瓶,和宫娥们相比,她比较会思考。
她将这种思考用入了后宫,也推倒了“深闺妃嫔”这堵墙。
在一次后宫饮宴中,她推出了依照《金缕衣》原韵所赋的第二首歌曲:
“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
▲一曲罢,唐宪宗将杜秋娘引为知己,宠爱有加。 / 图 沈珍珠奶茶
一曲罢,龙心大悦。宪宗被杜秋娘的才情感染,慢慢宠爱有加。渐渐地,杜秋娘不仅得到关注,更成了他的“一秘”,有事,唐宪宗商讨治国方略之余询问她,她也能说个两句自己的看法。
李纯性格刚毅,他打算以重典治天下,秋娘知道后,还对他做过规劝。
就这样,杜秋娘在宫中待了十几年。
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
随后,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是为唐穆宗。穆宗对杜秋娘也十分信任,让她负责皇子李凑的侍教,就是保姆兼文化课老师的职务。然而,同大多数君王一样,李恒好色荒淫,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
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这位少年皇帝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
唐朝后期政局非常混乱,等到李凑长大之后,唐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这时候的皇帝,是唐文宗李昂。
在杜秋娘的谆谆教诲之下,李凑不仅饱学,而且人品贤良,在朝野中声望甚高。但自古做皇帝的,谁都不愿意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皇权至高无上,容不得他人染指,至亲至爱也不行。
李昂将阴冷的眼光,投向了李凑。
帝王不需发话,自然有心机的朝臣摸透了李昂的心思。一个叫郑注的大臣上书诬告李凑,说他想当皇帝。
李昂的算计是:李凑是自己最年长的弟弟,而自己的儿子都太小,万一自己早死,难说李凑不敢夺位,就下诏贬李凑为巢县公。
随后李昂又安慰李凑,说什么国法如此,兄弟你也不要怪哥哥太无情了,李凑这既无兵又无权,只好任由兄长摆布。
宫中的杜秋娘作为李凑的人,也被削籍为民,返回了故乡镇江。这一年是唐太和十年,这时距秋娘被没入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公元837年,杜秋娘返回了故里京口。 / 图 沈珍珠奶茶
杜牧和杜秋娘相遇了
回到故乡的杜秋娘,已经有五、六十岁了。这时候的她,年华已逝,容颜已老,再也没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笃定自若,也没有了“新梅重绽最高枝”的超然洒脱。
不过,女人一旦成为传奇,自然就会转化成流量。
诗人杜牧早就成为关注了她的粉丝,他来镇江寻亲时专门拜访了杜秋娘。
世人爱美女,美女有故事。一个女人独自在变幻莫测的宫闱中摸爬滚打,二十年间,走马灯似地送走四位皇帝,坐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这样的经历是她晚年的谈资,她把自己的故事,交付给杜牧。
听了一个江南女子跌宕起伏却又绚如繁花的一生,杜牧写下了一首《杜秋娘诗并序》:
杜牧《杜秋娘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已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杜牧和秋娘相遇在京口,但这时候的杜秋娘年华已逝,容颜已老。 / 图 沈珍珠奶茶
杜牧挥手告别杜秋娘,秋娘远远的望着他,悠悠哼起那首改变了她一生,也陪伴了她一生的《金缕衣》……
杜秋娘出宫的时候没带什么钱财,到了家乡,因贫困交加只好到素未平生的邻居家讨一碗饭充饥。
她的家人应该都过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默默的看着蓝天、白云,数着忽而南来,忽而北往的大雁。
▲如今,镇江的西津渡蒜山下,还有杜秋娘的雕像。
也许她经常北望,远眺长安,那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宫,那里有她一生都难以抹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
这些记忆都化做一片片云朵,飘散在空中,慢慢的散去,不留一丝岁月的痕迹。
只有秋娘那传奇的容颜,让后人难忘千年!
分享阅读:
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的王昌龄,在镇江写过两首很牛的送别诗!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